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嶽麓書院的建築文物遺存

嶽麓書院的建築文物遺存

大門

宋代曾名“中門”,因江岸建有石坊,名為“黌門”。現存大門系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采用南方將軍門式結構,建於十二級臺階之上,五間硬山,出三山屏墻,前立方形柱壹對,白墻青瓦,置琉璃溝頭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繪遊龍戲太極,間雜卷草雲紋,整體風格威儀大方。門額“嶽麓書院”為宋真宗字跡,因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以嶽麓書院辦學很不錯,又聞山長周式以德行著稱,特別召見周式,拜為國子監主簿,請他留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系嶽麓,仍請歸院,皇帝就親賜“嶽麓書院”、禦匾懸掛於大門正上方,並賜經書等物,嶽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前來求學者絡繹不絕,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壹。大門兩旁懸掛有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上聯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下聯出自《論語·泰伯》,源出經典,聯意關切,道出了嶽麓書院英材輩出的歷史事實.

二門

大門之後,宋元時為禮殿所在。明代嘉靖元年(1527)擴建文廟於院左,始改建為二門。五間單檐懸山,中三間開三門,花崗石門框,左右各辟過道通南北二齋。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本侵略者炸毀,1984年重建。、門額正上方懸有“名山壇席”匾,撰者無考。原為清同治七年(1868)所置,抗日戰爭期間被炸毀。現匾為1984年復制,集清代著名湘籍書法家何紹基字而成。兩旁有對聯“納於大麓;藏之名山”,上聯出自《尚書·舜典》,下聯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意為嶽麓書院被浩瀚的林木所掩映,藏在地闊物博的嶽麓山中。撰聯人為清末(湖南高等學堂)監督程頌萬。二門過廳兩邊有清代山長羅典所撰的對聯:“地接衡湘,大澤深山龍虎氣;學宗鄒魯,禮門義路聖賢心”。二門背面有“瀟湘槐市”匾。原為清代學監程頌萬撰書,毀於抗戰,現匾為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楚圖南補書。”瀟湘”泛指湖南,”瀟湘槐市”是說嶽麓書院是湖南文人、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為嶽麓書院人才之盛,有如漢代長安太學槐市之盛。

講堂

講堂位於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的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書院的核心部分。自北宋開寶九年(976)嶽麓書院創建時,即有“講堂五間”。南宋乾道三年(1167),著名理學家張栻、朱熹曾在此舉行“會講”,開中國書院會講之先河。

檐前懸有“實事求是”匾。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實事求是”源於《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校長將其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

大廳中央懸掛兩塊鎏金木匾:壹為“學達性天”,由康熙皇帝禦賜,意在勉勵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原額被毀,1983年依康熙字跡重刻;二為“道南正脈”,由乾隆皇帝禦賜,它是皇帝對嶽麓書院傳播理學的最高評價,表明了嶽麓書院在中國理學傳播史上的地位,此額為原物。講堂壁上還嵌有許多極有價值的碑刻文物,如由朱熹手書、清代山長歐陽厚均刻的“忠孝廉節”碑,由清代山長歐陽正煥書、歐陽厚均刊立的“整齊嚴肅”碑,清代山長王文清撰文的《嶽麓書院學規碑》《讀書法》等十數方,這些都是中國書院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史料,在今天仍有啟發意義。

講堂屏壁正面刻有《嶽麓書院記》,為南宋乾道二年(1166)書院主教、著名理學家張栻所作,是嶽麓書院培養人才的基本大綱,對書院教育有重大影響,該文由湖南大學校友、湖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周昭怡1983年書。屏壁背面刻有麓山全圖,摹自《南嶽誌》。

教學齋\半學齋

講堂兩旁有南北二齋,分別為教學齋和半學齋,均為昔日師生居舍,過去學生大量的活動時間就是在這裏自修。書院建齋舍歷史悠久,自宋太祖開寶九年(976)始建齋舍52間,現存建築為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學堂時改建,始定名教學齋、半學齋,以適應教學、辦公的需要。”教學齋”齋名出自《禮記·學記》,“半學齋”齋名源出《尚書·說命下》。

湘水校經堂

湘水校經堂現存建築位於講堂左側。原名成德堂,亦為書院講堂,始建於明嘉靖六年(1527)。清道光十壹年(1831),湖南巡撫吳榮光創辦湘水校經堂,設於今船山祠處,並親題門額。湘水校經堂在嶽麓書院內辦學前後***45年,清光緒元年(1875)從嶽麓書院遷到城南天心閣附近。原堂址改建為船山祠,並將吳榮光親題的“湘水校經堂”堂額留於明德堂以作紀念。

明倫堂

書院明倫堂始建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守道吳世忠仿郡縣學官,拆書院大成殿,擴建文廟與院左,於大成殿後建明倫堂,尋毀。明嘉靖年間重建,十八年(1539年)知府季本聘熊宇為山長,講學明倫堂,次年庚子科考,中式者十人,壹時科甲大盛。後又毀。清代重建,順治九年(1652年)刊立“臥碑“,置於明倫堂左,作為書院學規,後又廢。今復原明倫堂與文廟大成殿後,現為書院碩士生、博士生上課學習之所。 禦書樓

藏書樓是體現中國古代書院講、藏書、祭祀三大功能之壹的藏書功能的主要場所,嶽麓書院創建始即在講堂後建有書樓,宋真宗皇帝賜書後更名“禦書閣”,元明亦稱“尊經閣”,位置有所變動,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巡撫丁思孔從朝廷請得十三經、二十壹史等書籍,建禦書樓於今址。清代中期,嶽麓書院禦書樓已發展成為中國民間壹座較大型的圖書館,藏書14130卷。今天的禦書樓仍然作為古籍圖書館供書院教研人員使用,藏書數量已逾五萬冊,大型工具書如《四庫全書》、《續解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古今圖書集成》等均有珍藏。 文廟

文廟位於書院左側,自成院落。由照壁、門樓、大成門、大成殿、兩廡、崇聖祠、明倫堂等部分組成,嶽麓書院祀孔子始於書院初創時期,北宋時期曾建禮殿於講堂前,內塑先師十哲像,畫七十二賢。南宋乾道元年(1167)改為宣聖殿,“置先聖像於殿中,列繪七十子”。明弘治十八年(1505),改名大成殿。正德二年(1507)遷於院左今址。天啟四年(1624)重修,正式稱為文廟。其規格與各郡縣文廟相當。

濂溪祠

專祀周敦頤(1017-1073)。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始建於六君子堂基地,二十五年(1820)遷於今址,祠內懸有“超然會太極”匾,祠內壁上有《移建濂溪祠碑記》石刻,原《濂溪祠記》碑,仍留於今六君子堂內。

崇道祠

崇道祠又稱“朱張祠”,專祀朱熹、張栻。元延祐元年(1314)建諸賢祠於講堂左側,合祀朱張及書院建設有功之臣。明弘治七年(1494),始建於講堂後,後毀。清乾隆四十壹年(1776),布政使覺羅敦福重建於今址。現恢復古代祭祀,祠內懸”斯文正脈“匾,刻朱張二人像。

慎齋祠

慎齋祠,又羅山長祠,專祀嶽麓書院山長羅典。乾隆四十七年(1872年)聘為嶽麓書院山長,主持嶽麓書院***27年,對嶽麓書院的人才培養,基本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慎齋祠初建於鹹豐年間,位於屈子祠之側。旋廢。現恢復於船山祠北側。

四箴亭

四箴亭專祀程顥、程頤。程顥、程頤均為北宋教育家、理學的奠基人,曾問學於周敦頤,世稱“二程”。明天啟四年(1642),推官林正亨重修,改名“四箴亭”,自此專祀二程。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遷建於今址。亭內現存清刻程氏《視》、《聽》、《言》、《動》四箴碑。

六君子堂

六君子堂始建於明嘉靖五年(1526),此後多次遷移,又屢有所毀。清嘉慶十七年(1812)重建於今址。三間硬山建築,與崇道祠連成壹片。祠內嵌有《改建六君子堂碑記》,所祭祀的六位對書院發展和建設有功的先儒分別為:朱洞、李允則、周式、劉珙、陳鋼、楊茂元。

船山祠

船山祠專祀明末著名學者王夫之。祠廟原為清道光十三年(1833)創建的湘水校經堂。光緒元年(1875)湘水校經堂遷往河東辦學,於是辟為船山祠。祠前懸有清代嶽麓書院著名學者、外交大臣郭嵩燾所撰對聯。 麓山寺碑亭

麓山寺碑亭位於園林南側。明成化五年(1469)知府錢澍始建。現存建築為1962年重建。“麓山寺碑”四字為近人黎澤泰於1962年書。亭內就是著名的“麓山寺碑”。麓山寺碑是中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壹塊碑,由唐開元十八年(730),著名書法家李邕撰文、書丹並鐫刻,因文、書、刻三者俱佳,故有“三絕碑”之稱。碑側碑陰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題刻。

百泉軒

百泉軒始建於北宋之初,地處嶽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乃嶽麓書院風景絕佳之地。歷代山長愛溪泉之妙,築軒而居,享盡自然的天籟之音。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訪院,與山長張栻“聚處同遊嶽麓”,“晝而燕坐,夜而棲宿”,都在百泉軒中,相傳二人曾在此論學三晝夜而不息。

碑廊

嶽麓書院辦學千年,留下了大量有價值的碑刻。碑廊中即嵌立歷代遺碑13方及新制的嶽麓書院文獻史料碑刻27方。在這些碑刻中,朱熹手書的“道中庸”、“極高明”等碑,是書院的重要遺存。

自卑亭

自卑亭位於書院東面200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長沙郡丞趙寧在路旁建自卑亭,供行人歇足之用。嘉慶十七年(1812)院長袁名曜改建於路中,民國時擴建馬路於亭側,形成現存格局。現存建築為清鹹豐十壹年(1861)建造。“自卑亭”三字為清代山長車萬育題書。亭內嵌有《自卑亭記》等碑刻。 時務軒

時務軒是為紀念清末維新派創辦的學校-時務學堂而築的紀念性建築,位於書院園林內,與百泉軒隔池相望。軒內現嵌有梁啟超《時務學堂故址》碑,該碑字跡為民國二十四年梁啟超重遊時務學堂舊址所書,另有李肖聃《跋》、李況松《跋》、陳雲章《記》、黃曾甫《時務軒記》等碑刻。

赫曦臺

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張栻觀日於嶽麓山頂,曾築“赫曦臺”,朱熹題額。明代王守仁有“振衣直上赫曦臺”詩句。臺後廢。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山長羅典建前亭於院前,又改名前臺。道光元年(1821),為存故跡,山長歐陽厚均改前臺名為“赫曦臺”。在臺的左右內壁上有丈余高的“福”、“壽”二字,臺的頂部雕飾有八卦圖、蝙蝠、壽字圖案。

山齋舊址

山齋舊址位船山祠右。南宋乾道元年(1165),安撫使劉珙始建,取名“山齋”,供山長(院長)居住。張栻主教時朱熹來訪,曾寓居此屋,兩人作同題詩《山齋》。南宋後期,山齋被戰火所毀。清道光二十年(1840),山長歐陽厚均重建,題額“山齋舊址”。

杉庵

嶽麓書院創建之前,東晉荊江州刺史陶侃(259-334)任駐長沙,勤慎吏職之余,常乘舟過渡到嶽麓山遊覽,並在山中建庵讀書,修養性情,因庵前遍種杉樹,人稱杉庵。清道光十八年(1838),其後裔、嶽麓書院著名學生、兩江總督陶澍,為紀念先祖開創嶽麓文教之功,特重建“陶桓公杉庵”,摹刻家藏宋拓本《麓山寺碑》嵌於庵內。2001年修復杉庵於文廟後,將陶刻《麓山寺碑》又移嵌庵內。 嶽麓書院古建築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建築格局。

嶽麓書院主體建築面積有31000多平方米,分為書院主體、附屬文廟及新建的中國書院博物館。嶽麓書院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其古建築在布局上采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禦書樓集中於中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中軸對稱、層層遞進的院落,除了營造壹種莊嚴、神妙、幽遠的縱深感和視覺效應之外,還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系。

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禦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並先後恢復重建設了延賓館、文昌閣、崇聖祠、明倫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張栻、王船山、羅典等的六大專祠建築原貌,清代書院中的園林和書院八景也全部得到恢復。嶽麓書院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書院建築群。

嶽麓書院歷史上經歷多次戰火,曾七毀七建,現存主要建築是清朝遺構。上世紀以來,經過幾次大修,壹些毀於戰火的建築得到了重修。嶽麓書院古建築在布局上采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禦書樓集中於中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中軸對稱、層層遞進的院落,除了營造壹種莊嚴、神妙、幽遠的縱深感和視覺效應之外,還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系。

嶽麓書院占地面積21000平方米,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禦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並先後恢復重建設了延賓館、文昌閣、崇聖祠、明倫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張栻、王船山、羅典等的六大專祠建築原貌,清代書院中的園林和書院八景也全部得到恢復。 嶽麓書院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書院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