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歌的修辭和語言問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王國維,譚,,人間詞話校勘記。顏群出版社,1995。
《詞語與文化修辭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修辭、句法與詩歌欣賞。澳門:澳門語言學會,2003年。
《漢語語義學講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與中國民俗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民俗文化詞匯通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天津地名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馬、劉、譚主編:《震驚中外的打假大案全過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中國現代化叢書》副主編,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8年。
這是天津話(天津電視臺公共頻道)。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譚、劉編《天津地名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21世紀對外漢語教材:綜合教程6,譚、吳春香主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
天津方言文化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天津方言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天津方言的研究與調查》,馬、譚、曾小玉編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天津方言與金谷文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5。
核心期刊論文:
通感論——兼問周先生《文學理論研究》,1982(1)。
論六言絕句——兼論詩歌中六言絕句的起源和興衰,《天津社會科學》,1983(6)
論意象的組合——論古典詩歌的壹種特殊句式天津師範大學學報,1984(5)
古典詩歌的特殊韻式:語文教學通訊舉例,1985(6)
論“看似不合理”的修辭天津社會科學,1986(5)
天津師範大學學報,1986(4)
語序變化和修辭邏輯與語言學習1986(6)
論詩歌中三詞重疊的修辭模式當代修辭學,1987(3)
勇於創新——讀李開元《高級應用寫作教程》天津社科1988(6)
論古詩詞的句式規律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89(3)
古詩詞“句中有真”的當代修辭1992(5)
論“同與異”在古典詩歌當代修辭中的應用,1993(4)
“A不如B”與“AB不如B”——談古典詩詞兩個對比句的異同。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3)
《天津師範大學古典詩詞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3)“問答體”的句法研究
《論古詩詞總分結構的修辭》,修辭學習,1994(4)
古典詩歌教學與修辭研究的互補。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5)
淺談期刊標題中的修辭學習,1995(2)
探幽求真務實——評鄧敬斌《語言學界爭鳴錄》1996(3)的語言運用
動態理論與中國修辭學研究的現代化,1996(2)
論雙音節數詞的表征功能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6)
突破藩籬開拓領域——論古典詩詞教學與語言修辭研究的互補修辭學習,1996(1)
世界頂級足球隊“綽號”的修辭研究,1996(6)
創新務實,簡單樸素——評張連強新著《修辭學》中的修辭學習,1997(2)
我們應該加強對清代修辭思想的研究,1997(4)
從流行詞源的聲音和構造出發,1998(1)
古典詩詞的特殊隱喻: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1)
關於地名的修辭學習,1998(3)
“流水隊”辨析古代漢語1999(1)
澳門漢語學習中的語言現狀與語言規劃,1999(3)
澳門語言規劃與研究,語言建設,1999(1)
澳門對聯:中國文化符號語言的建構,2000(4)
姓名的音韻美:中國建築,2000(5)
中國漢族四字名的五種結構形式,2000(10)
淺析廣告與文明理論及現代化,2000(3)
論中國與民間文化的關系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6)
喜新厭舊棄近求遠——以“以人為喻”為例談隱喻學習的兩條原則,2000(3)
民俗文化闡釋理論與漢族人名結構體系的現代化,2001(4)
民俗語言與對外漢語教學研究,2001(5)
應用語言學的研究現狀與學科建設:理論與現代化,2002(1)
《中國菜肴命名的藝術——論修辭學的學習》,2002(2)
建築命名的社會語言學分析修辭學習,2004(1)
《天津胡同》的命名理據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天津南開語言學刊》2005(2)地名文化的社會語言學分析
廢話,黑仔,辣,下課,德比大戰...——部分流行語的語義探究研究,2006
(3)
細看韓國2007年高考命題漢語教學通訊,2007(9)
語言修辭“博客”(四項)修辭學習,2008(1)
社會科學論壇著名語言學家曹2010(8)
天津方言與地域文化社會科學論壇,2010(10)
社科論壇,漢族人名中蘊含的文化典故,2010(19)。
龍與蟲,雕琢雅俗,追求創意,開拓進取——憶李詩雨先生,社會科學論壇,2011(2)
春意盎然,迎來新的夏天——賴教授的人格與文風社科論壇,2012(8)
論中小學國學教育中的漢語建設,2014(1)
簡化字與繁體字* * *傳承文化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