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世界上有沒有死人復活?

世界上有沒有死人復活?

人死後被埋葬在密封的墳墓內,經過若幹年後,是不可能復活的。可是令人們迷惑不解的是:我國壹些古籍中卻真實地記載著墓內死人復活的奇聞。下面列舉數例: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最早記述山川為主體的地質地理文獻,材料淵源於商、周,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該書中《海內西經》郭璞註雲:“魏時有人發故周王冢者,得殉女子,不死不生。送詣京師,郭太後愛養之,恒在左右十余年。太後崩,此女哀思哭泣壹年余而死。”郭璞是西晉末至東晉初著名的學者和宮廷大臣,元帝時曾任佐郎。郭璞作註的時代距魏國郭太後在世時僅50余年,當時朝野目睹此已葬女子復活的人壹定還有。這是迄今所知,有文獻可考的世界上關於已葬死人復活的最早記載。

據《後漢書》的《陳球傳》和《段穎傳》以及《搜神記》載:“漢桓帝馮貴人病亡。靈帝時,有盜賊發冢,七十余年,顏色如故,但肉小冷。群賊***奸通之,至鬥爭相殺,然後事覺。後竇太後家被誅,欲以馮貴人配食。”

《三國誌?6?1魏誌?6?1明帝紀》裴松之註雲:“傅子日:時太原發冢破棺,棺中有壹生婦人,將出與語,生人也。送之京師,問其本事,不知也。視其冢上樹木可三十歲,不知此婦人三十歲常生於地中邪?將壹朝數生,偶與發冢者會也?”(此壹奇聞亦見《宋書?6?1五行誌》、《搜神記》等書)。裴松之是東晉著名學者,他考證和註釋《三國誌》的態度是頗為嚴肅認真的,此壹奇聞當非虛構。

《晉書?6?1五行誌》載:“惠帝世,杜錫家葬而婢誤不得出,後十年開冢襯葬而婢尚生。始如瞑,有頃漸覺,問之,自謂再宿耳。初,婢之埋年十五六。及開冢更生,猶十五六也,嫁之有子。”杜錫是西晉大臣(追謚征南大將軍)、著作家杜預(公元222—284年)的兒子。此壹記載說明:杜錫家壹個年紀約十五六歲的奴婢,在墳墓裏埋葬了整整十年之久,她的實際年齡已過26歲,可是當人們把她從墳墓裏挖掘出來時,她的體質形貌仍然還像壹個十五六歲的少女。她復活後,結了婚,並生育了兒女,完全與正常人壹樣。

《晉書?6?1五行誌》載:“元康中,梁國女子許嫁,已受禮聘,尋而其夫戍長安,經年不歸,女家更以適人。女子不樂行,其父母逼強,不得已而去,尋得病亡。後其夫還,問其女所在,其家具說之。其夫逕至女墓,不勝哀情,便發冢開棺,女遂活,因與俱歸。後婿聞知,潑官爭之,所在不能決。秘書郎王導議日:‘此是非常事,不得以常理斷之,宜還前夫。’朝廷從其議。”(此事亦見《宋書》、《搜神記》等書)。此事曾經驚動了當時的官府及朝廷,最後作出判決的秘書郎王導(公元276—339年),是東晉大臣,官居宰輔,以司徒進太保,總攬國政,《晉書》有傳,此事發生的時問與王導任職時間相符。

為什麽壹些人死了在墳墓裏已經埋葬了多年之後還會復活?這是令古今中外人們迷惑不解的壹大奇謎。歷代許多科學家曾對這個奇謎進行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提出過多種猜測和假說,眾說紛紜,莫衷壹是。

人的死亡可分為兩種類型:壹種是真死,永遠絕對不可能復活;另壹種是假死,他們的大腦並未真實死亡。目前,西方科學技術較發達的壹些國家正在應用腦電波測試來驗證是不是真正的死亡。假死者在壹定的條件下可能復活。壹些科學家正在努力深入探索假死現象,已成為國際科技界有待開拓的壹個新領域。

已經在墳墓裏埋葬了多年的假死者要獲得復活的可能性,必須有壹個很特殊、適宜的墓穴環境。獨特而復雜的自然條件,必須使假死者的屍體不受外源性腐敗細菌的腐蝕和內源性的自溶,屍體糖元素分解產生的乳酸、膠原纖維蛋白分子結構能夠抵抗機體內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能夠使屍體的內源自溶處外源腐敗過程全部停止。只有墓穴環境長期具有抑菌、防黴、抑酶條件的存在,假死者的內臟才能長期保存完好,血管神經無損,肌肉組織層次分明,機體顯得較豐滿,甚至皮色也像活人似的。把假死者從墓穴裏挖掘出來後,必須得到適當的保護,並立即進行搶救,如果保護不妥,搶救措施不力,假死就會變成真死。由此可見,成功地從墓穴裏挖出死人復活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人類歷史上是極罕見的。

死人復活之謎籠罩著五光十色的神秘面紗,還有許多奧秘,迄今尚未被徹底揭開,尚待科學家們今後繼續努力去深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