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僧佑,字願果,是南陽郡冠軍縣人。小時候就勇敢果決,有軍事才幹。胡僧佑在北魏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在大通二年(528)回到梁國,多次向皇上奏事,梁武帝很器重他,授予他假節、超武將軍、文德主帥等官職,讓他守衛項城。項城陷落後,胡僧 佑又逃亡到北魏。中大通元年(529),陳慶之護送北魏北海王元顥到洛陽,胡僧佑又隨陳慶之回國,被任命為南天水、天門兩郡太守,頗有政績。他生性喜歡讀書,卻不懂得寫文章,但每次在公宴上,胡僧 佑壹定要勉強賦詩,文辭庸俗,大多被嘲諷,他卻怡然自得,說自己的詩文作得不錯,並且越來越驕傲自大。
胡僧 佑晚年被梁元帝所用,擔任鎮西錄事參軍。侯景叛亂時,西沮蠻乘機反叛,梁元帝命令胡僧佑討伐西沮蠻,要他殺盡其首領,胡僧 佑規勸梁元帝不要那樣做,卻以違抗聖旨的罪名被關進了監獄。大寶二年(551),侯景進占荊陜壹帶,把王僧辯圍困在巴陵,梁元帝便擢用獄中的胡僧 佑,授予他假節、武猛將軍等職,又冊封他為新市縣侯,命令他去救援王僧辯。胡僧佑即將出發時對他兒子說:“妳可以開列兩扇門,壹門做成紅色,壹門做成白色。如果此去吉利的話,我就由紅門進來,如果此去不吉利的話,我就由白門進來,不打勝仗我決不回家。”梁元帝聞知此事,對胡僧 佑非常贊賞。胡僧佑兵到楊浦,侯景派遣部將任約率領精兵五千占據白土脊,遙遙地監視著胡僧佑。胡僧佑從另外壹條道路西進,任約認為他是害怕自己而有意退避的,便下令快速追擊,在南安的芊口終於追上,他對胡僧 佑大喝壹聲:“吳兒,還不趕快投降,看妳往哪裏逃!”胡僧佑不與他答話,暗中率軍退卻。到了赤砂亭,正好遇上陸法和,二人便聯合起來進攻任約,大獲全勝,抓住了任約並把他押送到江陵,侯景聞訊便逃跑了。梁元帝任命胡僧 佑為侍中、領軍將軍,召他回到荊州。
承聖二年(553),胡僧佑升任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其余官職不變。西魏入侵時,梁元帝任命胡僧 佑為都督城東諸軍事。西魏軍隊從四面發起進攻,各路軍隊同時襲來,胡僧佑親臨戰場,晝夜督戰,鼓勵將士們英勇殺敵,加之賞罰分明,將士們深為所感,都願意以死相報,所到之處摧枯拉朽,西魏軍隊畏縮不敢向前。可是沒多久,胡僧 佑被對方冷箭射中,當場身亡,時年六十三歲。梁元帝聞訊,騎馬趕到戰場痛哭。於是內外驚懼惶恐,荊州城被西魏攻陷了。
2. 陳書·徐世譜傳陳書·徐世譜傳
徐世譜字興宗,巴東魚彳復人。世代居荊州,為主帥,統兵征伐蠻、蜒。到了徐世譜時,其人尤其勇猛且體力過人,擅長於水戰。梁元帝任荊州刺史時,徐世譜帶著鄉裏人侍奉他。
侯景之亂時,徐世譜因參與征伐侯景,多次官至員外散騎常侍。不久率水軍,隨司徒陸法和征討侯景,與侯景交戰於赤亭湖。當時侯景軍強盛,徐世譜便另造樓船、拍艦、火舫、水車來加強軍勢。交戰時,徐世譜又乘大戰船位居前鋒,於是大敗侯景軍,活捉侯景將領任約,侯景逃走。接著隨王僧辯攻打郢州,他又乘大戰船至蒼門,賊將宋子仙以全城投降。因戰功卓著授官使持節、信武將軍、信州刺史,封為魚彳復縣侯,食邑五百戶。又隨王僧辯東下作戰,常為前鋒。又在湖熟打敗侯景將領侯子鑒。侯景之亂平定後,因戰功授任通直散騎常侍、衡州刺史,兼河東太守,食邑增加至壹千戶。
西魏寇掠荊州,徐世譜鎮守馬頭岸,占據龍洲,梁元帝授任他為侍中、使持節、都督江南諸軍事,鎮南將軍,護軍將軍,賜鼓吹壹部。江陵陷落後,徐世譜東下投靠侯王真。
紹泰元年(555),召任侍中、左衛將軍。高祖拒抗王琳,所需水戰的裝備,壹概托徐世譜備辦。徐世譜生性機智靈巧,熟諳舊法,所制造的器械,隨機增減,其巧妙構思出人意料。
永定二年(558),遷任護軍將軍。世祖繼位後,加任特進,晉號安右將軍。天嘉元年(560),增加食邑五百戶。天嘉二年,徐世譜出任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宣城郡諸軍事、安西將軍、宣城太守,俸祿正好二千石。入京任安前將軍、右光祿大夫。不久失明,因病引退不上朝。四年去世,時年五十五歲。追贈原職,謚號桓侯。
徐世譜堂弟徐世休,隨徐世譜從梁朝開始征討,亦有戰功。其官至員外散騎常侍、安遠將軍,爵為枳縣侯,食邑八百戶。光大二年(568),隨都督淳於量征討華皎。戰死,追贈通直散騎常侍,謚號壯。
3. 白隨在文言文裏什麽意思白 bái 形容詞義 1、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陽之明為白,從“白”的字多與光亮、白色有關。本義:白顏色。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說文》 虛室生白。
——《莊子·人間世》 若白駒之過隙。——《莊子·知北遊》 白晝大都之中。
——《漢書·賈誼傳》 白玉不毀,孰為圭璋。——《莊子·馬蹄》 須眉交白。
——《莊子·漁父》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秦風·蒹葭》 目辨白黑美惡。
——《荀子·榮辱》 太子及賓客知其壹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戰國策·燕策》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純潔;代表清流賢正。 粉身碎骨渾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謙《石灰吟》 3、亮;明亮。與“暗”相對。
雄雞壹聲天下白。——李賀《致酒行》 4、壹無所有。
白手起家成業。——《雜纂新錄》 5、顯著。
禮義不加於國,則功名不白。——《荀子·天論》 6、真誠;坦白。
機心存於心中,則純白不備。——《莊子·天地》 名詞義 1、古時罰酒用的酒杯。
也泛指酒杯。 屢讀屢叫絕,輒拍案浮壹大白。
——《虞初新誌》 飛觴舉白。——左思《吳都賦》 2、戲曲或歌劇中在只說不唱的語句。
如:獨白;對白。 3、地方話。
如:蘇白。 4、指白話,跟“文言”相對。
如:文白夾雜。 5、姓 白起,小豎子耳。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動詞義 1、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
——高啟《書搏雞者事》 2、表明;說明。 吾將以死白之。
——《呂氏春秋·士節》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孫《西門豹治鄴》 3、稟告;報告。
虛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4、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三國誌·吳誌·陸遜傳》 (7) 使……白。 乃斫大樹白而書之。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嶽飛《滿江紅》 副詞義 1、白白;平白。
咱們金玉壹般的人,白叫這兩個現世寶玷汙了去。——《紅樓夢》 白什麽改了姓更了名。
——睢景臣《高祖還鄉》 2、單單;只是。 要是白來逛逛呢便罷,有什麽說,只管告訴二奶奶——《紅樓夢》 3、竟。
與“不”連用。如:叫了半天;白不答應;白當(竟;竟然)。
隨suí 動詞義 1、形聲字。從辵( chuò)) 隨,從也。
——《說文》 隨無故也。——《易·雜卦》 隨山刊木循也。
——《書·禹貢》 無縱詭隨。——《詩·大雅·民勞》 凡庭實隨入。
——《儀禮·聘禮》。註:“不並行也。”
距隨長武。——《儀禮·鄉射禮記》 列星隨旋。
——《荀子·天論》 主失其神,虎隨其後。——《韓非子·楊權》 子行而我隨之。
——《韓非子·說林上》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2、依順;依從。 隨,順也。
——《廣雅》 今黛玉見了這裏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壹壹改過來,因而接了茶。——《紅樓夢》 法和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北齊書·陸法和傳》 3、聽任某人自願去做。 有誌矣,不隨以止也。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唐· 韓愈《進學解》 4、接著;隨即。
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晉· 幹寶《搜神記》 有郭四者,凡四殺人,復以矜疑減等,隨遇赦。
——清· 方苞《獄中雜記》 5、按照;依據。 名詞義 1、六十四卦之壹,震下兌上。
象曰:澤中有雷,隨。——《易·隨》 2、中國周代國名。
姬姓。春秋後期為楚之附庸。
地在今湖北隨縣。
4. 白隨在文言文裏什麽意思白 bái形容詞義1、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陽之明為白,從“白”的字多與光亮、白色有關。本義:白顏色。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說文》虛室生白。
——《莊子·人間世》若白駒之過隙。——《莊子·知北遊》白晝大都之中。
——《漢書·賈誼傳》白玉不毀,孰為圭璋。——《莊子·馬蹄》須眉交白。
——《莊子·漁父》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秦風·蒹葭》目辨白黑美惡。
——《荀子·榮辱》太子及賓客知其壹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戰國策·燕策》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2、純潔;代表清流賢正。粉身碎骨渾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謙《石灰吟》3、亮;明亮。與“暗”相對。
雄雞壹聲天下白。——李賀《致酒行》4、壹無所有。
白手起家成業。——《雜纂新錄》5、顯著。
禮義不加於國,則功名不白。——《荀子·天論》6、真誠;坦白。
機心存於心中,則純白不備。——《莊子·天地》名詞義1、古時罰酒用的酒杯。
也泛指酒杯。屢讀屢叫絕,輒拍案浮壹大白。
——《虞初新誌》飛觴舉白。——左思《吳都賦》2、戲曲或歌劇中在只說不唱的語句。
如:獨白;對白。3、地方話。
如:蘇白。4、指白話,跟“文言”相對。
如:文白夾雜。5、姓白起,小豎子耳。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動詞義1、清楚;明白。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
——高啟《書搏雞者事》2、表明;說明。吾將以死白之。
——《呂氏春秋·士節》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孫《西門豹治鄴》3、稟告;報告。
虛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4、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薦之,何也?——《三國誌·吳誌·陸遜傳》(7) 使……白。乃斫大樹白而書之。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莫等閑,白了少年頭。——嶽飛《滿江紅》副詞義1、白白;平白。
咱們金玉壹般的人,白叫這兩個現世寶玷汙了去。——《紅樓夢》白什麽改了姓更了名。
——睢景臣《高祖還鄉》2、單單;只是。要是白來逛逛呢便罷,有什麽說,只管告訴二奶奶——《紅樓夢》3、竟。
與“不”連用。如:叫了半天;白不答應;白當(竟;竟然)。
隨suí 動詞義1、形聲字。從辵( chuò))隨,從也。
——《說文》隨無故也。——《易·雜卦》隨山刊木循也。
——《書·禹貢》無縱詭隨。——《詩·大雅·民勞》凡庭實隨入。
——《儀禮·聘禮》。註:“不並行也。”
距隨長武。——《儀禮·鄉射禮記》列星隨旋。
——《荀子·天論》主失其神,虎隨其後。——《韓非子·楊權》子行而我隨之。
——《韓非子·說林上》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 杜甫《春夜喜雨》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2、依順;依從。隨,順也。
——《廣雅》今黛玉見了這裏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壹壹改過來,因而接了茶。——《紅樓夢》法和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北齊書·陸法和傳》3、聽任某人自願去做。有誌矣,不隨以止也。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唐· 韓愈《進學解》4、接著;隨即。
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晉· 幹寶《搜神記》有郭四者,凡四殺人,復以矜疑減等,隨遇赦。
——清· 方苞《獄中雜記》5、按照;依據。名詞義1、六十四卦之壹,震下兌上。
象曰:澤中有雷,隨。——《易·隨》2、中國周代國名。
姬姓。春秋後期為楚之附庸。
地在今湖北隨縣。
5. 梁武帝時期的候景介紹侯景歷史上名聲很差,給妳個詳細的 侯景(?—552年),字萬景,朔方人(或說是雁門人),羯族。
字萬景,小名狗子(從他這樣的小名看來,他的字明顯是後來發跡後起的)。北魏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南)鮮卑化羯人。
少年時就頑劣不羈,橫行鄉裏,是當地著名的惡少。成年後身高不滿七尺,但深受邊鎮剽悍好武風氣影響,驍勇有膂力,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穩,但是擅長騎射,因此被選為懷朔鎮兵,後又被提升為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級官職。
北魏末年邊鎮各族人民大起義飈起,響應者不計其數。侯景與懷有天下之誌的懷朔鎮隊主高歡奸雄識奸雄,惺惺相惜,同圖建功立業。
528年四月,爾朱榮乘孝明帝元詡被胡太後毒死之機,舉兵入洛,發動河陰之變,攫取北魏軍政大權。爾朱榮權勢熏炙,各地豪強紛紛投奔,侯景亦率私兵歸爾朱榮。
為開辟前程,又向爾朱榮麾下名將慕容紹宗學習兵法。由於機警敏捷,侯景迅速提高了作戰指揮能力,沒多久連慕容紹宗倒要反過來求教他,甚得爾朱榮器重。
經過河陰之變,爾朱榮掌握了政權,他開始對各地的反抗力量進行爭剿。此時侯景率領自己的部隊投靠了爾朱榮,被爾朱榮任命為先鋒。
公元528年8月,爾朱榮與葛榮在滏口展開大戰,侯景俘虜葛榮,起義被鎮壓。侯景因功升為定州刺史。
高歡消滅了爾朱家族,侯景依靠原來與高歡同是懷朔鎮的鎮兵,又都參加過六鎮起義的舊誼,率眾投降高歡。高歡重用侯景,封他為司徒,仍兼定州刺史,擁兵十萬,統治河南地區。
侯景對待士兵非常嚴苛殘酷,立下不少戰功。高歡雖然看出侯景的為人,但他深知此時強敵宇文泰在側,正是用人之際,所以他沒有限制侯景的勢力。
高歡臨終前特別囑咐兒子高澄要小心侯景。而侯景壓根沒有把高澄放在眼裏,高澄上臺後,他立刻叛變[1]。
侯景壹開始想獲得宇文泰的支持,但宇文泰對他心懷戒備。不得已,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他率部投降南梁。
由於梁武帝希望借侯景的力量北伐成功,所以接受了他的投降,給他很高待遇。高澄派大將慕容紹宗進攻侯景,南梁派貞陽侯蕭淵明支援,結果大敗,蕭淵明被俘。
正在此時,東魏提出和解。侯景感到恐慌。
梁武帝卻沒有意識到這壹點,他繼續與東魏進行談判。侯景假冒高澄寫了壹封信,提出以蕭淵明交換侯景,梁武帝接受。
侯景大怒,他意識到唯壹的壹條路就是叛變[2]。於是,侯景立宗室蕭正德為南梁帝,改元正平。
南梁太清三年(549年)攻破建康(南京),梁武帝蕭衍被困餓死,侯景又立太子蕭綱為皇帝,侯景自封為大都督,迫使美貌的溧陽公主嫁給他為妻。臺城在久圍之下,糧食斷絕,疫疾大起,死者十之八九。
侯景進入建康後,「悉驅城市文武,僳身而出」,「交兵殺之,死者三千人」,又「縱兵殺掠,交屍塞路」(《南史?侯景傳》)。侯景其後陸續派軍在三吳地區大肆燒殺搶掠。
551年,廢蕭綱,再立豫章王蕭棟為帝,改元天正。同年,再命蕭棟禪讓,侯景登極為帝,國號漢,改元太始。
552年,侯景被陳霸先、王僧辯所擊敗。侯景企圖逃亡,被部下所殺。
他的叛亂給長江下遊地區造成巨大破壞,使南朝士族遭到毀滅性打擊。六朝古都建康「千裏煙絕,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南史·侯景傳》)。
劉禹錫有〈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據顏之推《觀我生賦》自註:“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故江東有《百譜》;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
侯景先投爾朱榮,後加入高歡帳下,高歡死後又叛變投靠南梁,不久又叛變南梁自立為帝。他的壹生可以說就是在叛亂中度過,是歷史上反復無常型人物的代表。
侯景投奔梁武帝時,曾向王、謝門第求婚,結果被拒絕。侯景憤恨的說:“什麽門第?我叫他們做我的家奴。”
結果後來侯景攻入建康,王、謝門第受到的 *** 最慘,兩個顯赫壹時的門第世家深受打擊。 於是侯景決心反梁,把所屬各城的居民都招來當兵,並把百姓的女子都配給將士,大肆進行戰備工作。
在建康的梁朝廷對僅500裏以外發生的事情竟然渾然不知,侯景在壽陽有什麽需求,梁朝廷都盡力滿足。他要壹萬匹錦為軍人作袍,朱異照發,只是用青布代替錦。
他嫌朝廷發的武器不好,請求派京城的工匠到壽陽為他造武器,梁朝廷也照辦。養虎已經是壹件蠢事,還要不停的激怒它,再給他裝上鋒利的爪牙,豈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其間合州刺史蕭範多次報告侯景企圖謀反,蕭衍不聽。
侯景聯結羊鴉仁造反,羊鴉仁不從,還綁了侯的使者去建康報告。朱異仍不以為意,說:“侯景只有幾百殘兵敗將,搞不出什麽名堂!(數字是對的,不過是過去時而已)”梁朝廷甚至還把自以為腦袋壹定不保的使者送回壽陽。
侯景見狀更是肆無忌彈,反而告羊鴉仁誹謗,還威脅說要率兵渡江,給朝廷壹個好看。蕭衍居然讓朱異對侯景的使者說:“尋常窮人家有三五個客人,還招待得很好。
朕有壹個客人卻惹得他生氣,這是朕的過錯。”還厚加賞賜。
侯景在努力備戰的同時,還暗結早就覬覦皇位的梁前太子、臨賀王蕭正德,密約事成後擁蕭正德為帝。蕭正德天真地應允了。
準備就緒後,八月,侯景以誅奸佞驕貪、蔽主弄權而為時人憎。
6. 《荊南節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山關廟記》出自哪裏出自《全唐文》卷六八四
董侹《荊南節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關廟記》
唐德宗貞元18年(公元820年)董所撰《荊南節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山關廟記》(簡稱《重修玉泉山關廟記》)
玉泉寺覆船山,東去當陽三十裏,疊障回擁,飛泉迤邐,信途人之凈界,域中之絕景也。寺西北三百步,有蜀將軍都督荊州事關公遺廟存焉。將軍姓關名羽,河東解梁人。公族功績,詳於國史。先是陳光大中,智顗禪師者,至自天臺,宴坐喬木之下,夜分忽與神遇,雲願舍此地為僧坊,請師出山,以觀其用。指期之夕,前壑震動,風號雷虩,前劈巨嶺,下堙澄潭,良材叢木,周匝其上,輪奐之用,則無乏焉。惟將軍當三國之時,負萬人之敵,孟德且避其鋒,孔明謂之絕倫。其於殉義感恩,死生壹致,斬良擒禁,此其效也。嗚呼!生為英賢,歿為神靈所寄,此山之下,邦之興廢,歲之豐荒,於是乎系。昔陸法和假神以虞任約,梁宣帝資神以拒王琳,聆其故實,安可誣也?至今緇黃入寺,若嚴官在傍,無敢褻瀆。荊南節度工部尚書江陵尹裴均曰:“政成事舉,典從禮順,以為神道之教,依人而行。禳彼妖昏,佑我蒸庶,而祠廟墜毀,廞懸斷絕,豈守宰牧人之意也耶?”乃令邑令張憤經始其事,爰從舊址,式展新規,欒櫨博敞,容衛端肅,唯曩時禪坐之樹,今則延袤數十圍。夫神明扶持,不雕不衰,胡可度思?初營建之日,白龜出其新橋,若有所感,寺僧鹹見,亦為異也。尚書以小子曾忝下介,多聞故實,見命紀事。文豈足征?其增創制度,則列於碑石。貞元十八年記。
7. 怎麽全面的評價諸葛亮史書評價 《默記》:孔明起巴、蜀之地,蹈壹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壹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誌。
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並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擒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誌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袁子》: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陸法和:諸葛孔明可謂名將,吾自見之。
李靖唐太宗問對 李靖:臣前所進黃帝、太公二陣圖,並《司馬法》、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歷代名將,用其壹二,成功者亦眾矣。
但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臣敢不奉詔,當纂述以聞。
太宗曰:兵法孰為最深? 太宗曰:然!吾謂不戰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戰百勝者,中也;深溝高壘以自守者,下也。以是較量,孫武著書,三等皆具焉。
靖曰:觀其文,跡其事,亦可差別矣。若張良、範蠡、孫武,脫然高引,不知所往,此非知道,安能爾乎?若樂毅、管仲、諸葛亮,戰必勝,守必固,此非察天時地利,安能爾乎?其次王猛之保泰,謝安之守晉,非任將擇才,繕完自固,安能爾乎?故習兵之學,必先由下以及中,由中以及上,則漸而深矣。
不然,則垂空言,徒記誦,無足取也。 《三國誌》: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三國誌》: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
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三國誌》:黎庶追思,以為口實。
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雲:“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
信矣!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
何則?咎繇與舜、禹***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
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三國誌》:“黃沙屯,諸葛亮所開也。”
司馬炎:善哉,如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三國誌》:諸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備: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水經註?江水》:“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普洱府誌.古跡》:“武侯遍歷六山,留銅鑼於攸樂,置銅鏝於莽枝,埋鐵磚於蠻磚,遺木梆於倚邦,埋馬蹬於革登,置撒袋於曼撤,固以名其山。”
諸葛亮在漢中休士勸農期間,充分利用了漢中優厚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壹系列發展生產的得力措施,使北伐軍資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決,諸葛亮死後,蜀軍撤退,魏軍還在蜀營中“獲其圖書、糧谷甚眾”。這正說明了諸葛亮休士勸農,實行軍屯耕戰的效果是顯著的。
當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來更多的人口,使地廣人稀的漢中重新得到發展,逐步到達人多、糧多的良性循環,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只有富國強兵,才能維護統治階級的長治久安。
經諸葛亮“踵跡增築”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還是漢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據李儀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畝,灌南鄭縣田三萬零六百余畝,灌酒縣七千余畝,***四萬六千余畝。”
漢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據考古調查統計,全區至今尚保留有漢以來的古堰七十多處,壹些堰渠經歷代使用維修,壹直延用至今。
同時各地在繼承和學習古代開發利用水利資源經驗的基礎上,又不斷增修了大批塘、庫、陂池等水利設施。僅勉縣就增修了能蓄十萬立方水的水庫三十七個;塘與陂池達三百多個;冬水田至今仍有五萬多畝。
從出土的塘庫,水田模型與今比較,足以說明本地區自漢以來,在廣泛開發利用水利資源,發展農業生產方面,就壹直因地制宜,以小型為主的形式修築堰渠、塘庫,逐步將丘陵地帶改變為良田。上述實事說明,漢中盆地古代農田水利設施至今所產生的實際效用和不斷改進利用,與諸葛亮當年在漢中休上勸農時,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豐功偉績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