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遺址出土的青銅有領璧形器,上面刻畫的三只神鳥也是典型的長頸單足、羽尾華麗、展翅繞日飛翔之態,顯而易見就是對太陽神話傳說中三足烏的壹種形象表現。從時代的承襲演變關系來看,正是古代蜀人這些含義豐富、構思絕妙的圖像,對後世的圖案紋飾產生了積極而久遠的影響。不僅戰國與秦代的銅鏡上有三鳥環日圖,漢代瓦當上有繞日飛行的三鳥紋,而且在漢代畫像石《羿射九日》圖中刻畫的棲息於扶桑神樹上的也是三足金烏,可知這在古人心目中皆是對三足烏最為生動的表現。
關於三足鳥,人們壹直都很疑惑。常言到:三只腳的雞難找,兩條腿的人到處是。為什麽偏偏中國神話裏卻出現這種三足的鳥呢?並且這種鳥還在太陽裏,古神話稱為三足烏,這種三足的烏鴉在漢代的畫像裏有其形象:黑黑的鳥長著三條壹樣長的腿。關於鳥為什麽是三條腿,我見到壹位搞生殖崇拜的專家的著作裏說,三足鳥是男性崇拜,另外的那條腿就是男根。鳥在民間罵人的話裏就是男性生殖器。這些解釋都有壹定的說服力。但是,我在看到這副東周時期的三足鳥後,不再這樣認為了。
我認為三足鳥其實是青銅雕塑為了穩定的壹種設計。兩條腿的鳥很難站穩,於是,雕塑藝術家便設計了壹條腿穩定整個結構。東周時期的宮廷或者諸侯國裏的這些雕塑展示出來後,時間壹長,青銅雕塑衰敗,人們也忘記了它的功能,在漢代,青銅藝術已經式微,人們便把三足鳥當作傳世神物,加上本來就存在的鳥崇拜,三足鳥於是加入了神鳥系列,成為壹個神秘的亮點。古人其實沒有問為什麽,神就是那樣。我們把它解釋為男根,有點泛性化。我們也不能壹見到鳥就是性。
三足鳥與太陽黑子
東漢王充在《論衡·說日》中說:“日中有三足烏。”此“日中
神禽”或認為“指日之精”(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上海辭書
出版社,1985)。筆者認為,“三足烏”實指“太陽黑子”。
太陽黑子是太陽光球———肉眼觀測到的太陽表面層———上出
現的巨大漩渦狀氣流,是太陽活動最明顯的特征。因溫度比周圍低
1000-2000℃,顯得暗淡而得名。黑子形狀不很規則,以圓形或橢圓
形居多,有時單個出現,有時成對或成群出現。其壽命長短不壹,多
數出現幾天到幾十天,短的只有幾小時,少數長的能夠維持幾個月,
甚至1.5年。此生彼滅,時多時少,平均周期約為11年。
說“‘三足烏’實指‘太陽黑子’”,是因為———
首先,“三足烏”的“烏”色與“黑子”的“黑”色相同。清著
名學者段玉裁《〈說文解字〉註》說:“‘鳥’字點睛,‘烏’則不,
以純黑故不見其睛也。”
其次,“三足烏”的形狀與“黑子”類似。《淮南子·精神訓》:
“日中有?烏。”東漢高誘註:“?,猶‘蹲’也,即三足烏。”
《說文·立部》:“竣,亻屋竣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亻屋者,倨之誤字;倨者,踞之借字也,實與‘蹲’同。字亦作
‘?’。”因為“太陽黑子”看起來雖像“烏”,但其“趾”不顯,
“以圓形或橢圓形居多”,“猶‘蹲’也”,故謂之“?”。言“三
足”,是表其“奇”,僅像“烏”而已。
第三,“三足烏”的“行為”與“黑子”的變化相似。清張英、
王士礻真等纂的《淵鑒類函》載:“《春秋元命苞》曰:日中有三足
烏。烏者,陽精。其僂呼也(‘僂呼’,溫潤生長之言———原註)。”
《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退也,止也,伏也。亦作‘竣’。
”《玉篇》:“竣,退伏也。”“三足烏”的“?”———“退也,
止也,伏也”及“僂呼”———“溫潤生長”,與“黑子”的“此生
彼滅,時多時少”的變化相應。
第四,“三足烏”與外圍的關系與黑子同:均為“金”色。“三
足烏”居“日中”,其外圍是“金”光閃爍的“日盤”,故又稱“金
烏”。“黑子”周圍因是“金燦燦”的,所以“黑子”的四周也是
“金”色的。
最後,“三足烏”的“生”和“死”與“黑子”的出現和消減及
其產生的影響同功效。《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十日並出,
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可見,當時天氣非常炎熱幹旱。在
這種情況下,“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墜其羽
翼”(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引《淮南子》(今本無))。“十
日並出”,可能隱指“黑子”“成群出現”(因“黑子”“時多時少”,
而古人又不明真相,故以為日中“三足烏”(黑子)數量不同時,即
為不同的“日”)。“十”言極多。這樣,“日中九烏皆死,墜其羽
翼”,當指“黑子”消減。研究表明,在中緯度地區(堯的活動範圍
屬此),太陽黑子峰值年比谷值年雨量較少,因而幹燥;而在“幹燥
地區”,溫度又較高(見(美)J·R·Herman和R·A·Godberg《太陽
·天氣·氣候》P52,P55)。因此,“十日並出”的黑子峰值年必然
是“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的;當黑子消減(“日中九烏皆
死,墜其羽翼”)時,定然是“大地酷暑消盡,萬木復蘇,百姓重新
耕種”(《彩圖神話詞典》“羿射十日”條。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羿射落“九日”後所余下的壹“日”,則應為“黑子”很少
或無“黑子”的“太陽”。
綜上,“三足烏”當指“太陽黑子”。之所以人們將“三足烏”
和“羿射十日”作為神話視,是因為神話是最早的解釋系統。屈原在
《天問》中所“問”的“羿焉弓畢日?烏焉解羽?”,雖是“上下而
求索”的態度,但那時的人尚不具備“求索”該問題的真知。
或許有人會問:王充“說”“日中有三足烏”時,先人是否業已
發現和觀測過“黑子”呢?回答是肯定的。據《漢書·五行誌》載,
公元前28年5月10日,“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是世
界上公認的太陽黑子的最早觀測記錄。而王充生活於公元27-約97年;
他出生時距《漢書》記載的黑子的出現時間已有55年之久。
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行的使者。中國古代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鳥,人們敬仰太陽,三足鳥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征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鳥壹***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後羿將所有三足鳥射殺,結果後羿射落九只、留下壹只,從此太陽只有壹個並且在傍晚落下。
也有說法稱三足鳥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