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說得好,“以銅為鏡得衣冠,以人為鏡知得失,以史為鏡知興亡。”。浩瀚的五千年文明史,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傳承,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恒久。先人用丹青之筆記錄了寶貴的信息資源,是中華文明的瑰寶。
學習歷史,可以讓我們深刻理解中華民族是如何從壹個黃河岸邊的部落,歷經滄桑,歷經磨難,堅韌不拔,歷盡艱辛。
會增強他們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的感情。
學習歷史會記錄中國曾經發生的重要往事,因為歷史會帶我們進入戰爭與和平的交替,經歷發展與進步的艱難,感受文明與野蠻的鬥爭,回憶輝煌與落後的對比,見證民族遷徙與民族融合所產生的文明成果。
學習歷史,會讓我們懂得如何分辨忠與奸、對與惡、善與惡、善與惡,輕輕觸摸古人的精神世界,與他們對話,思考遙遠的過去。
學習歷史會讓我們從悲痛中堅強起來,讓中華民族知道如何更好地自衛,在歷史的‘鳳凰涅槃’後發展,在輝煌榮耀中增強民族自豪感,與國家和民族共命運。
翻閱歷史的沿革,會讓眼界變得深邃開闊,思維變得跳躍豐富,個人的品味和修養會得到提升,這些都是學習歷史給個人帶來的好處。
學習歷史不是最終目的,真正的價值在於在學習的基礎上思考和研究歷史。
作為非歷史專業的人,應該如何學習歷史?
簡單說說個人經歷;
壹;首先,要尊重歷史;
這是學習歷史最基本的要求;中國的歷史是國家的聖物,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歷程,是中國的民族尊嚴,是民族的尊嚴。對熱愛中國歷史的人來說,以崇敬的態度對待中國歷史,像安慰和關愛親人壹樣關愛她,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遺憾的是,總有壹些人帶著強烈的偏見、情緒和個性去“詛咒和研究”歷史,“用義正詞嚴”。只要他們對中國的歷史、朝代、事件、歷史人物進行侮辱、謾罵、攻擊、羞辱、詆毀的話,就會層出不窮。比如有人指責宋朝是“懦夫”,清朝是“蟎清”在中國古代,皇權和皇族是國家和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的祖先曾經流盡最後壹滴血,為王朝和國家留下了無怨無悔的頭顱。他們用生命捍衛了民族尊嚴,守護了民族自尊。侮辱中國王朝和皇室的人是什麽民族感情?民族情緒在哪裏?對得起那些流血犧牲的先輩嗎?
中國的王朝政權在後人的眼中永遠是壹個靜態的存在,因為他們所有的功過是非、大惡大善都已經融進了中國的歷史,成為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生活的壹部分。
如果妳沒有壹個尊重的態度,就不要談學習歷史。最好的選擇是連歷史都不看,留下不健康的心態,卻得不償失。
第二;從客觀公正的立場研究歷史;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唯物史觀的辯證法是研究歷史問題的最好武器,因為歷史是過去,事件、人物、政策、行動都是過去,是非、恩怨、功過都是過去,所以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必須放在歷史的天平上,重在對歷史的影響,其次研究對象要放在他們對當時時代的影響上,歷史影響要高於當時。
但研究對象往往具有復雜的兩面性,壹正壹負,壹榮壹恥,壹功壹惡。所以不能簡單粗暴的‘壹刀切’來判斷它的好壞,而是可以綜合比較,用歷史行為來權衡,最終得出功過大於利,或者功過大於利的結論。
比如對秦始皇的歷史評價,應該是功德在未來,罪過在當下。
功德在於未來;秦始皇統壹中國,奠定了中國本部疆域的基礎,統壹了文字和度量衡,建立了中央集權,完善了郡縣制,為統壹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犯罪是當代的;焚書坑儒,破壞了先秦時期留下的大量文化典籍[日後也是罪過],嚴刑峻法,耗盡國力和民力修建阿房宮和秦始皇陵,不註意休息,恢復生產,穩定民心,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站在後人的角度和立場上,可以得出秦始皇做的比他做的多的結論。
第三;用串行思維學習歷史;
對歷史的研究,非常忌諱那種只以壹點壹物壹字壹線來決定歷史上某人或某事好壞的‘壹根筋思維’。人和事要用歷史來比較、區分、評判。
比如網友抨擊漢武帝“百家棄儒”的觀點是錯誤的決定,而應該延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國策。這是典型的孤立看待歷史問題,缺乏對歷史的全面考量。
思維的視角要放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與各種核心概念的比較中。
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大戰爭時代特有的歷史產物,是百家爭鳴激烈爭奪政治統治的思想產物。從百家爭鳴到漢武帝時代,已有300-200多年的歷史。如果繼續百家爭鳴,歷史上就不會有秦始皇的統壹,不會有漢朝的誕生,不會有漢族的出現。自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變法”以來,法家成為秦國的絕對主導地位。
政治思想方面,隨著商鞅變法的成功,秦國率先走上了封建社會制度的舉國體制,實現了富國。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全國統壹後,社會本應由混亂走向大治,與民共耕,珍惜民資,恢復生產,增加人口,建立社會秩序,建立人文倫理的最佳時機,但法家卻反其道而行之,與社會背道而馳。
法家首先打開了中國歷史文獻監獄,‘焚書坑儒’,毀滅了大量先秦以來的中國文化典籍,盲目地以‘性惡論’和‘法、權、術、權’作為治國理念,卻重罰法律,保留徭役,嚴重地給人民和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導致農民起義,30年後秦國滅亡。
法家在當時能否贏得民心?
妳能在當時的社會潮流面前站穩腳跟嗎?
從此,法家成為輔佐儒家、居地區第二的統治思想,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
其次;調查道教
道家學派“無為而治”在漢初推行“師黃老”治國理念已有70余年。它講究無為而治,講究休養生息,愛惜民離,恢復生產,增加人口,這些都是道家治國思想的優點。
但道教的缺點也是根深蒂固的。使之成為工具而不用之;讓人再死壹次,不遷徙很遠。雖有舟,無所取,雖有甲兵,無所顯為。讓人們再次使用它。
舍得吃,舍得穿,舍得住,舍得賞。鄰國對峙,雞犬之聲不絕於耳,百姓老死不相往來。]
這就是老子描述的理想狀態。
道家的力量在於哲學,而不在於政治觀念,‘小國寡民老死’的超然境界與‘大壹統’的理念背道而馳。漢初政治面臨重大問題,國家統壹和行政管理遭到破壞,郡縣制面臨嚴峻挑戰,國家面臨再次分裂的危險。
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和漢武帝時期的“淮南之亂”就是明證,劉蓋和劉安是“黃老之學”的忠實追隨者。再次;墨家學派
在後人眼裏,最吸引人的是技術,的確如此。但墨家的核心理念卻存在諸多問題,如兼愛、非攻、擇君賢等。妳什麽意思?兼愛就是無條件的愛,不進攻,不打仗,反對戰爭,這也是與不擇手段統壹的思想相違背的。如果墨家成為治國理念,中國就可能成為“政教合壹”的國家,墨家主張“天擇君”,即通過自然選舉建立天權,直接反對皇權。所以墨家是四家中第壹個消亡的。
最後是研究儒家思想。到了漢武帝時代,董仲舒向武帝建議推行“拒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綱領。儒家的“天人合壹”、“仁政”、“仁德的人文思想”等核心政治理念,主張修身養性的理念,育人的最高目標是“修身、齊家、治國”,符合當時社會和統治者的實際需要。
政治思想的確立為文化、疆域、社會、民族的完全統壹創造了條件,漢民族就是在大壹統觀念的指導下誕生的。漢族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
從學習歷史到研究歷史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歷史帶來的效果最大;
壹;中國的歷史具有不可分割的連續性。任何壹個歷史事件、政策、人物,都不能孤立地、靜態地看待,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並非如此,但經過長時間的不斷進化、運動、競爭、轉化,已經成為壹種必然的結果。
第二;中國歷史發展的結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意識形態、政治、經濟、文化、人文,影響延續至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國情’。即使在西方價值觀不斷泛濫的今天,任何外來的東西,無論是先進的還是落後的,都首先要面臨是否符合‘中國國情’的考驗。
研究歷史,研究歷史,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