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經》只有五千余字,卻被翻譯成80多種語言,可見其影響力巨大。梁冬有壹期節目,采訪德國的壹位心理咨詢師,他很喜歡《道德經》,把《道德經》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並且取得很好的成效。外國人不遠萬裏來東方求道,而我們面對老祖宗的文化傳承,卻身在福中不惜福。《道德經》不是讀幾次就能讀懂的,不是用心智和邏輯思維能讀懂的,建議手抄,用潛意識去感知,則能感悟到其中的奧妙。
2、《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大道至簡,只有五百來字。有人說,這是後人寫的。非也!我個人的體驗是,《清靜經》意境很高,曲高和寡,能體會到的人很少。所謂“上德無德,下德執德”,“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越是上品的東西,越是越是看不出其上品。姜太公說“智與眾同,非國師也;技與眾同,非國工也。”大眾普遍認可的東西,肯定不會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
3、《金剛經》揭露宇宙真相的典籍,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壹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4、《心經》同《金剛經》,揭露宇宙真相的典籍,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諸法皆空,不生不滅,不凈不垢,不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