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城市堪輿解讀:曲靖市龍脈和堪輿

城市堪輿解讀:曲靖市龍脈和堪輿

坊間有流傳,曲靖在城市堪輿中是個堪輿寶地,依山傍水,是難得壹見的老城建築。有人說曲靖城堪輿龍脈位於委黨校院內,這種說法流傳已久,至今都尋不到依據,那麽接下來就為大家來介紹壹下曲靖城堪輿及龍脈在哪?壹起來看壹下吧!

曲靖文昌宮,也稱文昌學宮,是清代曲靖規模與影響最大的官辦“書院”,即講學和讀書的“學堂”。古代,文昌宮是廟學合壹的地方,既是祭拜文昌神的宮殿,同時也是教學、教化的場所。

曲靖貢院,即“考場”,民間稱“考棚”,國家選拔人才的場所。科舉時代,曲靖轄區各縣的讀書人通過本縣縣試後,到曲靖貢院參加府試和院試,中試者(即秀才)到省城參加鄉試,考中者(即舉人)再到京城參加會試和殿試。

《南寧縣誌》記載曲靖老城的特點是“四門錯落不對開,巧布八條丁字街,九對巷道十字路”。老城背靠寥廓山東麓,北鄰康橋河,依山傍水,易守難攻。

在壹平方公裏的古城裏,設施俱全、功能完善,有滿足政局的衙門,有滿足宗教的廟宇,有滿足教育教化、選拔人才和文化活動的孔廟、文昌宮、貢院以及書院,有點綴風光的亭臺樓榭。臨街建築前店後廠,樓上居住,每戶房子均呈長條狀,三房套兩院,院內均有水井,這種布局有人說是“壹顆印”,由眾多“壹顆印”排成壹行,就是壹條街,為了防火,設置了馬頭墻、貓拱墻,貓拱墻是曲靖建築特色之壹,采用腰廈結構,能緩解屋頂雨水對街道的沖擊。城內的丁字街,有防風、防火、防騎兵沖擊的作用。

有壹種傳說,曲靖老城的設計者是明代設計南京城的汪湛海,曲靖城的設計圖紙後來又用於建築澳門城。澳門古城已蕩然無存,曲靖古城還保留幾條殘破的街道。

汪湛海,明朝地理學家、勘輿家(即_水家),參與設計並修建明皇宮、明祖陵,還設計了幾個大城市。

古老的曲靖城,有大量文物古跡,僅明清時期,誌書上明確記載的寺:觀音寺、天王寺、報恩寺、圓通寺、正法寺、玉泉寺等20余座;

廟宇:關帝廟、文廟、城隍廟、旗廟、東獄廟、火神廟、財神廟、玄壇廟等20余座;

祠:武侯祠、名宦祠、鄉賢祠、忠義孝悌祠、節孝祠、昭忠祠等10余座;

宮:文昌宮、關聖宮、川主宮等10余座;

閣:都天閣、文昌閣、太陽閣、太陰閣、呂祖閣、張仙閣、白衣閣、魁閣、鬥閣等10余座。

還有無數的庵、殿。規模最大,建築宏偉的:壹處是位於東門街原曲靖彩印廠內的文廟。據《南寧縣誌》記載,當時的文廟“坐北面南,天馬峙其左右。堂居寬大,氣象萬千,直聖人居也。”落成後,幾乎每任地方官都修葺擴建,到了康熙年間,僅天子臺下面東西兩側的廡殿就達28間,裏面書籍、祭器、樂器、冠服應有盡有,庭院植有桂、柏以及各種名花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