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 shēn jiǔ
2 《中藥制劑匯編》:丹參酒 2.1 處方丹參300g 米酒適量
2.2 炮制1.將丹參切碎;
2.倒入適量的米酒浸泡15天;
3.而後濾出藥渣壓榨出汁,將藥汁與藥酒合並;
4.再加入適量米酒,過濾後裝入瓶中備用。
2.3 功能主治養血安神。主治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
2.4 丹參酒的用法用量每次10ml,每日3次,飯前將酒溫熱服用。
2.5 備註(1)丹參:味苦,性微寒,入肝腎二經,活血,通心包絡,去滯生新,調經順脈,安神寧心,治健忘怔仲,驚悸不寐。藥理實驗結果表明,丹參有擴張冠狀動脈作用。能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並使心率減慢,對防治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是大有益處的。又因丹參含維生素E,所以也應有抗衰防老作用。
2.6 摘錄《中藥制劑匯編》
3 《千金》卷四:丹參酒 3.1 處方丹參5斤,艾葉5斤,地黃5斤,忍冬5斤,地榆5斤。
3.2 功能主治崩中去血,及產後余疾。
3.3 丹參酒的用法用量上銼,先洗,臼熟春,以水漬3宿,出滓,煮取汁,以黍米1斛炊飯釀酒,酒熟,醡之。初服4合,後稍稍添之。
3.4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崩中去血,產後余疾,總宜調和血氣,丹參、艾葉、地黃、地榆皆活血之品,獨忍冬壹味,人但知其解毒祛膿,不知其能利風虛,有瀉中寓補之妙用,用以釀酒頗盡營行經脈之旨。
3.5 摘錄《千金》卷四
4 《聖濟總錄》卷七十九:丹參酒 4.1 處方丹參1兩半,鬼箭羽1兩半,秦艽(去苗土)1兩,知母(冬月不用)1兩,豬苓(去黑皮)3分,白術1兩半,海藻(洗去鹹,炙)3分,赤茯苓(去黑皮)1兩,桂(去粗皮)3分,獨活(去蘆頭)3分。
4.2 制法酒9升,浸5日,急需者,置熱灰上1日便可就。
4.3 功能主治散除風濕,利小水。主久患大腹病,其狀四肢細,腹大,有小勞苦,則足脛腫滿,食則氣急,此病服下利藥極不瘥。
4.4 丹參酒的用法用量每服1盞,飲酒少者,隨意減之,1日3次。
4.5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5 《聖惠》卷九十五 5.1 方名丹參酒
5.2 組成丹參5斤,清酒5鬥。
5.3 功效通九竅,補五臟,令人不病。
5.4 主治風軟腳弱。
5.5 丹參酒的用法用量量力飲之。
5.6 制備方法上凈洗,曬去水氣,寸切,以絹袋盛,納於酒中,浸3日。
6 《千金翼》卷十六 6.1 方名丹參酒
6.2 組成丹參1兩,前胡1兩,細辛1兩,卷柏1兩,天雄(去皮)1兩,秦艽1兩,茵芋1兩,幹姜1兩,牛膝1兩,芫花1兩,白術1兩,附子(去皮)1兩,代赭1兩,續斷1兩,防風1兩,桔梗1兩,(艸閭)茹1兩,礬石(燒汁盡)1兩,半夏(洗)1兩,白石脂1兩,石南1兩,狼毒1兩,桂心1兩,菟絲子1兩,芍藥1兩,龍膽1兩,石韋1兩,恒山1兩,黃連1兩,黃芩1兩,玄參1兩,礜石(燒)1兩,遠誌(去心)1兩,紫菀1兩,山茱萸1兩,幹地黃1兩,蘇1兩,甘草(炙)1兩,石膏2兩,杏仁20枚(去皮尖雙仁),麻黃(去節)5分,大黃5分,菖蒲1兩半,白芷1兩,蜈蚣2枚(赤頭者,炙)。
6.3 主治惡風,疼痹不仁,惡瘡不愈,無痂,須眉禿落。
6.4 丹參酒的用法用量以酒4鬥,漬5宿。1服半合,增至12合,1日2次。以愈為度。
6.5 制備方法上切。
古籍中的丹參酒 《太平聖惠方》:[卷第九十五枸杞酒方]丹參酒方丹參酒。通九竅。神五臟。令人不病方。丹參(五斤)清酒(五鬥)上凈洗。曝去水氣。寸切。以絹袋盛。納於...
《聖濟總錄》:[卷第八十壹腳氣門]香港腳疼痛不仁手腳指節腫滿悶,或四肢腫腰脛直。牛膝丹參酒方牛膝丹參薏苡仁(炒)生幹地黃(各半斤)五加皮白術(各五兩...
《普濟方》:[卷九十五諸風門]風腳軟(附論)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治風軟腳(出本草)以丹參酒浸服。可逐奔馬。治遊風。腳手軟痹。(出本草)以...
《普濟方》:[二百六十五服餌門]煎藥上搗碎。以生絹袋盛。納於酒中。浸二宿。少飲之。丹參酒通九竅。補五臟。令人不病。丹參(五斤)清酒(五...
《奇癥匯》:[卷之四]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