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追記黃帝、顓頊、帝嚳三帝之史事,有明確的在位年數。累加所記帝王的在位年數,可以得到黃帝等帝王的元年數據,同時得到所對應的幹支年名。這些數據是:黃帝元年公元前2394年(丁卯年);顓頊元年公元前2294年(丁未年);帝嚳元年公元前2216年(乙醜年);帝摯元年公元前2153年(戊辰年);帝堯元年公元前2145年(丙子年);帝舜元年公元前2042年(己未年);夏禹元年公元前1989年(壬子年)。
第2卷記帝堯、帝舜二帝之史事;自帝堯元年丙子即公元前2145 年開始了幹支紀年的信史時代,把中國有確切年代的歷史由前841 年上推了1305年。
第3、4卷記夏代即前1989—前1559年凡431年之史事,與《史記夏本紀》略有不同。
第5、6卷記商代即前1558—前1051年凡508年之史事,與《史記殷本紀》略有不同,和殷墟甲骨蔔辭所記世系基本相同。
第7、8、9卷記西周即前1050—前771年凡280年之史事。自漢以來,考證“武王滅殷”的確切年代的有43家之多,唯獨《竹書》壹家所記最為真實可信,其他推算皆誤。
第10、11、12卷記東周時期晉國、魏國即前770—前229年凡472 年之史事,終於今王即魏襄王20年、周隱王16年。對於這壹時期的史事,戰國史家皆認為《竹書》所記是真實的,因為《竹書》為他們解答了壹些古籍解決不了的難題。
《竹書紀年》敘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的歷史,按年編次,是魏國史官作的史書。古代史記的再現是令眾多晉代大學者興奮的原因。其中壹部叫《穆天子傳》,很有意思。《穆天子傳》主要記載周穆王率領七萃之士﹐駕上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等駿馬﹐由造父趕車﹐伯夭作向導﹐從成周出發﹐越過漳水﹐經由河宗﹑陽紆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至於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飲酬酢的神話故事。其中的成周﹐經學者研究﹐認為是指洛邑(今河南洛陽)﹔穆王的西行路線﹐當是從洛邑出發﹐北行越太行山﹐經由河套﹐然後折而向西﹐穿越今甘肅﹑青海﹑新疆﹐到達帕米爾地區(西王母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