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在《洪範》中已被明確為水、火、木、金、土,而且被認為是首要之事。在周幽王時,已將“五行”認定為構成萬物的五種基質。在《左傳》中也存在著“五行”,在這裏,他是被認為是“地之五行”與“五材”、地之生殖密切相關的。
“五行”是關乎自然的呈現與持續運作。所謂“行”,鄭玄註曰:“行者,順天行氣也。”而《尚書》提到的“五行”則具有壹定的象征的意義—— “行”。“行”所指稱的無非是壹種自然的“運行”,是依循著本身之為呈現所固有的壹種規則而持續地運動,是壹種自然的作為。因此當鯀矱洪水時,帝要震怒,因為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作為,天命之降於禹,是因為禹因勢利導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壞水性,壞了自然之性,定會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導致人怨,是以夏啟伐有扈氏,認為所行之討伐是“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於左,汝不恭命。右不攻於右,汝不恭命……”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五行”意味著基礎物質;意味著萬物之宗。以上古人所雲,實際在表達壹種思想:不順“五行”而行,則將如有扈氏與鯀般,為天命所棄絕!雖有點唯心之嫌,但也並非不無道理。遇事依循自然,因事而治,壹定會比盲目胡為要來的順暢。
奇門遁甲是易學中衍生出來的壹個影響較大的占測門類。它大約產生於漢魏以後。
奇門遁甲以後天八卦,洛書,二十四節氣時,空。數相配以構成基本格局和構架。這個格局和構架是多維的。占測時把具體時日置於這個格局之中,判斷以某壹點為中心,宇宙中具體時間具體方位萬物的流變規律並構成的吉兇環境,從而給人們提供抉擇行為的動向和時間的依據。
這個占測門類為什麽叫“奇門遁甲”?“奇門遁甲”的含義是什麽呢?就是由“奇”,“門”,“遁甲”三個概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門”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遁”是隱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甲”是在十幹中最為尊貴,它藏而不現,隱遁於六儀之下。“六儀”就是戍,已,庚,辛,壬,癸。隱遁原則是甲子同六戊,甲戍同六已,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還配合蓬,任,沖,輔,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門遁的占測主要分為天,門,地三盤,象征三才。天盤的九宮有九星,中盤的八宮(中宮寄二宮)布八門,地盤的八宮代表八個方位,靜止不動,同時天盤地盤上,每宮都分配著特定的奇(乙,丙,丁)儀(戊,已,庚,辛,壬,癸六儀)。這樣,根據具體時日,以六儀,三奇,八門,九星排局,以占測事物關系,性狀,動向,叠擇吉時吉方,就構成了中國神秘文化中壹個特有的門類----奇門遁甲。
第壹講 定局概說
我國古代把每天二十四個小時分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酉、辛、亥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時家奇門是壹個時辰壹個格局,按奇門歷法,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為壹個循環,總***是360日。每天十二個時辰,壹個時辰壹個格局,全年的局數是12*360=4320,為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這4320局中,實際上每壹局是重復了四次的。拿陽遁壹局來說,冬至上元、驚蟄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壹樣,皆屬於陽遁壹局。這四個元***二十天,但落實到時家奇門排局,其格局類型以每個時辰壹個格局計算,並不是12*20=240,而是12*20/4=60(因每壹局重復了四次)。即六十個格局,正好占據了從甲子到癸亥這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的六十種結合。陽遁壹局是如此,其它各局也無不如此,即都重復了四次。所以全年360 日,4320個時辰,因為就格局講都重得了四次,全年時辰的格局類型則為4320/4=1080(局)。這就是傳說的黃帝命風後創立的壹千零八十局。又據說傳到姜太公呂望時,將這壹千零八十局簡化為七十二局。這七十二局不難理解,因按二十四節氣論算,每個節氣為十五天,壹節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為五天。壹節三元,全年二十四節氣的元數則是3*24=72。
全年1080個局,但並不是每壹局都要用壹個盤去演示,如果用活盤演示,每個活盤可演示從甲子到癸亥60個時辰的格局,1080/60=18,用十八個活盤就可以演示整個年所有時辰的格局。壹***十八局,就是陽遁九局、陰遁九局。
雖說是時家奇門,卻不能不顧日,不同日幹的日,會產生不同時幹的時,如甲、己日和乙、庚日的子時並不相同。甲、己日子時為甲子;乙、庚日的子時為丙子。所以每個時辰定為幾局,是受節氣和日幹的制約的,即看這個時辰所在的這壹天屬於哪壹個節氣,是這個節氣的哪壹元,上元、中元還是下元。
從大的方面說,從冬至開始到芒種結束為陽遁;從夏至開始到大雪繩帶為陰遁,局的序數與節氣的關系是:
陽遁:
冬至、驚蟄壹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壹七,立春八五二,
谷雨、小滿五二八,芒種六三九。
陰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壹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處暑壹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壹。
即冬至、驚蟄的上元為陽遁壹局,中元為陽遁七局,下元為陽遁四局;其它以此類推。
這是把後天八卦、洛書、二十四節氣相配,來確定每個節氣中不同日的局數。二十四節氣中的二至、二分、四立分別居於八宮正中,也就洛書中的八個數。冬至居坎卦數壹,立春居艮卦數八,春分居震卦數三,立夏居離卦數九,立秋居坤卦數二,秋分居兌卦數七,立冬居乾卦數六。這八個節氣上元的局數,就是它所居的洛書數,即冬至上元為陽遁壹局,立春上元為陽遁四局,夏至上元為陰遁九局,其它以此類推。
至於這八個節氣中每個節氣後面所接的兩個節氣的上元局數,都可據八個節氣的上元局數按陽順陰逆的規律依次推出。如冬至上元為陽遁壹局,接著冬至後面的兩個節氣是小寒、大寒,那麽依次排列,小寒上元為陽遁二局、大寒上元為陽遁三局。其余以此類推。
在奇門排局時,五天為壹局。為什麽五天為壹局呢?因為每天十二個時辰,都是從子時到亥時,這是說的時辰的地支;至於這五天之內這壹天和那壹天同壹地支的時辰,天幹卻是不相同的。如昨天夜半為甲子,今天夜半為丙子,後天夜半成了戌子。這樣每天十二個時辰,五天就是六十個時辰,正好把從甲子到癸亥60個花甲子用完。到第六天,夜半的時辰又從甲子開始,這就是五天為壹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