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 gōng sǎn
2 概述異功散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二十六首。
3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方之異功散 3.1 異功散的別名五味異功散[1](《保嬰撮要》卷十五)?。
3.2 處方人參、茯苓(去皮)、白術、陳皮、甘草各等分[1]。
人參(切,去頂)茯苓(去皮)白術 陳皮(銼)甘草各等分
3.3 制法
上藥為細末[1]。
3.4 功能主治《小兒藥證直訣》卷下方之異功散功能溫中和氣[1]。主治吐瀉,不思飲食,小兒虛冷病[1]。
功在健脾理氣。治脾胃虛弱,中焦氣滯,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胸脘痞悶不舒,或嘔吐泄瀉。現用於小兒消化不良屬脾虛氣滯者。
3.5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二錢,加生姜五片,大棗二枚,水煎,食前服[1]。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2個,同煎至100毫升,空腹時溫服。
3.6 摘錄《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4 《醫學正傳》卷八方之異功散 4.1 組成木香、當歸(酒洗去蘆)、桂心、白術(麩炒)、茯苓、陳皮、厚樸(姜制)、人參、肉豆蔻(面裹煨)、丁香、半夏(湯泡七次)、附子(泡)各三分[1]。
4.2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三片,大棗壹枚,水煎服[1]。
4.3 功能主治《醫學正傳》卷八方之異功散主治厥陰病,舌卷卵縮,時發厥逆[1]。
5 《外科正宗》卷壹方之異功散異功散為方劑名,出自《外科正宗》卷壹,即《外科正宗》卷壹方記載的神應異功散的別名[2][1]。
5.1 異功散的別名異功散[2]。
5.2 組成木香、官桂、當歸、人參、茯苓、陳皮、白術各壹錢,半夏、丁香、肉豆蔻、附子、厚樸各五分[2]。
5.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五分,大棗三枚,水煎,不拘時服[2]。
5.4 功能主治《外科正宗》卷壹方之異功散功能溫補脾腎[2]。治潰瘍陰盛陽虛,發熱作渴,飲沸湯而不知熱,手足冷,大便溏,脈虛無力[2]。
6 《重樓玉鑰》卷上方之異功散異功散為方劑名,出自《重樓玉鑰》卷上,即《重樓玉鑰》卷上方記載的人中白散的別名[3][1]。
6.1 異功散的別名異功散[3]。
6.2 組成白霜梅、枯礬各二錢,煆人中白五錢,冰片二分[3]。
6.3 制法上藥為細末[3]
6.4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先用韭根、松蘿茶煎濃汁,乘熱以雞翎蘸洗患處,去凈腐血見鮮血,再敷此藥,若爛至咽喉者,以竹管吹之[3]。
6.5 功能主治《重樓玉鑰》卷上方之異功散主治痘疹而致的牙疳,黑臭腐爛出血者[3]。
7 《聖濟總錄》卷十八方之異功散 7.1 組成天麻(酒漬,焙)1兩,赤箭1兩,松黃1兩,鬼臼1兩,安息香(研)1兩,羌活(去蘆頭)1兩,款冬花1兩,楓香脂(研)1兩,天蓼花1兩,側枯葉1兩,蒼耳1兩,苦參1兩半,何首烏(炮,去黑皮)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防風(去叉)半兩,蔓荊實(去浮皮)半兩,槁本(去苗土)半兩,牛膝(切,焙)半兩,地骨皮(去土)半兩,甘草(炙,銼)半兩,乳香(研)半兩,天門冬(去心,焙)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丹砂(研)半兩,萆薢半兩,木香半兩,虎骨(酒炙)半兩,當歸(切,焙)半兩,天南星(炮)半兩,幹蠍(炒)半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雄黃(研)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芎?半兩,白僵蠶(直者,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雞舌香(研)半兩。
7.2 功能主治《聖濟總錄》卷十八方之異功散主治大風疾塗藥後。
7.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匕,臘茶或米飲調下,每日3次。
7.4 制備方法上為散,入雲母粉6兩研,和勻。
8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方之異功散 8.1 組成陳粳米1升(生姜半斤,搗自然汁浸,焙幹),厚樸(去粗皮,塗生姜汁,蜜炙)2兩,訶黎勒(煨)3枚(小者),檳榔(銼)1枚,甘草半兩(半生半炙,銼)。
8.2 功能主治《聖濟總錄》卷六十五方之異功散主治久咳嗽。
8.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食後米飲調下,每日3次。
8.4 制備方法上為散。
9 《聖濟總錄》卷六十八方之異功散 9.1 組成人參1兩。
9.2 功能主治《聖濟總錄》卷六十八方之異功散主治吐血。
9.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五更雞鳴時,打雞子清調和稀糊,匙抄服;若服1兩人參盡甚好,不盡,半兩亦可。服訖卻臥。
9.4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
10 《聖濟總錄》卷壹四壹方之異功散 10.1 異功散的別名犀灰散
10.2 組成黃牛角(角思)1枚(碎),蛇蛻皮1條(白者),豬牙皂莢5梃(銼),鯪鯉甲半兩。
10.3 功能主治《聖濟總錄》卷壹四壹方之異功散主治五種痔疾,腸風瀉血,外痔內痔;及脫肛,下部四邊有努肉如乳。
10.4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先用胡桃肉1枚,分作4分,取1分,臨臥時細研如糊,溫酒調下,便睡,先引出蟲;至五更時,用溫酒服藥散2錢匕,至辰時更1服。雖患年久,不過3服愈。
10.5 制備方法上入瓷瓶內,黃泥封固,候幹,先以小火燒令煙出,後用大火煆令通赤為度,取出攤冷,為散。
10.6 附註犀灰散(《傳信適用方》卷三)。
11 《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劉氏家傳》方之異功散 11.1 組成藿香、白術(炒)、人參、白茯苓、陳皮、木香、肉豆蔻(面裹,煨)、甘草各等分。
11.2 功能主治《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劉氏家傳》方之異功散主治胃氣不和,臟腑泄瀉,不思乳食;或(口冗)奶嘔逆。
11.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錢,以紫蘇飯飲調下。
11.4 制備方法上為末。
12 《幼幼新書》卷三十四引《張氏家傳》方之異功散 12.1 組成盆消1兩,甘草(炙)6錢,訶子肉半兩,白僵蠶半兩,貫眾半兩,馬勃半兩,蛇蛻(點油醋,慢火炒黃)半兩,硼砂1兩,玄精石1兩。
12.2 功能主治《幼幼新書》卷三十四引《張氏家傳》方之異功散主治纏喉風,痄腮,喉閉,及咽喉壹切患。
12.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字,以蘆管吹喉內;纏喉風,每服半錢,以磨刀水調下;尋常置舌根下。
12.4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13 《種痘新書》卷三方之異功散 13.1 組成白術1兩,茯苓8錢,黃耆1兩,當歸(土炒)8錢,陳皮4錢,半夏4錢,木香4錢,丁香3錢,豆蔻6錢(去油),訶子(煨,去核)5錢,肉桂(去皮)5錢,人參1兩。
13.2 功能主治《種痘新書》卷三方之異功散主治痘瘡虛寒泄瀉,灰白不起,咬牙寒顫。
13.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口服。
13.4 制備方法上為末服。
14 《種痘新書》卷四方之異功散 14.1 組成人參、白術、當歸、陳皮、半夏、厚樸、茯苓、丁香、木香、豆蔻、附子。
14.2 功能主治《種痘新書》卷四方之異功散主治小兒臟寒,痘疹不能發毒而腹脹,痘淡白,脈微緩。
14.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5 《楊氏家藏方》卷二十方之異功散 15.1 組成浮小麥不以多少(揀凈,炒令焦,薄紙襯於地上放冷)。
15.2 功能主治《楊氏家藏方》卷二十方之異功散主治盜汗不止。
15.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錢,用煮軟豬嘴薄切數片,臨睡捏藥吃;不食葷者,用白湯點服。
15.4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16 《保嬰撮要》卷七引湯氏方之異功散 16.1 組成澤瀉3錢,豬苓(去皮)3錢,陳皮2錢半,白術5錢,茯苓5錢,人參5錢,辰砂1錢。
16.2 功效主治《保嬰撮要》卷七引湯氏方之異功散功在止渴,消暑,生津,補脾胃。主治小兒脾胃虛寒,瀉痢兼嘔,或腹中作痛。
16.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燈心、竹葉湯化下。
16.4 制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17 《續本事》卷三方之異功散 17.1 組成牡丹3錢,芍藥3錢,白芷3錢,幹姜3錢,當歸半兩,陳皮(去白)半兩,官桂半兩,玄胡索半兩,烏藥半兩,川芎半兩,苦梗半兩。
17.2 功能主治《續本事》卷三方之異功散主治婦人血冷氣痛,心胸煩悶,不思飲食,四肢無力,頭目昏疼,寒熱往來,狀似勞倦。
17.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錢,加生姜3片,酒、水各半盞,煎至7分,溫服;初生產時,每日3次,7日後漸減次數,至10日。
17.4 制備方法上為末。
17.5 附註服後些少腹痛,不妨事。
18 《片玉痘疹》卷三方之異功散 18.1 組成人參、白術、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山藥、蓮肉、木香、青皮、訶子(面包,火煨,取肉)、澤瀉、升麻、車前子(炒)。
18.2 功能主治《片玉痘疹》卷三方之異功散主治小兒元氣下陷,痘疹光壯而色灰白,裏虛作瀉無後重者。
18.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大棗、蓮肉、糯米為引,水煎,空心服。
18.4 運用泄而作渴,加麥冬、幹葛、花粉、烏梅;寒甚而泄不止,加幹姜(炒)、丁香。
19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異功散 19.1 異功散的別名正氣散
19.2 組成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炙)、白扁豆、薯蕷各等分。
19.3 功效主治《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異功散功在溫中和氣。主治小兒吐瀉思食,及小兒虛冷病。
19.4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錢,用水6分,加生姜2片,紅棗1枚,煎至4分服,不拘時候。
19.5 運用虛冷泄瀉,加附子;風證,加天麻;痢,加罌粟殼。
19.6 制備方法上為末。
20 《揣摩有得集》方之異功散 20.1 組成潞參1錢,白術1錢(炒),雲苓1錢,陳皮5分,制草5分,蔻米5分(研)。
20.2 功能主治《揣摩有得集》方之異功散主治小兒脾胃虛寒,吐瀉不食。
20.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
21 《保命歌括》卷十壹方之異功散 21.1 組成人參、白術、白茯苓、陳皮、蒼術、香附、撫芎、神曲各等分,炙草減半。
21.2 功效主治《保命歌括》卷十壹方之異功散功在補脾胃。主治諸郁。
21.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錢。
21.4 制備方法上為末。
22 《癥因脈治》卷四方之異功散 22.1 組成白術、人參、陳皮、白茯苓、炙甘草、木香、訶子、肉果。
22.2 功能主治《癥因脈治》卷四方之異功散主治脾元不足,有痢無積,久不愈者。
23 《廣嗣紀要》卷十壹方之異功散 23.1 組成人參、白術、白茯、炙甘草、陳皮、當歸、黃芩、柴胡各等分。
23.2 功效主治《廣嗣紀要》卷十壹方之異功散功在補脾和胎。主治妊娠瘧久。
23.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錢,米飲調下,每日3次。
23.4 制備方法上為末。
24 《醫方類聚》卷壹八四引《吳氏集驗方》之異功散 24.1 組成黃柏皮3錢(以蜜塗,火炙5次),白礬1錢(飛過),鷹爪黃連1錢半,腦子半錢,麝香1字,荊芥穗半錢,甘草半錢(蜜炙3次)。
24.2 功能主治《醫方類聚》卷壹八四引《吳氏集驗方》之異功散主治痔漏下疳,連(月刄)瘡,面上伽摩羅瘡,腦疽,惡毒膿血不止,腥臭,生蟲瘡。
24.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先以荊芥、黃連、黃柏皮、白礬、百藥煎、川椒木、蔥各少許,以水10碗,煎至7碗,用盆盛之,蓋盆面小竅,就瘡口熏之,水溫洗瘡凈,以凈軟絹片拭幹,以前藥幹撒於瘡口。
24.4 制備方法上為末。
25 《中國醫學大辭典》引《疫痧草》方之異功散 25.1 異功散的別名拔疔散、咽喉異功散
25.2 組成斑貓(去翅足,糯米炒黃,去米)4錢,血竭6分,沒藥6分,乳香6分,金蠍6分,玄參6分,麝香3分。
25.3 功效主治《中國醫學大辭典》引《疫痧草》方之異功散功在吊泡拔毒。主治爛喉風,喉閉,雙單喉蛾。
25.4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用尋常膏藥1張,取此散如黃豆大,貼項間;患左貼左,患有貼右,患中貼中。34時起泡,用銀針挑破即愈。凡陰證起泡更速。
25.5 制備方法***為細末,瓷瓶收藏,封口,切勿走氣。
25.6 附註拔疔散、咽喉異功散(《瘍科綱要》卷下)。本方方名,《中藥成方配本》引作“貼喉異功散”;《瘍科綱要》有冰片。
26 《證治準繩·幼科》卷壹方之異功散 26.1 組成龍骨(煆)2錢,薄荷葉2錢,蛇床子2錢,輕粉半錢。
26.2 功能主治《證治準繩·幼科》卷壹方之異功散主治臍中瘡。
26.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少許幹摻臍。
26.4 制備方法上為極細末。
27 《點點經》卷壹方之異功散 27.1 組成腹皮2錢,當歸2錢,木通6分,乳香3分,沒藥3分,沈香3分,木香3分,丁香3分,甘草3分。
27.2 功能主治《點點經》卷壹方之異功散主治酒病初發,形如感冒,被醫誤治,三焦大痛。
27.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四香研末,蔥為引,沖服。
28 《萬病回春》卷七方之異功散 28.1 組成當歸1錢,川芎1錢,人參(減半)1錢,黃耆1錢,白術(去蘆)1錢,白茯苓(去皮)1錢,訶子(煨,取肉)1錢,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臍)1錢,半夏(姜汁炒)1錢,厚樸(姜汁炒)8分,肉桂8分,小丁香7枚。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預產期計算器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壓評價 體溫水平評價 糖尿病飲食建議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基礎代謝率計算 補鈉計算器 補鐵計算器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醫學百科,馬上計算!
28.2 功能主治《萬病回春》卷七方之異功散主治痘瘡寒戰咬牙,癢塌泄瀉;胃虛裏熱幹嘔。
28.3 異功散的用法用量水1鐘,煎至8分,溫服。
28.4 運用泄瀉甚,加肉豆蔻。
28.5 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