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海戰戰役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海戰戰役

崖山海戰、馬江海戰、澎湖海戰、露梁海戰、白江口之戰等。

1、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等,是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裏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就像壹半開掩的門,故又名崖門。

崖山海戰直接關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間的決戰。戰爭的最後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此次戰役之後,趙宋皇朝的隕落,同時也意味著南宋殘余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壹整個中國。 中國第壹次整體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征服。

南宋的滅亡標誌著中國古典時代的終結,部分人認為這場海戰標誌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有“崖山之後無中華”這壹說法。

崖山海戰使得壹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之後明清的文明形態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滅亡讓中國從農業帝國向商業社會轉型的壹次嘗試化為泡影。

正是因為宋朝嘗試放棄集權農業帝國的形態,所以才會在軍事上持續弱勢。在冷兵器時代的東亞季風區,集權農業帝國或許是文明延續的最優選擇。

2、馬江海戰

馬江海戰是清代中法戰爭中的壹場戰役。在第壹階段的越南戰場雙方雖在軍事上互有勝負,但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腐朽,最後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不過遭到了朝中“清流派”的反對,法國的條約沒有得到實現,隨即出兵臺海脅迫清政府。

朝廷命令“彼若不動,我亦不發”,當法艦首先發起進攻時,清軍主要將領棄艦而逃,福建水師各艦群龍無首,倉惶應戰,最終慘敗,導致中國東南沿海與臺灣海峽海權拱手讓給法軍。

3、澎湖海戰

澎湖海戰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率師於澎湖海域殲滅明鄭軍主力,收復澎湖、臺灣,統壹中國領土的作戰。

澎湖海戰是清朝為了消滅鄭氏王朝所發動的戰爭,雖然鄭軍壹度擊退清軍,最後仍然由清軍獲勝。澎湖被占領後,鄭氏王朝已無力抵抗清軍,只得投降,結束在臺灣歷經22年的統治,臺灣也因此成為清朝的領土。

4、露梁海戰

露梁海戰(朝鮮:,譯文:露梁大捷),是發生於公元16世紀末的壹場海戰,該戰役因發生地露梁而得名。

露梁海戰是朝鮮壬辰衛國戰爭最後的壹場海戰,交戰雙方為中國明朝與朝鮮聯軍和日本軍隊的島津立花壹部,指揮官分別為:陳璘(中國)、鄧子龍(中國)、李舜臣(朝鮮)、小西行長(日本)、島津義弘(日本)等。戰爭結果以中朝聯軍獲勝而結束 。

這場海戰,中國明朝派出軍隊抗日援朝,取得海戰勝利。這場勝利在中國至亞洲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極大地影響了當時東北亞的地緣政治形勢。

5、白江口之戰

白江口之戰,亦稱白村江之戰,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發生的壹次水戰。

663年,倭軍(4萬2千,有戰船1000余艘),唐軍(1萬3000,戰船170艘)在百濟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唐將劉仁軌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住,其艦只相互碰撞無法回旋,士兵大亂。最終,日軍戰船全部被焚毀,上百至上千日軍被殺或溺死。

在此次戰役中,唐朝水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水軍打得大敗,堪稱壹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

此次戰役是中日兩國作為國家實體進行的第壹次交戰,也是東北亞地區已知較早的壹次具有國際性的戰役,其以唐朝、新羅聯軍的勝利的最終結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後壹千余年間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格局。

百度百科——馬江海戰

百度百科——崖山海戰

百度百科——澎湖海戰

百度百科——露梁海戰

百度百科——白江口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