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中,和“鼎”有關的成語、俗語我們壹口氣能說出壹串:壹言九鼎、鼎鼎大名、人聲鼎沸、鼎力相助、三足鼎立、楚王問鼎、問鼎中原、春秋鼎盛等。歷史書中,也出現了鼎的身影,像“世紀寶鼎”“司母戊鼎”。就連壹些歷史題材影視劇中,也少不了鼎。比如,《楚漢傳奇》第八集中,壹個村姑抱著有四只腳、形狀類似鼎的容器去河邊洗衣服。
如此具有文化氣息的鼎,難道是洗衣盆?當然不是!
鼎的含義和分類鼎是最重要青銅器物種之壹,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春秋左傳》有記載:夏朝初年,劃天下為九州,設州牧。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鼎。派人先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精選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壹鼎象征壹州。九鼎象征全國九州的統壹和王權的高度集中。
鼎的作用1.做飯的炊具。鼎,最初是很普通的,只是個烹飪的東東,和現在的鍋差不多。許慎在《說文解字》裏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鼎的三條腿便是竈口和支架,腹下燒火,用來燉煮和盛放魚肉。“鼎鐺玉石”“鐘鳴鼎食”等成語就說明了古代貴族生活的奢侈。那時的王公大臣喜歡吃肉,經常用鼎煮,不同種類的肉放在大小不壹的鼎裏,煮熟後直接吃,古籍中的“列鼎而食”,那場面也真夠壯觀的。
2.專門用於祭祀或典禮,是身份的象征。
青銅鼎出現後,它又多了壹項功能,成為祭祀神靈的壹種重要禮器,普通人很難享用到。因為鑄造的成本高,也是貴族地位和階級的象征。妳是什麽身份就看妳家有幾口鼎,“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壹鼎”,這是周朝定的禮儀制度。
3.被視為傳國重器。
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壹般的炊具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歷史上有“問鼎”的典故,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借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後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問鼎中原”“問鼎三甲”直接說明了鼎對於國家的重要。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區區壹鼎就有這麽多的學問。吾生有涯而知無涯,幹壹碗知識湯,我們做朋友圈裏最牢靠的夥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