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們老師要我們寫“嶺南文化談”的作文,請問各位大哥哥大姐姐可不可以幫幫我?

我們老師要我們寫“嶺南文化談”的作文,請問各位大哥哥大姐姐可不可以幫幫我?

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和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聯合舉辦的“弘揚嶺南文化”專家座談會,可謂群雄匯聚。專家們論說嶺南文化,縱橫捭闔,如何弘揚嶺南文化,新招頻出———鄉土教育能否入學校課堂?粵菜的“吃相”誰來研究?粵劇人才高校能否培養?……思維火花迸射,令人大開眼界……

梁國標,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社長:不斷地出新作品、新人、新的藝術,形成新的高度……

“斷代”用“高度”解決

剛才新荔枝灣專家提出的問題為什麽讓我們眼前壹亮?這就有個感覺。過去說“食在廣州”這種說法大體是不錯的,最近幾年大量的外埠菜,比如川菜、湖南菜、淮揚菜紛紛搶灘廣州,對粵菜壹統天下的霸主地位是個強烈沖擊。外來菜系漸次擠進主流地位,反而粵菜有點淡化。

為什麽會有淡化?為什麽會有不繼性?這是因為歷史上粵菜已經達到了壹個高度,而現在在外來菜系的強烈沖擊的背景下,粵菜又沒有新的提升,沒有形成超越,再加上去年非典因素,對粵菜也是壹個影響,因此才會有淡化的跡象。其實,嶺南文化在很多領域,也類似粵菜這種情況。

要防止出現斷代危機,防止淡化,就必須在各個領域加大建設,無論是作家、作品、產業或是技藝等等,都必須形成新的高度,以期不斷湧現新人新作。

其實廣東目前在很多方面已經達到壹個新高度,我們應該以新的角度去總結,比如中外文化、南北文化等廣東都已在全國達到了新的境界,我覺得可以從這些方面去解決淡化和斷代的問題。

李子彪,廣東省社科院黨組書記、研究員:粵語是壹種文化,不研究粵語怎麽有嶺南文化呢……

粵菜北伐要講文化

嶺南有很多民俗文化、語言文化、飲食文化都很好。比如粵語文化,上世紀30年代,在上海灘從事電影創作最有名的是廣東人。八九十年代,香港的電視劇打遍全世界,他們也是粵語地區,它的電視劇和電影能風行全世界,為什麽?壹個是體制問題,壹個是語言問題。粵語是壹種文化;文化的符號是語言,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不研究粵語怎麽有嶺南文化呢?第二是粵菜,前段是貶多過褒,把壹些問題擴大了。粵菜北伐,就要講文化,不講就被人瞧不起。香港優秀演員輩出,就是他們用他們的方言很完美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表現了藝術。粵菜、粵語,不僅在中國有特殊位置,在世界華人文化圈中也有自己的位置。所以,要有針對性地加強研究。

王經倫,廣東省社科院副院長:目前對待嶺南文化存在“三多三少”……

嶺南文化研究要統籌

目前對待嶺南文化存在“三多三少”。壹是研究具體內容的多,而從宏觀看未來發展趨勢的少;從個人角度談歷史人物的多,而從嶺南文化的角度談歷史人物在當時的歷史作用的少;從壹般角度談建設文化大省的多,而從嶺南文化的角度談文化大省的少。

今後怎麽辦?要有專門人才從宏觀上來研究嶺南文化。湖南有楚文化研究所、四川有巴蜀文化研究所,我們也應成立相應機構,來協調和統籌嶺南文化的研究和發展。

鐘曉毅,廣東省社科院哲學文化所所長:廣東移民多了,彼此間語言交流的區域性就淡了……

掌話語權做“大平臺”

“新客家”的大量湧入,他們帶來的東西必然會沖擊和淡化原區域文化的東西,廣東的移民多了,彼此間語言交流的區域性就淡了。所以壹定要提升自信心。

張德江書記在今年的宣傳部長工作會議上提到的廣東冼太夫人,以前人們就知道甚少。包公的形象是在開封府裏顯示出來的,他在廣東的歷史,壹般人都不知道。所以我們要推介、展示、宣傳,要掌握話語權。這就涉及到人才問題。用什麽樣的機構把人才凝聚起來,做成壹個大的平臺。

姚學正,新荔枝灣酒樓、粵菜專家:文化從某種意義上是壹種習俗和禮儀……

粵菜吃相要研究

文化從某種意義上是壹種習俗和禮儀,“食在廣州”不僅僅是壹種食品的特色,它是壹種習俗,是壹真真正正的地方吃相,如壹天四市的經營:早茶、午茶、下午茶、宵夜,又如生猛海鮮開刀的賣法,還有“埋單”、“打包”、“菜單”等,對這些俗文化,我們壹直沒有很好地挖掘。還有餐飲業態在現代的演變,如正餐類、自動類、休閑類、主題類、娛樂類等,也缺乏研究。

在四川,政府出面專門組織專家對川菜進行研究,然後進行包裝,推向外地。

陳永鏘,廣州市文聯、畫家:包容、務實、平民化是嶺南文化的優點……

做嶺南派平民畫家

嶺南畫派秉承了嶺南文化的優點:包容、務實、平民化。談及務實和平民化,有人說:如果沒有偉大的抱負就沒有偉大的成就。大師都是瘋瘋癲癲的,但我並沒有做大師的夢想,只想老老實實做人,按自己的理解,老老實實把畫畫好。相比大師,我更喜歡做平民。廣州很多畫家都是這樣。

具體的嶺南文化看似海納百川,吸收了很多外面的東西;廣東人也看似很聰明,敢為天下先。但如果把壹個問題往很深的方向發展,廣東人往往有所不足。

黃彥生(雷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古今、南北、中外、雅俗,嶺南文化本質上是多元文化……

探源求新實踐嶺南文化

文化定義至少應當包含教育、教化、風俗文化以及精英文化兩個層次。對廣東的嶺南文化既要實踐,也要研究,二者相輔相成。嶺南文化本質上是多元文化。借用中醫理論的“四診八綱”理論,用四對辨正關系來梳理嶺南文化的特色。壹是“古今”,即嶺南文化的演革與傳承。二是“南北”嶺南文化雖在嶺南之南,但其母本乃越文化;而父本則是中原人口南遷帶來的北方文化。二者交融而成今天的廣東嶺南文化。三是“中外”,廣東文化最具特色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歷史悠久,使之具有融合中外,海納百川的寬容風格。四是“雅俗”,沒有俗文化的深厚土壤,也就沒有具有深刻內涵的精英文化。正所謂“文而化之”、“風而化之”,民風民俗民間文化的研究,其重要性必須加強。否則,“化”了葉子不“化”根。

王曉葵,中山大學民俗研究中心博士:在這個地方長大的孩子,應該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讓“鄉土教育”入學堂

日本將鄉土教育納入整個教育體系之中,小學課中有“地域社會”,在這個地方長大的孩子應該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其實各個區域文化***同組成了中華文化,我們在中小學課堂上能否納入鄉土教育的嶺南文化?

發掘宣傳展示嶺南人文薈萃

圖片說明:座談會現場。

圖片說明:羊城晚報社長梁國標(左)、總編輯潘偉文(右)參加座談會。

專家說危機

粵劇正面臨著嚴重的群眾缺失危機,因而在提高粵劇質量的同時也要普及粵劇。首先要把範圍從農村市場擴大到城市市場,送戲到校園,爭取大中學生、年輕觀眾。

所有文化中最集中、最突出的應是文學,但廣東的文學現狀並不樂觀,甚而面臨後繼無人的危機。應積極充實嶺南文化,打破目前廣東文化屈居第三的局面。

近年主張傳統音樂要走向現代化,與國際接軌之聲不絕於耳,導致廣東三大樂種當前出現危機,是對嶺南音樂原生狀態的嚴重破壞。

廣東粵劇院編劇潘邦榛:粵劇送到校園爭取年輕觀眾

粵劇是可塑性、兼容性很強的壹個戲曲品種,因而要加強對它的藝術改革實踐的探討研究,開創粵劇新局面。在吸收粵劇傳統精華、保持粵劇自身特色的基礎上,鼓勵大膽創新。同時,加強劇團間的切磋交流。

粵劇正面臨著嚴重的群眾缺失危機,因而在提高粵劇質量的同時也要普及粵劇。首先要把範圍從農村市場擴大到城市市場,送戲到校園,爭取大中學生、年輕觀眾。其次,要重視和充分發揮業余力量,挖掘廣大民間粵劇曲藝社團中的人才。最後,要聯合社會各方面力量,調動各種手段,特別是傳媒和網絡,進行更具體、更有聲勢的宣傳推廣。

廣東省文化廳藝術研究所“紅線女藝術中心”顧問謝彬籌:展示嶺南文化方式不拘壹格

嶺南文化不是聖殿中的神器、少數人把玩的珍寶。舉凡嶺南文化中包含的優秀成果,文學藝術中的粵劇、粵樂、嶺南畫派、嶺南工藝等等都應該通過有規模、上檔次、影響深、輻射廣的方式予以宣傳展示。具體的展示方式可不拘壹格,政府部門舉辦有鮮明的導向性;社會團體舉辦可體現廣泛性;熱心個人承辦說明嶺南文化深入人心。

嶺南文化是嶺南地區人民群眾的精神創造,不同歷史階段的記載,對嶺南文化,首先要分門別類、進行系統性的整理集結;其次要充分運用各種出版手段;還要調動各種傳媒途徑進行推廣。建立有學養、有作為、有權威的統籌機構,協調安排嶺南文化的研究工作,對實踐成果進行鑒別推廣。

原香港《文匯報》總編、文史專家曾敏之:整理革命歷史打出人文品牌

人稱江南乃人文薈萃之邦,江南能享有此譽,有它深厚的文化內藏和表現。廣東要建設文化大省的壯舉固然令人興奮,但並不是壹項簡單的任務。首先要“引進來”,嶺南也要打出人文薈萃的品牌。

廣東的革命文化歷史就是很重要的品牌。近百年來,沒有哪個地區像廣東壹樣,對中國的命運付出如此大的關懷和犧牲。廣東還有壹大批大家、烈士、歷史名人的文化。這些都有待我們整理、發掘。但我們缺少這種意識。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文史專家李育中:提倡“眼睛向下”發掘民間文化

我很贊同目前提倡的“眼睛向下”、註重大眾化、通俗化文化的做法。民間文化具有廣大的受眾影響力,應加強發掘。

嶺南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首先是文化與武化。南拳前有黃飛鴻後有李小龍,就是上海起家的霍元甲,也是由廣東人發揚光大的。還有傳統的說書、舞獅,要繼承和發揚。

廣東還有規模不小的美術、雕塑、書法隊伍都面臨隊伍擴充的問題。所有文化中最集中、最突出的應是文學,但廣東的文學現狀並不樂觀,甚而面臨後繼無人的危機。應積極充實嶺南文化,打破目前廣東文化屈居第三的局面。

廣東人民出版社編審、《嶺南文庫》編輯部主任辛朝毅:推出三套叢書灌輸嶺南文化

最近廣東人民出版社正準備推出三套叢書:廣東省情幹部讀本、嶺南民俗小說新讀、嶺南文化書系。旨在對基層幹部、中小學生和壹般市民加強對嶺南文化的了解,灌輸嶺南文化的底蘊。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翼心:視野走出嶺南研究角度更高

嶺南文化研究不限於廣東,應與臺港澳地區聯系起來,與現在提的泛珠三角地區聯系起來,擴大嶺南文化的視野,在更高的角度審視嶺南文化。同時,加強嶺南文化的普查。

星海音樂學院高胡演奏家余其偉:三大樂種之困三招予以解決

近年主張傳統音樂要走向現代化,與國際接軌之聲不絕於耳,導致廣東三大樂種當前出現危機,是對嶺南音樂原生狀態的嚴重破壞。

我省有三大民間樂種:廣東音樂(粵樂)、潮州音樂(潮樂)、客家漢樂(漢樂)。三大樂種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漢樂還未有獨立的專業演奏團體,生存環境堪憂。潮樂生存狀態尚可,前年、去年兩次晉京匯演,獲得好評。三大樂種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困難,諸如資金不足、管理不規範、編制不全、創作力量單薄、缺乏專門的演出場地、生源和觀眾日漸流失等等。

如何從實際出發,弘揚廣東音樂?我建議:分別以廣州地區、潮汕地區,梅州地區作為三大樂種的生存基地,如有條件,創建嶺南音樂博物館;培養和發展嶺南音樂的生態環境;尊重樂種自身的發展規律,然後在繼承的基礎上審慎創新,使之與時俱進。

廣東詩評家、花城出版社編審楊光治:鼓勵詩歌創作不愧“大省”稱號

談文化,不能回避詩歌。嶺南有很悠久的詩歌歷史。據古籍記載:漢初,粵人張買陪侍孝惠帝(劉盈)遊苑池時,唱粵曲來譏諷時政;唐代曲江張九齡被唐玄宗譽為“文場元帥”,是當時詩壇的領軍人物,我國流傳最廣的詩歌選本《唐詩三百首》以他的《感遇》來開篇,決非偶然。以後詩人輩出。因而廣東被視為“詩歌大省”。

但是“大省”不等於“強省”,因此我建議:加強對民間詩歌組織的扶持;省、市級黨報的副刊恢復過去的傳統,重視發表詩歌作品,以鼓勵創作積極性;加強詩歌理論的研究和作品的評論工作,以提高創作水平;經常組織與詩歌有關的文藝活動,以激發公眾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