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黃芩善清上焦(可以淺顯的認為是膈肌以上的胸腔)心肺之熱;黃連善清中焦(可以淺顯的認為是膈肌以下至肚臍之上的腹部部分)脾胃之熱,同時亦能清上焦心經(即心臟)之熱和下焦肝經之熱,所以有人說黃連能清三焦之火;黃柏善清下焦(可以淺顯的認為是肚臍之下的腹部)腎臟之虛熱;梔子性大寒,善清三焦火盛;大黃性趨下,善下行,能破結散瘀,瀉下清熱。
通看此方,是清熱瀉下的作用。
那麽我們分析壹下能否在孕婦中使用呢?根據我的臨床經驗——答案是不行!!!
為什麽?首先我們得明白孕婦孕育胎兒是依賴什麽功能,中醫對此的解釋是:胎兒在子宮中生長10月,全賴腎臟“封藏”的功能。腎臟能封藏精氣,對全身的所有物質都有壹種維系作用,胎兒在子宮中生長而不滑胎出於子宮外,也是全賴腎臟的封藏。腎臟的封藏之力來源於哪裏呢?來源於腎臟本身的陽氣——即腎陽和腎臟中所藏的精氣——即腎精。那麽大黃就不能在這裏使用或者使用也必須嚴格遵循醫囑!!為什麽?因為大黃性趨下,能破結散瘀,有下腎陽傷腎精之力,有滑胎之功效。所以大黃在妊娠期間是屬於慎用藥物的,如果有臨床指征需要使用,也必須嚴格遵循醫囑!!
好了,我們再看看其他四種藥物,即“黃連解毒湯”。此方之中四位藥物性皆寒涼,除了“黃芩”在中藥中是“安胎之聖藥”,善能清胎熱,治療因熱引起的胎動不安,是安胎藥物中使用幾率非常高的壹個藥物。可是在中醫藥治療疾病中,壹個方子要看整體搭配,而不能只看壹個個單獨的藥物。“黃連解毒湯”這個方劑是漢代方劑,其性過於寒涼,是用來清三焦火盛,火毒雍盛的狀態的。這個方子壹般在妊娠期間也不能使用,因為其性過於寒涼,易傷陽氣,而陽氣就是胎兒在子宮裏生長發育的原始動力。為什麽,看看我們的自然界吧,所用的動植物的生長發育都依賴與陽光、溫度,而上述這些在中醫裏就是屬於“陽氣”的範疇的,正如《說文解字》:“陽,高、明也;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這就是古人的“天人相應”的思想。那麽這麽寒涼的藥物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不就是容易損傷胎兒生長發育的原始動力了嗎?這樣行嗎?當然不行!所以這個方子也是妊娠期間的慎用方,即使在特殊的臨床條件下使用,也是要嚴格遵循醫囑的。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下結論了這個方子妊娠期間不能亂用!!!
好了我們現在可以分析小兒是否可以使用了,我先說我的結論吧:我個人認為小兒不宜使用,如需使用要嚴格遵循醫囑。
為什麽?不錯現在臨床上有些中醫師使用這樣壹些清熱解毒的方子來治療或預防小兒生理性黃疸,這種使用方法源於清朝。但是從那時起使用的方子壹般都不是過於寒涼,而樓主的方子有些寒涼了,那麽寒涼了有什麽不好呢?短期來看沒什麽不好,甚至還會“相當”好,因為小兒的生理性黃疸非常快的下去了。但是從中醫醫理而言,長期來看,這樣不好!為什麽?因為《內經》:“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陽氣運行的部位或者固守的部位)則折壽而不彰,是故天運當以日光明。”從這句話裏大家都能看出來陽氣的重要性了吧,為了去除壹個生理性的黃疸,而使用過於寒涼的藥物,冒著“損傷陽氣,輕則傷及脾陽影響小兒飲食、營養吸收,導致生長發育方面的問題;重則傷及腎陽,損人陽壽”這樣的風險劃得來嗎?我認為不值得,因為,生理性黃疸,即使不用藥物,也會自己消除的。如果想用藥物,可以使用性味功效比這個方子平和的方劑來用。
好了,我要說的說完了,樓主用於不用,肯定心中早已明晰了。另外再提醒各位中藥的使用千萬不要自己隨意使用,因為有壹些後果是各位不了解中醫醫理的人所不能想得到的。千萬不要認為中藥是自然藥物,毒副作用小而隨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