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的謠組詞如下:
謠言、歌謠、辟謠、謠傳、造謠、民謠、謠諑、詬誶謠諑、康衢之謠、傳謠、諑謠、詠謠、楚謠、造謠惑眾、造謠生事、造謠中傷、行謠、謠風、謠諺、裏謠、謠俗、甿謠、謠喙、叠謠、謠詠、踏謠、詩謠、長謠、阜財謠、謠諑不斷。
童謠:
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壹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
在全世界各民族和文化中,都有童謠的記錄。如中國的《三字經》,英國的《壹閃壹閃小星星》(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等。2008年6月7日,北京童謠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人說:“童,童子。徒歌曰語。”(《國語·晉語》韋昭註)。“童子歌曰童謠,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楊慎《丹鉛總錄》卷二五)。
大體說來,“童謠”是指傳唱於兒童之口的、沒有樂譜、音節和諧簡短的歌謠。它的叫法很多,如清人杜文瀾在《古謠諺·凡例》中,把“兒謠、女謠、小兒謠、嬰兒謠”等都歸入“童謠”壹類。
此外,其他古籍中還有稱“孺子歌”、“童兒歌”、“兒童謠”、“孺歌”、“小兒語”、“女童謠”等的。名稱雖不同,內容都是壹樣的。
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童謠,甚至於沒有文字的族群都有童謠。傳統童謠屬於民間文學之壹,應該是包含在民謠中。
基本上童謠沒有很明確的範疇和界限,凡是民謠中適合孩童聽與唱的都可以歸類為童謠。當然,童謠的創作者未必是兒童,不論是成人為兒童制作,或是本屬於成人的謠,只要是被兒童樂於接受或模仿、而活躍於兒童口耳之間的,都可以將它視為童謠。童謠通常帶濃厚的地方特色,詼諧幽默、音節和諧、形式簡短,讀來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