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在讀或者看到壹些古代書籍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所有的古書包括古籍,上邊的文字都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讀,這種閱讀方式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格格不入,感覺讀起來非常的別扭,那為什麽古代書籍都是這種書寫閱讀方式呢?
傳統書寫模式,極適竹簡書寫
說到古籍,我們可能會首先想到竹簡,竹簡都是由壹片片的竹片制成的,所以可能覺得造成這種書寫方式的原因,是因為書寫材料的限制導致的。這種說法這樣看起來是有道理的,在古代造紙術未出現之前,文字的記載有很長壹段時間是需要刻在木板或者書寫在竹簡上的,木板或者竹片雖然不是多麽珍貴,但是這種材料的制造很浪費時間,我們看壹下這種竹簡的書寫方式。
古代竹簡的書寫方式,竹簡的書寫及閱讀大都是字在上這樣卷起來的,方便查詢及閱讀。細長的竹片根本也不適合橫著書寫,而且橫著書寫時,是從右到左的,也不方便。右手用毛筆書寫的時候,左手扶著竹簡,書寫的時候字跡更為工整,就算竹簡先寫後穿起來的,右手持筆寫字,左手的功能這時候就是扶著竹片,假如從左往右寫的時候,右邊卷起來的竹簡就會頂住寫字的右手,根本不方便,從右往左寫時,也不用擔心,毛筆字墨沾手上或者衣服上,毛筆寫字時手是有壹段懸空距離的,是最為適合這種寫法的。
實則甲骨文初現之時,這種模式就已經存在
其實這個說法我們看來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真實的從上至下、從右到左的書寫開始並不是起源於竹簡的,古代最早成熟的文字證明是甲骨文,書寫的筆也不是常見的毛筆,而是用刀刻畫上去的,而且仔細看甲骨文,也會發現,從上至下、從右到左也是甲骨文的書寫方式,這也就證明自文字產生並書寫之初,就擁有了這種書寫方式,而不是到毛筆竹簡的時候才產生這種書寫方式的,我們就來看壹下為什麽會產生這種書寫方式。
《易?泰》:?上下交而其誌同也。? 孔穎達 疏:?上,謂君也;下,謂臣也。
意寓尊崇天地,書寫創立排序之時按地位排列
古人對於天地是尊崇的,認為上天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不然各朝各代的皇帝也不會說自己?受命於天?,而天在上,最早的文字書寫之時自上而下,無非寓意就是古人對上天的尊敬。在?唯有讀書高?的古代,讀書人的地位是崇高的,處在社會階層的頂端,讀書寫字是件神聖的事情,當妳從上往下讀的時候,頭就會隨之上下點動,意寓認同認可,就是先天後地,意寓對天地的尊崇。
祭天
在古代官員的站立上朝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在明朝之前,壹切都是以右為大,右邊站立的官員官職通常比左邊的高,那從右到左讀就是合理的了,《漢書》中描寫的?左遷?就是意味著這個人被降官或者遭到了貶職,也能從側面為我們表現出在古人心中,是以右為尊的,關於右為大這件事,可能是右手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要比左手做的事情多,所有以右為尊。在人們書寫之初,肯定要論上下左右順序,這就成為了書籍的書寫方式。
上下的書寫方式寓意了古人尊崇天地,上下意味著高低,那古人為什麽不橫著寫呢?其實橫這個詞語在古代寓意並不是很好,橫刀、橫死等等,意味著意外的,不吉利的。橫、豎這兩個字,人站立之時,就是豎,逝世後躺著就是橫,所以自上而下的書寫,這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