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林武俠同誌飾演壹順哥。
時隔八年,猶記釵頭鳳,今夜能見到糖果哥哥,不勝欣慰。
喜悲如海,悲淡而笑,恰如其分。
註意事項:
1962年4月
林午霞與壹順諸葛地
林午霞,閩劇著名醜角表演家,1914年出生於福州壹個攤販家庭。因為他家的壹個鄰居是福建班“老賽樂”的老板,所以他沒有遇到什麽麻煩。9歲時,他賣掉了舊賽勒,拜著名的京惠昆(肯氏)翁成昆為師。從學花旦到專攻三花,文武都沒有阻止他。他在第壹部啟蒙劇《蜘蛛靈》中飾演蜘蛛靈。他在1925去臺灣省演出時,在《小坦克補天》中飾吳丹,旋轉“馬幫蓮花”(雙腿蓮花),滿臺“搶回”,備受觀眾好評。與唐秀山、林幹山兄弟並稱為“閩劇三寶”。
有壹次,劇團在上甘州演出,老板上演了壹出時裝戲《射顏盛瑞》。飾演顏的趙春婷老師去市裏做客,因為火車和船的延誤沒能回來。林午霞自告奮勇代替演出。剛上臺的時候有點緊張。後來演戲唱歌打球越來越得心應手,壹舉壹動都毫不含糊的畏首畏尾。最後我順利完成,沒有任何失誤,臺上臺下都是掌聲,於是我出道了。
林武俠出道後,專做跳梁小醜,福建戲曲藝人俗稱“三面小醜”。每個小醜都在鼻梁上抹壹塊有白色粉末的粉,如方形、元寶形等。根據不同的人物,畫出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白粉塊。三朵花外表不帥,但不代表質量醜。有些小醜扮演狡猾、貪婪、自私、魚村的角色。如《斬淩桂行》中的淩桂行,《紅橋》中的羅守本。他們中的壹些人扮演著機警、幽默、誠實和善良的角色。在傳統的閩劇中,勞動人民的社會地位普遍較低。如漁民、農民、商人、酒保、快遞員、行李員等。,大部分都是小醜演的。從他們的性格來看,這些角色大多風趣、活潑、樂觀、熱情。比如林水芝的《買豬媽媽》裏的林水芝,《連音》裏的李壹,《易順閣的糖果》裏的馬壹順,雖然長得醜,但內心是真的,善良的,美好的。
在《林水芝買豬媽媽》中,吳飾林水芝。出門前,在幕後喊壹聲:“哇!嘴,嘴,嘴,嘴,嘴,嘴,嘴,嘴,嘴,嘴,嘴,嘴,嘴,嘴,嘴,嘴,嘴,嘴。然後,他左手拿著帽子,右手拿著竹批,出現在舞臺上。用虛擬動作驅趕豬。時而追,時而堵;有時害怕,有時鞭打。到了門口,他讓壹只豬跳到門檻上,用竹筏使勁打,以示打豬屁股,說:“剝!(福州話,詛咒牲畜)跳進來!“這種表現也來源於生活。他平時下鄉演出,經常關註農民餵豬、趕豬、打豬的動作。所以經過藝術加工後,追豬的表演給人壹種錯覺,仿佛真的有“豬”在舞臺上跳來跳去,給觀眾壹種美的享受。1954年參加省話劇演出,獲壹級演員獎。同年在福建話劇《連音》中飾演李藝,在華東地區首屆話劇觀摩大會演出中獲演員壹等獎。次年,該劇由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拍攝。
閩劇《義順諸葛地》是根據福州民間故事改編的。據考證,福州確實存在。他的原型是清末福州南臺石獅鬥(今延平路南端與河道交界處)的主人馬壹順。著名劇作家鄧於1952年創作了壹部諷刺喜劇。演出的是船夫陳春聲代表其父尤德離家遠航,中途翻船,誤傳其死。馬壹順是福州三寶的壹個小商人,以經營絲綢商店為生。他很吝嗇,中年時從未結婚。他渴望妻子林春香的美貌,聽說她很會持家,會寫字,會計算。更令人欣賞的是,春香新近喪偶。壹順趁著家裏困難,偷偷找高利貸結婚。尤德誤以為義順對自己好,逼迫春香改嫁馬家。
新婚之夜,春香和壹順約定了三件事,其中壹件:如果前夫活下來,她還是會回陳家去,壹順不會刁難。否則,我寧死也不嫁。壹順既怕人力又怕財力,就答應了。春生翻船時獲救。十年後,她回到福州,路過壹家絲綢店,偶然遇見了春香。她被春香的孝心深深打動,願意出壹大筆錢讓壹順娶別的女人,把春香接回來。壹順拒絕履行合同,被海防分局王少蘭告上法庭。春生要求按原協議判決,壹順否認有預約在先。春香堅持“前夫有情,前夫有義”,所以很難自決。王少蘭深感不解。白公仁為丈夫出謀劃策,讓春香裝死,並在法庭上考驗陳春聲和馬壹順。誰願意把“屍體”帶回去,讓春香回來?不想收,就再拿壹個紅包。陳春聲愛他的感情,願意接收“屍體”;馬壹順貪財,願意收紅包。最後春生夫妻重逢,馬壹順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只得到壹個蠟燭頭(蠟燭頭)。馬壹順的形象和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巴爾紮克寫的《尤金·葛朗臺》中的老葛朗臺很像。
該劇本由福州四賽樂民劇團首演。著名的李丹·丹和其他導演。林武俠飾演馬壹順,名旦沙丹飾演林春香,名小飾演王少蘭,名旦令傅玉鳳飾演白公仁。1954年,該劇在福州話劇音樂會上獲得好評。這部劇的演出轟動了福州,歷時四個月。市內和臺江的業余劇團也紛紛前來演出。“壹順閣燭”在福州話中已成為“守財奴”、“奸利”、“十絕閣”的代名詞。
林午霞先生在《藝》中的表演受到福州觀眾的壹致好評。* * *前後演出了六七百場,而且大多場場爆滿,這在他的藝術生涯中,在建國以來的所有閩劇演出中,雖然不是絕無僅有,但也是罕見的。
他之所以能在閩劇舞臺上成功塑造出壹個“守財奴”的藝術形象,與他經歷人生、博采眾長、積累財富有關。以前老賽勒班有個客戶,叫“二烏莫”。他勤奮、謹慎、棱角分明。有時他會跟同學開玩笑,做個小動作,讓人發笑,但他自己從來不笑。新賽樂班還有壹個演員黃,也是小醜。他是老板的朋友,人稱“昂馬少”、“鬼王”。他在《射顏》裏演王,他是個妓女。壹套演技,慣於阿諛奉承,欺軟怕硬,表演的非常得體。雖然這些人物在身份和性格上都與易順閣不同。而石霞卻采用了他們的形象、舉止、表演手法,將他們糅合在壹起,塑造了他心中的易順閣。
馬壹順是壹家小絲綢店的老板,做經手人(經紀人),有壹點提成和高利貸。他從壹個不眠之夜開始,省吃儉用,攢了壹點錢。無論晴雨,出門總要掛壹把傘(長柄竹鉤紙傘),背壹個“硯春包”(錢包),裏面藏著賬本、筆、硯臺、雜物。有時候我會放心地放壹點錢在手上,其實並不多。身上藏個小算盤。算盤雖小,但如果在關鍵點拿出來展現人物性格,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喜劇效果。
1953第壹場演出時,圍繞該劇的核心“前夫有情,前夫有義”發生了爭執。有人覺得春香曖昧,不可愛;有人從義字上同情易順閣;有人建議加強逼債求婚否定他義的行動線;更多的人主張,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春香的“前夫有情,前夫有義”是壹個特點。
壹部戲劇不能脫離其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人物。我們諷刺守財奴,但不能把他與當時的社會隔絕。這部劇發生在當時資本主義開始入侵中國,福州是五大通商口岸之壹,表現為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殘酷鬥爭。壹順哥只是無數被吞噬的小魚之壹。當然,他也在吃蝦。所以,我們不必太過無情。
吳夏在《紅娘》裏的表演很有喜劇性。道姑帶著燈籠到壹順的店裏向他求婚的時候,他接過來的時候,下意識地吹滅了桌上的燈馬。觀眾被這壹舉動逗得哈哈大笑。這不是節儉,而是吝嗇。只要有壹點經濟實惠的油,他都會擦。送走道姑,她拿著燈籠,店裏壹片漆黑。夏事老師用小套路動作在黑暗中進步,也是喜劇的誇張。沒想到,我絆在凳子上,肚子撞到桌角,結束了。山上還有祭祀墓,燒過的蠟燭頭會在人不備的時候被吹滅帶回來。最後壹幕,我失去了壹個聰明睿智的妻子,得到了壹塊“蠟燭屁股”。這些場景引起了滿座。林武俠被觀眾譽為“活哥哥”。
1960原福州福建戲劇學院第三團赴上海戲劇學院改編排演話劇《壹順閣糖果》並在上海瑞金劇院演出。第三團的《易》由“閩劇三小派”之首(國家壹級演員)執導,由“閩劇三寶”之首林幹山飾演馬壹順,由著名青年學生飾演,由王少蘭飾演成,由名旦林美君飾演,由周秦書飾演林春香,由醜女道姑、著名青年學生韓飾演。林幹山和林午霞,兩匹馬,易順和李炎,各有千秋。
1962年,老舍、曹禺、田漢、張庚、楊寒生等“五老”從北京來到福建,觀看由福建福建閩劇實驗劇團演出的《義順閣糖果》。林午霞扮演馬壹順,並與著名青年學生陳曉燕共同執導該劇。劇中,頭號選手洪深飾演王少蘭,顏美麗飾演名旦,林春香(A角),林芬晶(B角),秋,名旦,,,名旦,白公仁,黃碧燕,名醜女,菜鳥楊牧泉飾演八哥。第二天,“五老”邀請林午霞到鼓山湧泉寺參加座談會。老舍先生寫過壹首詩:“十年前,我還記得簪子和鳳凰,但今天我很高興看到糖果哥哥。喜怒哀樂皆宜,淡淡壹笑也。”詩中“十年猶記釵頭鳳”這句話指的是1952,第壹屆全國戲曲觀摩大會,老舍先生在北京觀看閩劇《釵頭鳳》。
十七年前,林午霞先生教他的學生朱善根家庭劇《壹順閣燭》。1987期間,福建福建閩劇實驗劇團赴香港參加“中國地方戲展演”。朱山根在《憶》中飾演馬壹順,他的表演獲得了的藝術精髓。演出在港九引起轟動,現為國家壹級演員。後來福建實驗福建劇院演出這部劇時,朱善恩飾演馬壹順,國家壹級演員林瑩飾演林春香(A角),周紅(B角),著名老學生李飾演王少蘭,青年學生李蓉飾演,著名丹飾演白公仁。長得醜的倪愛民飾演道姑。
1996福建省閩劇老藝術家之家十周年慶典期間,同事打折邀請林午霞先生表演《壹順白鴿堂》。他已經82歲了,他接受了,並認真排練。排練參拜教堂時,林老照顧膝蓋。大家都勸他排練的時候不要跪。他說:“排練應該和表演壹樣。不跪,不表情。”演出中,他的風格壹如既往,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
生活中,吳和藹可親,不擺架子。不管是普通演員,還是盒友(以前是挑盒的),他都是笑著以煙相待。他喜歡每天在城裏的“興春居澡堂”洗個澡,洗完之後再來小吃店吃碗面。店裏的人壹見他,都笑著說:“壹順哥又來吃拌面了!”
林午霞從事舞臺生涯近80年。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裏,他先後演過《賣棉紗》中的阿三、《貓王》中的許亮、《連音》中的李壹、《林水芝買豬媽媽》中的林水芝、《殺死淩桂星》中的淩桂興、《燕海的來訪姐妹》中的燕海、《屈》等。他還演出了壹些現代戲劇,如《歸來》、《鹿蝦的故事》、《紅燈記》、《江姐》、《虹橋》等。,並成功塑造了眾多文武小醜角色,在福建閩劇圈享有盛譽,在港臺地區也頗有名氣。2002年6月,他去世,享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