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有哪些鼓樓?中國鼓樓介紹。

中國有哪些鼓樓?中國鼓樓介紹。

鼓樓是中國歷史名城的標配。幾乎每個古城都有壹座鼓樓,建築宏偉而古樸。隨著時代的發展,鼓樓逐漸成為城市的旅遊景點之壹,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悠久的城市的代表。

然後,我們來看看現在中國還有哪些鼓樓!我們也來看看這些鼓樓有哪些是我們還沒去過的!

鼓樓

又稱袁州陳樓。據《園洲縣誌》記載,鼓樓為南唐刺史劉仁展所建,記載有“殿、亭、塔六百間”。

南宋後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原州周知騰強免“略新塔”,制作鈾壺、漏箭、影表、水海、定南針、表、鐵板等儀器,並設置陰陽輪流候時報時,集測時、守時、授時功能於壹體。

西安鼓樓

xi安鼓樓位於陜西省Xi市中心,在Xi安鐘樓西北,東西南北四條街的交匯處。它建在方形底座上,磚木結構,頂部重檐,總高36米,每邊長35.5米,占地1.377平方米,有樓梯盤旋而上。

建於明成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江鼓樓

侗族以修建鼓樓和風雨橋而聞名。從江鼓樓,位於貴州省從江縣,是目前中國最高的鼓樓。占地470平方米,高46.8米,重檐29層,八角平面,造價654.38+0.68萬元。

整個建築采用當地杉木,鼓樓由32根柱子支撐,其中樓內4根大柱子各有兩個以上的成年人抱胸,整個建築采用榫眼和榫頭,不花錢。樓裏有環梯,可以直達樓頂。整個建築內外雕梁畫棟,圖案精美,栩栩如生。

它矗立在都柳江畔,蔚為壯觀,享有侗鄉第壹鼓樓的美譽。

開封鼓樓

開封鼓樓,號稱中國最早的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鼓樓橋臺高三尺,磚甕門,東西大道。平臺上有兩層三個房間,離地面約七十英尺高。樓上四周有遊廊欄桿,上樓遠眺,全城盡收眼底。

上層和南架有壹面巨大的牛皮鼓,直徑約1米。聲音低沈有力,能傳幾十裏。東西檐下掛著壹塊巨大的牌匾,西檐下寫著“聲在天高”,東檐下寫著“沒有未來”。

河南在九州中部,開封在河南中部,鼓樓在開封市中心。難怪鼓樓的匾額題“響在天”。而這裏的鼓自然是“遠”的。

開封鼓樓雄偉壯觀,只有後來修建的Xi安鐘樓才能與之媲美,所以有“中國鐘樓在Xi安,鼓樓在開封”之說。

增沖鼓樓

增沖鼓樓位於貴州省從江縣城增沖鄉增沖村。建於清康熙十壹年(1672)。該建築是壹個木制結構,形狀像壹個雙葫蘆屋頂的寶塔。高25米,占地面積160平方米。

有四根大柱沖天而起,旁有數根小柱,飛檐翹拱向上,形似寶塔,頂端放壹個大皮鼓。鼓樓、戲臺、花橋、鼓樓周圍的吊腳樓如畫,非常漂亮。

銀川鼓樓

銀川鼓樓位於銀川市解放東西大街與鼓樓南北大街交匯處,又稱“十字鼓樓”、“四鼓樓”,俗稱“鼓樓”。

建築總高度

36米,占地面積576平方米。它由臺基、亭子和角樓組成。橋臺呈方形,邊長24米,高8.5米,用磚石砌成。現為寧夏銀川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陽鼓樓

平陽鼓樓,又名大中樓,位於山西省臨汾市中心。平陽鼓樓歷經金、元、明、清等朝代重建,但建築仍保持著原有的建築風貌。其底座為方形,周長160m,建築高度43.76m,依雲是中國最高的鼓樓。

建於北魏,有壹口方形底座的大鐵鐘,建築面積1196,鑄於金明昌七年。

四向票建造的門道在其基座的中心相交。平陽鼓樓以其高度和宏偉而聞名,它反映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巧。

千百年來,城裏的長輩以此為榮,外國遊客遠近聞名。這座建築的確是帝堯故都古代文明的象征。1948年毀於戰火。

1983年,臨汾市人民政府成立鼓樓修復委員會,倡導全市人民集資捐款修復鼓樓。1984開工,1986恢復。

宣化鼓樓

宣化鼓樓,位於古城宣化的中軸線上。它與南面的公濟樓和北面的清源閣遙相呼應,形成了宣化獨特而美麗的景觀。它是宣化最高最宏偉的古建築。建於明初,與當時大規模的城市工人同時修建。

明正統初期,宣化、張家口、大同等地經常遭到北方蒙古部落的入侵。破舊的的士墻已經抵擋不住蒙古鐵騎的沖擊,邊城軍民苦不堪言。

正統五年(1440),都察院右副都羅恒信在傅玄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建,將舊城墻加寬加高,在城外砌磚。整個項目歷時6年。

與此同時,城內建鎮朔樓,《傅玄新城誌》碑文寫道:“即在城東,築拜臺,建高樓,四尺、七尺、五寸拜七間,深四尺、五尺。廣澤鎮朔樓因明朝永樂七年鎮守宣化府的連長而得名,取名“鎮朔將軍”。

建築建在橋墩上,是壹座重檐九脊歇山頂的建築,高25米。

張掖鼓樓

張掖鐘鼓樓,又名鎮元樓,又稱靜元樓。位於張掖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街交匯處。它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大的鼓樓。

它是體現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標誌性建築。張掖鼓樓仿Xi安鐘樓而建,平面呈方形,建在磚壇上,寬3間,深3間,底寬16米。

平臺平面呈正方形,平臺底部寬32米,高9米,底座距樓頂30多米。建築為三層木塔,重檐四面坡,金字塔形屋頂。是體現明代漢族建築風格的古建築。

南京鼓樓

南京鼓樓位於南京市中心。建於明洪武十五年。這是壹個宏偉壯觀的地方。那是用鼓報時的地方,是用來給全城的人日夜報時的。有時它被用作向國王問候和接收信件的紀念日。

明朝首都的象征。到了清代,鼓樓只剩下下城闕,直到康熙皇帝南巡,當地官員才在鼓樓的基座上建碑,改稱“碑樓”,所以鼓樓被稱為“明鼓清碑”。

鳳陽鼓樓

鳳陽鼓樓是中國最大的鼓樓。它的結構和走向與其他鼓樓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壹般鼓樓多為南北向,鳳陽鼓樓為東西向,離鐘樓西南六裏遠,在中都城中軸線兩側。

北京鼓樓

北京鼓樓是位於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的壹組古建築群,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兩層樓前後垂直擺放,氣勢雄偉,技術水平高,藝術價值不朽,充分顯示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鼓樓,坐北朝南,重檐三滴水木亭,高46.7米。建築坐落在壹個4米高的磚砌平臺上,東西長約56米,南北寬約33米。平臺被墻圍著。

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時間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壹,也是見證中國近百年歷史的重要建築。

龍溪鼓樓

威遠樓位於隴西縣城中心。

渭源樓是隴西著名的古建築。它雄偉非凡,屹立在隴西大城市的中心。因其歷史悠久,結構精美,成為隴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征。

大同鼓

大同鼓樓是山西省大同市的鼓樓。它是壹個三檐的十字架和壹個類似亭子的建築。大同鼓樓位於市區大南街南段。建於明代,清代多次翻修。它是明清時期樓閣式建築的代表。

洛陽鼓樓

洛陽古城鼓樓,本名“陳樓”,位於現在的古城東街中段。據《洛陽縣誌》記載,鼓樓最早建於傅僉街福王府。明朝萬歷四十二年,苻堅王宓遷至東街。清順治十三年,洛陽郡兩次出資大修古樓。

乾隆年間,洛陽縣將東門的主街改為鼓樓街。鼓樓上原有的兩層木瓦建築,因戲臺建築年久失修,於1972拆除。2002年,市政府開始恢復老城區的明清風格,並對鼓樓上的陽臺進行了原樣翻新。

鼓樓已經有350年的歷史了。幾經修繕,鐘鼓樓現已重現昔日風采。

酒泉鼓樓

位於酒泉市中心,始建於東晉永和年間(公元346-353年)。

它是由原酒泉縣令謝艾重修的酒泉城(稱福祿縣)東大門。又叫“譙”,是守城士兵巡邏、報時、防止土匪報警的地方。

現存鼓樓為清光緒31年(公元1905年)重修。底座呈方形,上小下大,底周長100米。上面鋪著青磚,有四通檢票口。四面是“北有沙漠”、“南有祁連”、“東有華嶽”。

在塔頂裙墻的中央,建造了壹個方形的土平臺。在這個土平臺上,有壹座三層方形的木質建築。在塔的東西兩側二層,有“盛振華壹”和“齊熊壯關”的木匾高懸,與長城西端的嘉峪關遙相呼應。

永昌鼓樓

位於縣城中心,又被稱為教學樓。清嘉慶二十壹年,本版《永昌縣誌》說:“早晚考鐘斬鼓,故為聲教。”建於明朝萬歷初年,完成於十四年(1586)。建築規則模仿Xi安鐘樓的方形,分為兩部分:橋臺和建築主體。

橋臺寬22米,周長87.2米,高7.2米。盤外表面用明式青磚保護,中間為拱洞,直達第四街。建築兩層三檐,塔頂高24.5米。下層南北中間有門相隔,左右有檻窗,鬥拱單斜單翹,造型宏偉。

上檐、檐柱向內收縮,檐下置觀景臺,四通八達。

樓東南、西北、四面各掛三塊巨型匾額,上書:“麗日墨韻”、“敏春通俗美”、“金雀銀根”;《雲紋田開》、《魁連筆會》、《金運田香》;“中天壹柱”、“懷柔西部”、“關羽通道”;“四大名”、“保金川”和“

魏璇”。整體建築結構嚴謹,工藝精湛。是河西走廊乃至全省現存最宏偉的中鼓樓。永昌鐘鼓樓明崇禎年間毀於戰火,清乾隆年間重建。在1927的地震中,城樓和瞭望塔都被摧毀了,但卻單獨存在。

1984,原樣翻新,更顯氣派。1981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定邊鼓樓

原名黃愚亭,位於縣城街道的中心。明萬歷三十八年(公元1606年)重修,清光緒二十壹年(公元1895年)修繕。

1968粉刷,陜西省下撥縣文化館1986維修。灰色的瓷磚換成了黃色的琉璃瓦,糾正了傾斜,更換了腐朽,做了新的石欄桿,刷了漆。

互助鼓樓

地處湟水河谷的互助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互助縣威遠鎮宋代稱“牧馬營”,明代嘉靖十四年改稱威遠堡。明中葉以後,威遠堡成為軍事要塞,鼓樓作為軍事設施的地位日益凸顯。

霍州鼓樓

霍州鼓樓,又名文昌閣,位於山西省霍州市中心。它歷史悠久,遠近聞名。建於明朝萬歷十壹年(1583)。1986霍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聊城鼓樓

聊城鼓樓,又名光嶽樓,位於聊城老城區中心。這是壹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其主體結構建於1374年(明洪武七年),光嶽樓由地基和主樓兩部分組成,總高33米。

建築基礎為磚石結構的方形平臺,面積1.236平方米,邊長34.5米,垂直高度9米。它由四個相互交叉溝通的半圓形拱門和50多個直接通往主樓的臺階組成。

廣粵樓主體建築為木結構,4層5室,斜山山頂十字脊,四面飛檐,回廊。整個建築有112級臺階,192根金柱子,200多個鬥拱。樓內匾額、楹聯、碑刻、雕版種類繁多,壹件件碑刻鑲嵌著石刻。

它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術。

鼓樓

太谷鼓樓是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第四批省級保護)。位於太谷縣老城十字街中心,建於明萬歷四十三年(1625),清康乾年間翻修。鼓樓建在方磚橋臺上,高約8米,十字交叉。

分叉四個門道,可以連接縣城的東西南北。東稱“觀象”,南稱“宜豐”,西稱“遠眺汾”,北稱“陳宮”。鼓樓為兩層三層樓閣式木結構建築,高20米。建築在第二層,有三個房間的寬度和深度,四面敞開的門,每層都有走廊。

大樓東邊有樓梯,可以到二樓。太谷鼓樓作為重要的公共建築和城市地標,古樸典雅,是金粉地區鼓樓的代表作。

襄陽鼓樓

襄陽鼓樓(又名昭明臺)是襄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襄陽古城中部。它是為了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建的。襄陽鼓樓是襄陽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歷史:“樓在縣城正中,三層樓高,坐北朝南,兩翼有鐘鼓,是方城壹景。”

寧遠城鼓樓

鐘鼓樓位於古城的中心。它在空中飛翔,氣勢磅礴。遊客爬上大樓,觀賞整個城市的風景。鼓樓在古代戰爭中用於擊鼓,和平時期用於報國。建築高度為17.2米,共分三層。內部是興城出土文物展廳。

有“紅山文化”時期(距今約五六千年)和春秋時期的珍貴出土文物,還有壹面直徑2.25米的巨鼓,為國內罕見。

興城鼓樓

興城鐘鼓樓,位於遼寧省興城古城中心,建於明代景泰五年(公元1454)。高17.6米,重檐卷棚頂上的遊廊式亭子,歇後山。

鼓樓歷史悠久,建築特色鮮明。這座建築在現代城市中非常引人註目。這裏的每個遊客都不會忘記參觀壹些鼓樓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