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足厥陰肝經簡介

足厥陰肝經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裏經脈 6 足厥陰肝經屬絡的臟腑 7 足厥陰肝經聯絡的器官 8 足厥陰肝經循行路徑 8.1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 8.2 《脈書·十壹脈》 8.3 《中醫大辭典》 8.4 《中國針灸學詞典》 8.5 《中醫藥學名詞(2004)》 9 足厥陰肝經腧穴 9.1 本經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絡穴 9.2.3 郤穴 9.2.4 募穴 9.2.5 五輸穴 9.2.6 交會穴 9.2.7 八會穴 9.3 本 9.4 標 9.5 根(井穴) 9.6 結 10 足厥陰肝經經脈病 10.1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 10.2 《脈書·十壹脈》 10.3 《中醫大辭典》 10.4 《中國針灸學詞典》 11 足厥陰肝經腧穴主治病證 11.1 主治對比 12 經文互參 13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足厥陰肝經 1 拼音

zú jué yīn gān jīng

2 英文參考

liver channel of footJueyin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The Liver Channel of FootJueyi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liver meridia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eridian of foot jueyin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Jueyin Liver Channel of Foot

Jueyin Liver Meridian of Foot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足厥陰肝經為十二經脈之壹[1]。代號LR[2]。與足少陽膽經相為表裏[1]。五行屬木[1]。《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壹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腘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註肺。”

本經從足大趾背毫毛處的大敦開始,向上沿著足背內側,到內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內側,在離內踝8寸處交於足太陰脾經之後,再沿膝關節和大腿內側中線上行,進入 *** 中,環繞陰器,到達小腹部,挾胃旁邊,屬肝,絡膽,向上貫穿膈肌,分布在脅肋部,沿著喉嚨的後邊,上行到鼻咽部,聯系目系(眼與腦相連的組織),上出於額部,與督脈交會於頭頂;它的支脈,從目系下行到面頰裏邊,環繞唇內;它的另壹支脈,從肝分出,貫穿膈肌向上流註於肺,經氣由此處與手太陰肺經相接[3][1]。

足厥陰肝經壹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28穴),其中12穴分布於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原穴為太沖穴,絡穴為足少陽膽經之光明穴。首穴大敦,末穴期門。據《針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鑒》等書載,計有: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足五裏、陰廉、急脈、章門、期門[1]。

足厥陰肝經以裏癥虛癥為主。足厥陰肝經發病主要表現為泌尿生殖系統疾患、消化系統疾患、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患[4]。如:嘔吐、泄瀉、遺尿或癃閉、小便色黃、腰痛、脅肋脹滿疼痛、疝氣、小腹腫、咽部幹、面色灰黯、頭痛、眩暈[4]。經脈所過處疼痛、麻木、厥冷[4]。

足厥陰肝經以腧穴主治肝膽病癥、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如:胸脅痛、少腹痛、疝氣、遺尿、小便不利、遺精、月經不調、頭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癥。

4 五行

足厥陰肝經五行屬木[1]。

5 表裏經脈

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為表裏[1]。

6 足厥陰肝經屬絡的臟腑

屬肝,絡膽,挾胃,註肺[5]

7 足厥陰肝經聯絡的器官

過陰器,連目系,環唇內[5]

8 足厥陰肝經循行路徑 8.1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壹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腘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註肺。

[本經穴] 大敦(井),行間(滎),太沖(輸、原),中封(經),蠡溝(絡),中都(郤),膝關,曲泉(合),陰包,五裏,陰廉,急脈,章門(脾募),期門(肝募)。

[交會穴] 三陰交,沖門,府舍(足太陰);曲骨,中極,關元(任脈)。

語譯

足厥陰肝經:①從大趾背毫毛部開始(大敦),向上沿著足背內側(行間、太沖),離內踝壹寸(中封),上行小腿內側(會三陰交;經蠡溝、中都、膝關),離內踝八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②上膝腘內側(曲泉),沿著大腿內側(陰包、足五裏、陰廉),③進入 *** 中,環繞 *** ,④至小腹(急脈;會沖門、府舍。曲骨、中極、關元),夾胃旁邊,屬於肝,絡於膽(章門、期門);⑤向上通過膈肌,分布脅肋部,⑥沿氣管之後,向上進入頏顙(鼻咽部),連接目系(眼與腦的聯系),⑦上行出於額部,與督脈交會於頭頂。

目部支脈:⑧從“目系”下向頰裏,環繞唇內。

肝部支脈:⑨從肝分出,通過膈肌,向上流註於肺,接手太陰肺經。

(1)足厥陰肝經部分:起自足大趾叢毛際之大敦、行間穴,從行間上循足跗上廉太沖穴,從太沖去踝壹寸至中封穴,循內踝五寸入蠡溝穴,上踝七寸為中都穴,上內踝八寸,交出於足太陰脾經之後,上踝內廉膝關之曲泉穴,從曲泉循股內經陰包、五裏穴,入於毛之陰廉穴,過陰器,入抵小腹,上行於章門穴,從章門穴循行期門穴,從期門穴內行,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散布於臟腑,循喉嚨之後,上頏顙(額頭)連目系,與督脈會於顛頂。

(2)足厥陰肝經部分:其有壹支者,不會於顛頂,但從目下面頰裏環唇內。

(3)手太陰肺經部分:又壹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註於肺,以交於手太陰肺經。

8.2 《脈書·十壹脈》

[足臂本] 足厥陰脈: 循大指間,以上出腘內廉,上八寸,交泰陰脈,囗股內,上入脞間。

[陰陽本] 足厥陰脈: 系於足大指叢毛之上,乘足跗上廉,去內踝壹寸,上踝五寸,而出大(太)陰之後,上出魚股內廉,觸少腹,大漬旁。

循行路線:

起於大趾叢毛之際

上足跗

循股內

過陰器

抵小腹

循脅肋

挾胃(入體內)

屬肝絡膽

貫膈循喉嚨

上過目系

與督脈會於顛頂

足厥陰肝經經別循行路徑圖

足厥陰肝經 8.3 《中醫大辭典》

足厥陰肝經自足大趾背側外際(大敦)起始,向上沿著足背內側到達內踝前壹寸(中封)的部位,再向上在三陰交穴處與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相會,在內踝上八寸處交叉到足太陰脾經的後面,上至胭窩內緣(曲泉)沿著大腿內側,分布於 *** 部位,繞過陰器(外生殖器),到達小腹,夾著胃的旁邊,屬於肝臟,聯絡膽腑,向上貫穿膈肌,分布在脅肋部,沿著喉嚨的後邊,向上進入鼻咽部,聯系目系(眼與腦相連的組織),上出額部,與督脈會於巔頂。它的支脈,從目系下行到口頰裏邊,環繞唇內。它的另壹條支脈從肝分出,貫穿膈肌,進入肺中。經氣由此回復到手太陰肺經。

8.4 《中國針灸學詞典》

足厥陰肝經從足大趾背毫毛處的大敦開始,向上沿著足背內側,到內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內側,在離內踝8寸處交於足太陰之後,再沿膝關節和大腿內側上行,進入 *** 中,環繞陰器,到達小腹部,挾胃旁邊,屬於肝臟,聯絡膽,向上貫穿膈肌,分布在脅肋部,沿著喉嚨的後邊,上行到鼻咽部,聯系目系(眼與腦相連的組織),上出於額部,與督脈交會於頭頂;它的支脈,從目系下行到面頰裏邊,環繞唇內;它的另壹支脈,從肝分出,貫穿膈肌向上流註於肺。交於手太陰肺經[1]。

[1]

8.5 《中醫藥學名詞(2004)》

足厥陰肝經起於足大趾爪甲後叢毛處,向上沿足背至內踝前1寸處,向上沿脛骨內緣,在內踝上8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上行過膝內側,沿大腿內側中線進入 *** 中,繞陰器,至小腹,夾胃兩旁,屬肝,絡膽,向上穿過膈肌,分布於脅肋部。沿喉嚨的後邊,向上進入鼻咽部,上行連接目系,出於額,上行與督脈會於頭頂部。其分支從肝分出,穿過膈肌,向上註入肺,經氣由此處與手太陰肺經相接。[3]

9 足厥陰肝經腧穴 9.1 本經腧穴

足厥陰肝經壹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28穴),其中12穴分布於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原穴為太沖穴,絡穴為足少陽膽經之光明穴。首穴大敦,末穴期門。據《針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鑒》等書載,計有: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足五裏、陰廉、急脈、章門、期門[1]。

足厥陰肝經腧穴總圖

起自足大趾末節甲根後叢毛中之大敦穴(井穴),由大趾、次趾岐骨縫間動脈應手陷中為行間穴(療穴),再上行至第二跖骨前凹陷中之太沖穴(原穴)。由太沖穴沿足背上至內踝橫前壹寸之中封穴(經穴),上行內踝五寸蠡溝穴,再上行二寸為中都穴,上行至犢鼻下二寸旁陷者為膝關穴,上行膝內輔骨下屈膝內側紋頭之曲泉穴(合穴),上行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為陰包穴,再上行至股內側足少陰腎經內股鼠蹊氣沖穴下三寸為五裏穴,氣沖穴下二寸抵恥骨盡處之陰廉穴(鼠蹊穴),過陰器(又名宗筋)至厥陰之大絡、睪之系為急脈穴,由腹部斜外上行,至第十壹肋骨與腋中線處(腹外側凹陷處)之章門穴(臟會穴、脾功穴),由章門穴再斜內中上行至乳下壹寸半(七、八肋間)之期門穴(肝功穴)。

足厥陰肝經經筋圖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太沖

9.2.2 絡穴

蠡溝

9.2.3 郤穴

中都

9.2.4 募穴

脾募穴:章門

肝募穴:期門

9.2.5 五輸穴

井穴(木):大敦

滎穴(火):行間

輸穴(土):太沖

經穴(金):中封

合穴(水):曲泉

9.2.6 交會穴

足厥陰肝經交會穴表(●所屬經 √交會經)

經名

穴名

足厥陰肝經

足太陰脾經

足少陰腎經

任脈

陰維脈

足少陽膽經

關元

中極

曲骨

三陰交

沖門

府舍

章門

期門

9.2.7 八會穴

臟會:章門

9.3 本

部位:行間上5寸[6]

腧穴:中封[6]

9.4 標

部位:背俞[6]

腧穴:肝俞[6]

9.5 根(井穴)

大敦[6]

9.6 結

玉英、膻中[6]

10 足厥陰肝經經脈病

足厥陰肝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腰痛,疝氣,婦人少腹腫,咽幹,面色灰暗,胸滿,嘔逆,飧泄,遺尿,癃閉等。

足厥陰肝經主要病候為腰痛、胸滿、呃逆、遺尿,小便不利、疝氣、少腹腫等癥[7]。

足厥陰肝經與膽經相表裏,以裏癥虛癥為主。

患足厥陰肝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生殖器為主,其次是泌尿與腸部疾患,並主胸痛,有下列病候:腰痛不能俯仰、女小腹腫、喉幹、面塵脫色、胸中滿悶、嘔吐氣逆、水瀉完榖不化、遺尿或小便不通、崩漏、子宮下垂。

10.1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

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幹,面塵脫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癥:腰痛得不好前俯後仰,男人可出現小腸疝氣,女人可出現小腹部腫脹,嚴重的見咽喉幹,面部像有灰塵,脫了血色。

本經穴能主治有關肝方面所發生的病癥:如胸悶,惡心嘔吐,大便溏泄,疝氣,遺尿或癃閉。

10.2 《脈書·十壹脈》

[足臂本]其病: 病脞瘦,多溺,嗜飲,足跗腫疾,痹。諸病此物者,灸厥陰脈。

[陰陽本]是動則病: 丈夫頹疝,婦人則少腹腫,腰痛不可以仰,甚則嗌幹,面疵。

是厥陰脈主治其所產病:熱中,癃、頹、偏疝,為五病。

10.3 《中醫大辭典》

足厥陰肝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腰痛,疝氣,婦人少腹腫,咽幹,面色灰暗,胸滿,嘔逆,飧泄,遺尿,癃閉等。[2]

10.4 《中國針灸學詞典》

足厥陰肝經發病主要表現為泌尿生殖系統疾患、消化系統疾患、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患。如:嘔吐、泄瀉、遺尿或癃閉、小便色黃、腰痛、脅肋脹滿疼痛、疝氣、小腹腫、咽部幹、面色灰黯、頭痛、眩暈。經脈所過處疼痛、麻木、厥冷。[4]

11 足厥陰肝經腧穴主治病證

足厥陰肝經以腧穴主治肝膽病癥、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如:胸脅痛、少腹痛、疝氣、遺尿、小便不利、遺精、月經不調、頭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癥。

足厥陰肝經腧穴主治肝病、婦科病、前陰病和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8]。

足厥陰肝經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為常用穴)

穴名

部位

主治

大敦*

大趾端

疝氣、遺尿、崩漏、陰挺、癲癇

行間*

趾間

崩漏、小便不利、頭痛、目赤腫痛、口咼、脅痛、癲癇

太沖*

崩漏、遺尿、疝氣、頭痛、眩暈、口咼、脅痛、癲癇

中封*

疝氣、遺精、小便不利

蠡溝

小腿

月經不調、帶下,小便不利

中都

小腿

疝氣、崩漏、腹痛

膝關

小腿

膝部疼痛

曲泉*

腹痛、小便不利、疝氣、遺精

陰包

遺尿、小便不利、月經不調

足五裏

小便不通

陰廉

月經不調

下肢部:婦科、前陰病為主,腸疾患次之

急脈

疝氣、小腹痛

章門*

季肋

腹脹、泄瀉、脅痛

期門*

胸脅脹痛、嘔吐

脅腹部:胃腸疾患為主,婦科疾患次之

11.1 主治對比

本表據《針灸甲乙經》而列。

本經病候以“疝”為重點。疝有小腸突出、腹痛、 *** 痛的多種含義。女子“陰挺出”也屬於此。本經腧穴主治中的“女子疝瘕”、“少腹腫”、“少腹尤大”、“女子少腹大”等小腹部病癥,在經脈病候中只稱“女子少腹腫”。

小便癥候分為“遺溺”、“閉癃”,在主治癥中亦多見。因本經“環陰器。抵小腹”,故以上泌尿 生殖系統的病變是其所主病癥的重點。

經脈病候中的“飧泄”,腧穴主治癥中有稱“腸澼”、“霍亂”、“註泄”,這是足三陰經均主泄瀉病癥的又壹證明。即《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說“飧泄取三陰”的依據。

12 經文互參

《黃帝內經靈樞·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按:本篇分述五臟所藏及其虛實見癥。)

《黃帝內經靈樞·五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胻善掣節時,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裏,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按:次篇論邪在五臟及其治法。)

《黃帝內經靈樞·脹論》: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按:此篇論五臟六腑脹證。)

《黃帝內經素問·刺熱》: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刺足厥陰、少陽。(按:此篇論五臟熱及其治法。)

《黃帝內經素問·熱論》:傷寒……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按:此篇論六經熱病。)

《黃帝內經素問·刺瘧》: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痛,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

《黃帝內經素問·刺瘧》: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按:此篇論足六經及五臟瘧。)

《黃帝內經素問·風論》: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幹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按:此篇論五臟風證。)

《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怒,如人將捕之。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按:此篇論五臟病虛實。)

《黃帝內經素問·厥論》: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內熱,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言。(按:此篇論手足六經厥及厥逆。)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氣而脈絡於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誌先死,誌先死則遠壹日半死矣。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按:此篇論陰陽經氣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