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也有部分居於今湖北、湖南省境。戰國時魏公子無忌子孫蕃盛,知名度高,因此,姓氏古籍及魏氏
族譜大都以無忌為魏氏承上啟下的人物。無忌是魏昭王子、魏安厘王之弟,封於信陵(今河南寧陵),號信陵君,為“戰國四公子”之壹。史書稱他。“仁而下士”,致有食客三千。他曾設法竊得兵符,擊殺將軍晉鄙,奪取兵權,救趙勝秦,後為上將軍,聯合五國擊退秦國進攻。魏無忌之孫魏無知的5世孫魏歆,西漢時任巨鹿(今屬河北)太守,因家於巨鹿,後發展成為大族。魏歆5世孫魏慶,漢封北海公,其孫魏紞有二子:長子魏儔為東祖,次子魏植為西祖。魏無知還有兩個玄孫:壹個叫魏諶,任漢清河(郡治在今河北清河縣東南)太守,在當地安家;壹個叫魏漢,任任城(今山東微山縣西北)太守,安家於任城,後發展成為大族。此外,秦始皇統壹六國後,曾“徙天下豪富於鹹陽十二萬戶’”,魏氏有部分人遷至今陜西省境。東漢時,江南壹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如魏諷為沛(今江蘇沛縣)人,煉丹術家魏伯陽為會稽上虞(今同浙江)人。東漢末,義陽(今河南桐柏東)人魏延,以部曲隨劉備入蜀(今四川省),以勇猛聞名,在蜀漢數有功,累遷為征西大將軍。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隨行將佐有軍謀祭酒魏有人、府兵隊正魏人溥,後均在福建安家。
唐代,魏姓有魏徵、魏玄同、魏元忠、魏知古、魏暮、魏扶等6人先後任宰相。其中,魏徵是壹位很有見地的政治家,以犯顏敢諫知名,前後陳諫200余事,曾提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名言,死後,唐太宗嘆曰:“朕亡壹鑒矣”據《魏氏族譜》載,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歷15世,有壹支自江西移居福建寧化石壁村,又歷 11世,有魏才祿,生4子:長子魏元,於1311年移居廣東長樂(今五華);二手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
孫邦政又移居廣東龍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墳;四子魏貞,有壹子移居廣東揭陽,還有壹子居海豐。魏元的裔孫魏應浩,魏特敬於清朝乾隆年間遷至臺灣新竹縣;裔孫魏鼎高於清朝鹹豐三年(1853年)去美國,後到加拿大定居;裔孫魏松於1910年到印尼,開錫礦致富,曾任馬來西亞立法議員、致公黨副主席。
魏特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