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發髻是婦女取悅男性的法寶之壹,男性的審美觀對女性發髻的創造起著獨特的作用,而君主作為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的作用尤其突出。據中華古今註記載:至漢高祖又令宮人梳奉聖髻,武帝又令梳十二鬟髻,又梳墮馬髻,靈帝又梳瑤臺髻。張衡西京賦記載衛後興於鬢發,飛燕寵於體輕,漢武帝時的衛皇後就是因其獨特的鬢發而被寵幸的。飛燕外傳寫飛燕妹趙合德,第壹次面見漢成帝時,就精心設計了自己的發髻:為卷發,號新興髻,為薄眉,號遠山黛,髻鬟品記載:合德有欣愁髻,使得漢成帝壹見便銷魂蕩魄,不能自持。雜事秘辛中寫到漢桓帝派人為梁瑩作入宮前的體檢,尋脫瑩步搖,伸髻度發,如黝髹可鑒,圍手八盤,墜地加半,這些為後來梁瑩受寵並冊封皇後作了很好的鋪墊。可見國君的喜好對發髻有很大的主導性。
在國君喜好的影響下,宮廷的式樣對於發髻風氣的變異也有很大的主導性。
楚宮尚腰,漢宮尚髻,漢代宮中的時尚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風俗。大約在西漢末年,高髻逐漸在上層貴族婦女中流行開來,後漢書馬廖傳載城中謠雲:城中好高髻,四方高壹尺。唐褚遂良故漢太史司馬公侍妾隨清娛墓誌銘序雲:永徽二年九月,余判同州,夜靜坐於西廳,若有若無,猶夢猶醒,見壹女子,高髻盛妝,泣謂余曰,妾漢太史司馬遷之侍妾也。東觀漢記說,東漢明帝馬皇後的頭發極為美觀,能梳成四起大髻,但以發成尚有余,繞髻三匝,可見,在東漢初年,高髻已不是稀罕的事物了。
在長期的化妝設計中,漢代婦女還創造出許多新的發髻形式。秦漢時代婦女最流行的發式是垂髻,由於這種發式低低地下垂至肩部,看上去如雲彩壹般嫻雅飄逸,故而又有垂雲髻的美稱。在諸種髻式中,墮馬髻最具特色,是漢代新興的發髻,設計者是漢桓帝時外戚梁冀的妻子孫壽。後漢書粱冀傳雲:壽色美而善為嬌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墮馬髻與她的愁眉,啼妝,折腰步,齲齒笑結合起來更能增加嫵媚。西安任家坡西漢墓出土的漢代婦女陶俑梳得就是墮馬髻,湖北江陵鳳凰山壹六八號墓出土的漢代婦女彩繪木俑也是梳得墮馬髻。墮馬髻屬於垂髻的壹種,梳法是在髻中分出壹綹兒頭發,朝壹側垂下,給人以發髻散落之感,好似從馬上墮下來弄歪了發髻,這種發髻的主要特點是發髻下垂至肩背,側在壹邊,造成壹種不平衡的觀感,令人耳目壹新。壹時間,都市中的貴族婦女紛紛仿效,妝鳴蟬薄鬢,照墜馬之垂髻。
漢代婦女的發型豐富而精美,除最具特色的墮馬髻之外,漢代婦女流行的發髻還有瑤臺髻、迎春髻、垂雲髻、盤桓髻、百合髻、同心髻等。並且許多新的發型在漢代創造出來,例如西漢成帝時的美女趙合德很會打扮,她創造了壹種新式發髻叫新興髻,把壹種膏狀東西抹在頭發上,把頭發卷起來,讓發髻聳立。這些發髻新方式光聽名字就會讓人聯想起女子搖曳生姿的形象。發髻的編梳壹般是由頭頂中分為二,然後將它們各自編成束,再從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種各樣。發髻的樣式很多,有的堆在頭上,有的分向兩邊,有的束在腦後,漢代婦女還有把發髻盤成各種各樣,並且在髻後垂壹束頭發,名為垂或分,借以增添媚趣。垂和分始於漢代,梳分髻行走時,左右晃動,上下跳躍,再加上裝飾帶似錦上添花,確實活潑可愛。
禮儀制度是維系社會形態的重要支柱,漢依據周禮制定發型與發飾,不同等級的女性在服飾、發型、發飾上自然會有等級區分,禮標誌著威嚴,貴族女子通過發髻來炫耀身份,普通女子梳髻不能僭越等級。漢代以後,婦女的發型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但是普通人家的婦女仍然喜歡樸素的裸髻。平民女子梳裸髻還與西漢初年崇尚黃老,簡樸無為的社會風氣相符合。湖南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出土的太侯夫人發髻實物、陜西西安、臨潼等地出土的漢代女陶俑普遍梳裸髻。漢代平民百姓女子多為椎髻,椎髻與其他發式比起來較為簡單,屬於裸髻的壹種。後漢書逸民列傳記載了東漢名士梁鴻和孟光成婚時,因孟光所戴豪華,頭上沒梳結椎髻的發式,惹得梁鴻心中不悅,結婚後竟七日不理孟光,孟光知悟,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梁鴻看見了甚為喜悅,不禁贊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從另壹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女性在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只不過是男性的附屬品,不能實現自己的個性追求,就連發髻的樣式都要受男性的左右,聽人擺布。
參考文獻:鄭玄、孔穎達.禮記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卷四十七祭義第二十四.馬縞.中華古今註.北京:中華書局,1985:卷中.範曄.後漢書馬廖傳.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1:240.乾隆官修.清朝文獻通考.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1:卷壹百十四,宗廟八.房玄齡等.二十五史晉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5.李百藥.北齊書幼主記.北京:中華書局,1999,7:76.範曄.後漢書梁冀傳.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1:331.範曄.後漢書逸民列傳.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1:800.範曄.後漢書逸民列傳.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