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國學難題調查

國學難題調查

我看過很少的壹部分,而且看得不能算仔細,有些慚愧。

《論語》,這個大致翻過壹遍,看的是楊伯峻版本的譯註,覺得這本很是受用,對個別字詞語句考證理解的很詳細準確,對於我這個剛入門的來說還是比較好的讀本。在結合當下的壹些問題來思考,能衍生出很多新內容。在儒家著作中真是本絕對的經典,壹定要讀的。呵呵,也看過於丹的那個,感覺還行,不過她更多的是感悟吧,無關乎文本,所以建議還是讀楊伯峻版本的。於單的壹期節目《在成長中感悟》看後覺得不錯。

《孟子》,沒有完全看過。只是在學習古代文論和論文寫作時略有略覽某些篇章,他的養浩然之氣這種理念還是比較贊同的,還有孟子的文風也有浩然之氣,十分磅礴大氣,我很喜歡。

《荀子》,這本可以說沒看過,只是在古代文學學習時有過大概的了解。但也只限於作者、主要思想這些。對於儒家經典我想還是先看完孔孟再說吧,所以暫時也不準備去看。

《大學》、《中庸》很抱歉都沒看過,所以也談不上什麽,個人感覺可能有些枯燥。

《周易》看過壹點,當時覺得很難懂,找了些註釋書看了還是不太好理解,不過我的導師說這本書適合中老年時看,是最偉大的壹部著作,因為它有個“變”的理念,人生很多都在它裏面能得到解釋,包羅萬象,比較深刻。但是年紀太輕,沒有過多生活經歷是無法真正體會的。

《道德經》看了前面,因為每篇不是很長,當時給自己定的任務是每天讀幾篇背幾篇,後來沒堅持下來,慚愧的說。這也是本不錯的書,我覺得有些思想的東西,對思考方式的脫離局限有些影響。

《莊子》這本書強烈推薦,因為文筆太美,故事太有趣,寓意太令人稱贊,對於莊子這個人我只能贊嘆其具有仙氣,那些神來之筆,讓妳不得不佩服。我覺得壹個思維比較獨特的人會很喜歡《莊子》,太“鬼才”了。

《韓非子》因為對法家思想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未讀過,只知道些名篇。前段時間看《大秦帝國》覺得不錯,正想找本韓非子瀏覽瀏覽。

《孫子兵法》以前壹直以為兵法類的只是教人些旁門左道、陰險詭計,所以不屑看。後來知道這本書和《三國》都很受日本人歡迎,我們老祖宗的東西卻讓別人據為己用,我想應該有其獨特的價值,也許我不該局限於壹些想法,也不該停留在對這本書表面文字的理解。我覺得這本書讀時要結合實際思考,這很重要,我感覺它的智慧是種思維上的,而不僅僅是“術”,對於當下的處事很有用吧。

《鬼谷子》未看過。

《六祖壇經》這是經典,我最喜歡的書之壹。我想對佛學、哲學感興趣的人都會讀它,它裏面“禪”的思想對人很是啟發,我覺得它讓我更加關註自己的內心、意識這些,由對外部的關註轉移到內在。這本書我想大家都接觸過,我們知道的很多有名的哲理故事都是出自這本,多看看對於自己思考方式的開闊很有幫助。

《忍經》這本我在網上找了很久都沒有好的版本,都是些和當下經商、處事相關的膚淺面的理解,我覺得低俗化了它的內涵。

《菜根譚》,我個人很喜歡這類格言警語類的的書籍,同樣《圍爐夜話》也是此中拔萃者,還有《小窗幽記》、《幽夢影》等,我覺得明清時期的壹些散文小品著作蘊含很多生活態度,壹些很精辟的比喻讓人回味過後稱贊不已,我記得中學校訓“嚼得菜根、做的大事”,這是真的,在道德修養方面這些書看完了我想妳的境界也會提高不少。書中很多名言我至今仍能時時想起,在我遇見壹些需要面對的、壹些疑惑的、壹些誘惑什麽時,我腦海中會最先浮現這些書裏的某句話,然後內心就會平靜下來,真正理性的從自己內心需要什麽、追求什麽來看待問題i,很多便也釋然。我覺得這些書與蘇州園林、傳統書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是中國文人思想的集大成者。

我想妳是想讀國學類書籍,那麽就從這些經典入手,關鍵是要有自己的感悟,不要局限於他人的理解,而且在我看來這些書都有壹個最終目的,那就是內化為妳的內涵,真正吸收,而不是局限於我讀了幾本,沒有內在的提升我想妳讀的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妳還想要更全面的學習國學,建議從十三經入手,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這些都是經典讀物啊。當然妳上面也有牽涉到裏面很多,但偏重於哲學思想類,我想在歷史類、小學類、文學類妳也應該牽涉些,這樣比較全面。歷史類的就《左傳》、《史記》、《資治通鑒》這些,小學類的分為音韻、訓詁、文字。《說文解字》(段玉裁註釋本)、《爾雅》這些,當然音韻有些復雜,可以不用去涉及。文學類的《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等也最好看看。

此外,看國學類的古籍要結合當代壹些大家的譯註本,像我前面提到的論語、孟子方面的楊伯峻,老子方面的朱兼之,詩經方面的程俊英等等,記得要看中華書局或商務印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的版本,這些都是最優秀的研究學者版本,不會出現什麽錯誤。別的出版社不好說的。

還有可以閱讀些國學大師的研究著作,這些可以幫助妳理解,像是章太炎、黃侃、梁啟超、錢穆、錢鐘書、湯壹介、胡適、王國維、陳寅恪、馮友蘭、季羨林等等這些人的書。

就這樣,這些能粗淺讀下來也差不多壹輩子了,更別說其他,還是好好讀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