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三峽懸棺的之謎

三峽懸棺的之謎

三峽大峽谷峭壁是歷史回音壁,三峽大峽谷的懸巖是壹排排懸念與懸案。在絕壁懸巖之上,懸藏著迄今難以解讀的千古之謎——懸棺葬。它構成壹道風景,壹派人文奇觀,反映了古代三峽民族壹種奇特的葬俗,更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在三峽懸巖峭壁、湍流險水之間,布有許多洞穴,因為原始人類曾經歷過“穴居”時代,不少洞穴中都留存有古人類的遺跡,因而許多洞穴都披上了神密的面紗。故有舊詩雲:“夷陵多名山,夷山多名洞。”如瞿塘峽中的“黃金洞”,傳說就極為神秘。1958年,白鹽山白龍洞村民楊文平用粗繩和爪鉤冒險探洞,獲得壹柄柳葉形巴式青銅劍而歸。已故的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學者童恩正先生據此創作了小說和電影劇本《古峽迷霧》,敘述楚滅巴國時巴王逃到黃金洞後神秘失蹤的傳奇故事,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1996年,由中國、英國、愛爾蘭三國組成的探險隊成功地進入了傳說神秘的黃金洞,但他們在洞中所見到的只是壹堆白骨、散亂的木屑,以及洞壁上模糊不清的文字和繪畫。是何年何人所留?仍是壹串難解之迷。而在這些神密的洞穴中,最為神密的還是名傳遐邇的洞中懸棺。

壹、三峽懸棺溯源考

三峽懸棺信息,最初來自古籍載述與民間傳說。據學者考查:“懸棺”壹詞最早來自公元6世紀《太平禦覽》卷四七《武夷山》條,肖子開《建安記》引南朝·梁陳間人顧野王(公元519-581)謂福建武夷山,乃“地仙之宅,半巖有懸棺數千。”1948年著名民族學家芮逸夫在《僚為仡佬試考》壹文中,首次把“懸棺葬”作為專有名詞提出。之後,“懸棺葬”壹詞逐漸為眾多學者接受。長期致力於巖葬研究的學者陳明芳,對“懸棺葬”作了這樣的界定:“懸棺葬是崖葬中將殮屍棺木高置於臨江面海,倚山傍水的懸崖峭壁之上的壹種葬俗。”?③

三峽崖葬的歷史最早記載至少要上推至南北朝時期。《水經註》載雲:“江之左岸,絕崖壁立數百丈,飛鳥所不能棲。有壹火燼,插在崖間,遠見可長數尺。父老傳言,昔洪水之時,人蒲(泊)舟崖側,以余燼插之巖側,至今猶存,故先後相承,謂之插竈也。”“插竈”就是懸棺。古人不識懸棺廬山真面目,往往把它想象為“插竈”……試想燒過的“火燼”(類似木炭)何以能永遠插在崖間?而且其形“長數尺”,這不是棺木又是什麽?進入唐代後人們始認識發現三峽絕壁上懸藏之物為懸棺。唐代將軍王果路過三峽時也發現了懸棺,古籍多有記載。《太平禦覽》559卷載:“《神怪誌》曰:王果經三峽,見石壁有物懸之如棺,使取之,乃壹棺也,發之骸骨存焉。”北宋·邵伯溫《聞見後錄》載雲:“三峽中石壁千萬仞,飛鳥懸猿不可及之處,有洞穴,累棺槨,或大或小,歷歷可數,峽中人謂之仙人棺槨雲。”蘇軾《出峽》詩中有雲:“忽驚巫峽尾,巖腹有穿壙,仰望天蒼蒼,石室開南向……鐵楯橫半空,俯瞰不計丈。古人誰架構?下有不測浪,石竇見天釐,瓦棺悲古葬。”詩中所描述的當是鐵棺峽中之懸棺。明清以來的地方誌亦多有三峽懸棺的記載。這些記載,描繪出人們對懸棺逐步認識的過程。

當我們解讀峽江兩岸的景點時,也會驚奇地發現:許多景點的名稱都與懸棺有關,或者說直接出自懸棺。如:

兵書匣。明·正德《夔州府誌》載:“兵書匣,在瞿塘峽半,遠視若露壹匣,高懸不能至。”曹學亻全《蜀中名勝記》亦載:“赤岬山,巖穴中露壹匣,甚高不可升,相傳乃古兵書匣。”

風箱峽。清光緒《奉節縣誌》載:“風箱峽,在瞿塘峽中赤岬山下,崖穴間高不可升,相傳魯班之風箱也。”清·許瓚《東還紀程》載:“夔門時有風箱峽者,數仞絕壁中叠置木匣,如風箱甚多,仰望色如朽木,較棺形則小,其景象頗相類也。”清光緒《巫山縣誌》載:“風箱峽在舊大昌縣境,懸壁之上壘壘,形類風箱或類棺。”“魯班巖,治東十五裏,上有斧鑿風箱形跡。”

兵書寶劍峽。清嘉慶《歸州誌》載:“兵書峽,州東二十裏,壹名鐵棺,靈跡在白狗峽東。”清·王世正《蜀道驛程記》載雲:“過兵書峽,峽半石壁有洞,中有石,形如卷,俗謂武候兵書。”明代文學家何景明據三峽民間傳說寫了壹首詩:“空巖壹卷書,綠苔字應滅。誌決功不成,千載有余烈。”?

龍船河。清光緒《巴東縣誌》載:“西氵襄溪,兩岸壁立千尋,有敞艇在石罅間,去水約半裏許,望之舷艄可辨。”西氵襄溪位於長江北岸,溪水與長江匯合處石壁間有懸棺如船,民間逐稱之為龍船河。

箱子巖。清同治《宜昌府誌》載:“霧渡河箱子巖。去宜昌城北三十裏,相傳有避亂巖上,有木箱至今不朽。”

從上述有關三峽懸棺葬的歷史記載裏,我們可以看出,三峽地區懸棺葬遺存歷史久遠,古籍中所見的載述年代最早的距今約1500余年,但由於古人科技水平有限,對三峽懸棺的發現與認識曾經歷了壹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並衍生附會出了種種神話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二、三峽地區懸棺葬的分布狀態

據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中國懸棺葬的地理分布幾乎全部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以及臺灣等11省市境內河流兩岸的峽谷之中。三峽地區的懸棺葬是按自然地理組合的壹個特定區域,也是中國南方懸棺葬中文化蘊藏最為豐富、最具民族學研究價值的懸棺葬區之壹。與長江三峽工程興建後形成的大庫區不同,三峽懸棺葬僅限於峽中的六個縣(即現重慶市的奉節、巫山、巫溪、湖北西部的巴東、秭歸、宜昌),以及峽江兩岸溪河峽谷的懸崖絕壁之上。其分布特點是以峽江主流為中心向兩岸的支流輻射,由壹線多點、多線串連而形成的網狀結構。其民族屬性和文化內涵、具有十分明顯的聯系性和***性。

(壹)三峽主流懸棺葬的分布情況

三峽主流上起奉節瞿塘峽,下至宜昌西陵峽口,全長約192公裏。自古至今,先後發現的著名懸棺點有十余處:

赤岬山“兵書匣”。載於古籍和地方誌,穴中棺木數與棺中遺物不詳。

粉壁堂。位於夔門南岸,以巖壁上集中有大量古代石刻而得名。巖間有壹洞穴高出江面50米左右,中有懸棺壹具。

黃金洞。位於瞿塘峽南岸的絕壁上的壹個天然石洞。1958年有峽民進洞探寶,得壹把巴式青銅劍而歸。1996年科學探險隊再次進洞,僅見壹堆屍骨。

吊槽。位於瞿塘峽南岸峭巖間,高出江面70米左右,中有棺木壹具,旁有木樁方孔。

風箱峽。位於瞿塘峽北岸赤甲山半巖間,上距山頂約100米,下距江面約70米,垂直的巖石裂縫處有“風箱峽”三個大字。1971年有三位峽民為了尋找“龍骨”從懸巖上攀入風箱峽,發現巖隙裏橫置的木樁上疊置著12具棺木,毀壞棺木8具,盜取壹柄巴式青銅劍、木劍鞘、壹把銅斧、壹些料珠裝飾品,還有壹只制作十分精美的男式圓口鏤空雕花銅鞋。風箱峽壹帶是壹個巖葬群,距此處東面50米絕壁的兩條巖縫中,仍可見有懸棺存在。

盔甲洞。《夔州誌》載:相傳此洞為宋代女將穆桂英藏盔甲的地方,這與“孟良梯”壹樣當然也是壹種附會。盔甲洞在風箱峽斜對面的南岸半巖間,下距江面約100米。童恩正先生曾有專文記載盔甲洞懸棺發現的文物。1958年,白帝城供銷社請壹位老工人進洞探寶,發現棺木三具,取出的文物現存白帝城文物陳列室,計有巴式青銅劍、木梳壹把等。

鐵棺峽。位於西陵峽南岸巴東境內的楠木園。鐵棺峽長達500多米,距江面數十米的峭壁上有壹排天然巖洞,因年代久遠,懸葬之棺木色澤灰黑如鐵,鐵棺峽因此而得名,惜洞中棺木屢遭破壞無壹幸存。

兵書寶劍峽。位於西陵峽秭歸縣境北岸,船過香溪即可見崖壁上有壹條狀突兀巖石象壹把寶劍倒插在巖石中,這就是“寶劍”。在下遊距江面約200米處峭巖間有壹天然洞穴,穴中有壹疊形狀如書之物,相傳為諸葛亮入蜀時留藏的“兵書”,實則是棺木。1955年四川下來幾位采藥老人用繩索入洞中,發現內有兩具棺木,揭開了“兵書”之謎。

(二)三峽支流懸棺葬的分布情況

三峽兩岸匯入峽江的溪河,皆為陡峭的峽谷,崖壁半腰均有懸棺葬分布,主要有:

奉節草堂河懸棺群:主要有三架巖懸棺,現洞中僅存木杠。

巫山錯開峽氵四氵襄懸棺群:有棺木阡、天子廟兩處懸棺,內有懸棺10余具,現僅存4具。

巫山大寧河(巫溪)段懸棺群:主要有龍門峽(因有多處懸棺,亦稱鐵棺峽)巴霧峽、滴翠峽飛雲洞、大昌水口等5處懸棺葬。多為天然洞穴,每洞有1—2具棺木。懸棺穴距水面最低約40米,最高達200余米。成為小三峽裏的壹大景觀。

巫溪縣大寧河段懸棺群:主要有爛船灣、月亮洞、貓子石、棺木巖、黃巖硝洞、四方洞、南門灣、鳳凰山、九層樓……等10多處懸棺葬,可謂星羅棋布。距巫溪縣城北30公裏,位於大寧河與東溪河交匯處的荊竹壩懸棺葬群,高崖間石穴交錯、棺木累累,計有25具之多,景象十分壯觀。1979年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曾攀登上高崖實地考察,對其中18號棺進行了清理,兩具屍骨壹男壹女均少年,隨葬物有銅器三件。

巴東縣龍船河懸棺群:龍船河古名西氵襄溪,因有懸棺形似木船而得名。從與長江匯合處起的沿河兩岸峭壁間多有懸棺,有人統計至少在10具以上,但多遭破壞;距龍船河北面5公裏處的羅坪河,絕壁上的自然洞穴裏亦有懸棺遺存。

秭歸縣九畹溪懸棺群:九畹溪位於西陵峽南岸,相傳屈原少年時代曾在此溪畔種植九畹芝蘭,懸棺群在距峽江約15公裏的九畹溪兩岸,地名棺木巖。棺木巖高700余米左右,紅褐色的崖壁間天生壹道橫向大裂縫,距地面約50米,裂縫中放置著7具棺木。民間有詩雲:“自古流傳棺木巖,鳥鳴猿啼動人情,雪飄草木山戴孝,風吹松杉樹舉哀,春到百花呈奠禮,夜來明月照靈臺,不知亡者何朝代?棺木七副洞穴埋。”現棺木都遭盜棺者破壞。

秭歸縣磨坪青幹河支流懸棺群:在西陵峽南岸磨坪鄉壹處長約120米、高約100米的峭壁上,壹排洞穴和石縫中放置有131口棺木。通過望遠鏡還可看見棺木旁的壹捆繩索。這是迄今為止三峽地區發現的最大的懸棺葬群,極具研究價值。盡管還未進洞穴發掘棺中遺物,但考古工作者認為:通過這壹捆繩索,有可能解讀懸棺如何放置的千古之謎。

夷陵區黃柏河懸棺群:該懸棺群位於西陵峽北岸約20公裏的黃柏河兩岸。在壹處距地面約100米的陡峭巖壁間有壹自然洞穴,洞分內外兩層,其中放置有30多具棺木,洞中央還有壹具較大的套棺,長約2米,高約1米,棺木均為整木挖鑿而成,木質堅硬。歷史上屢遭盜棺者破壞,1958年和1979年;先後兩次有入洞者掀下棺木20多具。與棺材巖隔河相望的龍王洞,也是壹處懸棺葬,內有棺木6具。

從以上三峽地區懸棺葬的地理分布情況,可看出壹個十分明顯的分布特點:即峽江主流的懸棺相對稀少,宛若疏星半月點綴在璀燦銀河之間;而峽江兩岸支流之懸棺葬則星羅棋布、鱗次櫛比,整個三峽地區的懸棺葬分布,便以峽江主流為中心形成了壹個獨特的網狀板塊。這壹特點的形成,與古代三峽民族部落分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是人口聚居狀況的反映。峽中峰高巖陡,少有坪地可供人類居住和農耕,而兩岸支流河谷地勢稍平,且土地肥沃、交通方便,古民村落大都分布於此。懸棺葬分布正是古代部落、村落分布的縮影。了解這壹點,對於研究三峽地區懸棺葬之族屬及文化內涵大有幫助。

三、三峽懸棺葬的地域特色

三峽地區懸棺葬所展示的文化內涵,同中國南方各地的懸棺葬相比較,即有其***同性和許多相似之處,也具有其個性,亦即鮮明的三峽地域特色。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在懸棺葬類型上多為自然選擇,形式較為單壹。由於三峽大峽谷地質結構多為石灰巖,經水溶和滲透後呈現出“喀斯特”地貌(即巖溶地貌),兩岸多奇峰峭壁、怪石嶙峋、溶洞叠出,所謂“夷山多名洞”便是三峽地貌的寫照。因此,三峽的懸棺葬壹般都選擇在自然洞穴,而少見有人工開鑿式、懸棺木樁式等其它類型。選擇不需加工的自然洞穴(溶洞、巖壁間縫隙)作為懸棺葬之地,反映了三峽地區懸棺葬的原始性與古樸性,與新石器時代的土坑葬更為接近。

(二)懸棺的棺木多采用整木挖鑿而成。由於古代三峽地區森林資源豐富、古木參天、古人就地取材為棺。懸棺棺木的簡易加工和制作粗糙,也表明當時生產技術水平低下,尚處於落後的農耕時代,距今年代較為久遠。

(三)在懸棺的放置方法上因地制宜。懸棺的棺木是如何放置在數百米高的懸崖絕壁之間的洞穴裏?這壹直是古今學者苦苦探解的壹個謎。對此,人們眾說紛紜,有的甚至不惜財力做實地模擬實驗。有堆物說(即在懸棺下堆積石土或它物以升高)、雲梯說(類似古代戰爭之攻城)、地貌變遷說(認為古代江河水位高於現代,距懸棺葬處距離甚近)、棧道說、“懸索下柩”說。很明顯,人們推測的許多懸棺置放方法,都是不切合三峽地區懸棺葬實際的,地貌變遷也難以解釋,因為三峽地區自有人類聚居歷史以來,未見有如此高水位記載。據現已發現的三峽地區懸棺葬來看,宜昌學者劉不朽同誌認為:三峽地區懸棺在放置方法上采用“懸索法”的痕跡十分明顯。最近在秭歸磨坪鄉發現的懸棺洞穴中猶遺存有壹捆繩索,便是“懸索法”的重要痕跡。現代壹些進入三峽懸棺中“盜寶”者,均采用從崖上懸繩索下吊入洞而取得了成功,也可以作為佐證。還有壹點值得引起重視,那就是“懸索法”乃是三峽山民們慣用的古老傳統作業技術,至今山民們在懸崖峭壁間采藥、砍柴和劈巖築路時,仍在普遍使用。當然,這也與峽中民族剽悍、勇敢的素質有關。“棧道法”(即在巖上鑿孔架木作棧道)亦有數例。有學者推斷:瞿塘峽南岸的“孟良梯”(現存65個方形鑿孔)可能是通往懸棺葬洞穴的棧道,因為附近有吊槽、粉壁堂、盔甲洞等多處懸棺葬。但即使用棧道,也還須用繩索輔助。總之,“懸索法”似可破解三峽懸棺“懸”入懸崖絕壁洞穴之千古懸念與懸案。

四、三峽懸棺葬的年代

三峽地區懸棺葬的年代,在上述論述中已顯端倪。通過懸棺遺存物品和碳14測定,大致可以確定其安葬年代。從隨葬品來看,專家們經分析指出:長江三峽地區“懸棺葬中的隨葬品多為戰國時期的柳葉形巴式劍、楚式劍、楚式高背木梳、西漢文帝四銖半兩錢,另有西漢時常見的長喙水鳥狀和鉤頭蛇首狀帶鉤和東漢五銖錢等等,這壹地區懸棺葬流行的年代大致應為戰國至東漢時期。”上世紀80年代初親自到西陵峽壹帶作過實地考察的舒之梅先生稱:“曾在宜昌新坪棺材巖揀到殘棺材板送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放射性碳素斷代測定,結果2270前後80年,樹輪校正年代2275前後90年,約當公元前325年,時為戰國中期偏晚。”兩者映證,年代基本上吻合,因此也是可信的。三峽地區在戰國時代是巴、楚聚居之地,其人“半巴半楚”,亦是巴、楚相互爭伐之地。《華陽國誌·巴誌》載雲:“楚、巴數攻伐,故置扞關、陽關、沔關。”古代學者考證,扞關有兩處:壹在巴山縣(長陽),壹在魚腹(奉節)。懸葬中之巴式劍、楚式劍,正是當時巴楚間戰爭之反映。所以可以認為:三峽地區懸棺葬產生的年代,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其流行之盛期在戰國時代,至漢代已逐漸稀少流行,僅有壹、二處懸棺中發現西漢、東漢錢幣便是最好的證明。秦國滅巴後,巴人部落已分散瓦解,大都遷徙出三峽地區。

五、三峽懸棺葬的族屬

懸棺葬的年代與族屬有著密切關系。自殷商、西周時期起,三峽地區曾有許多民族部落在此活動和聚居,但戰國時代活動時間最長、占統治地位的是巴人和楚人。巴之名最早見之於殷墟甲骨文,當時稱之為“巴方”,是壹個很有實力的方國。顧頡剛先生《中國歷史地圖集》中考證,“巴方”位於漢水、巴江之間,楚、鄧之南。據學者考證,巴人是參加武王伐紂時《牧誓》中八大部落之壹。楊守敬《水經圖註》認為:“參加《牧誓》大會的彭人,就是著稱於春秋經傳的巴人,當為武丁時‘巴方’的後裔。”“巴人這壹族名,是彭人、宗貝人、板楯蠻夷、月勾忍夷、閬中夷、白虎夷的總稱。”楊守敬出生在三峽,對三峽地理、歷史頗有研究,其觀點極有見地。《華陽國誌·巴誌》載雲:“其地東至魚腹”,即今重慶以東三峽壹帶,正是巴人活動的地域。特別是在三峽懸棺葬中,有10余處出土有柳葉形巴式劍,與巴人在三峽活動的地區、年代三者吻合,足可以證明三峽棺葬的主人是巴人無疑。但是,多年來獻身於中國懸棺葬研究並取得顯著成績的陳明芳先生卻另有見解,她認為:“長江三峽地區的懸棺葬可能與這裏古代亻襄人和延蟲人有關”,“可以認為,長江三峽地區的懸棺葬為古代濮人、越人後裔的葬俗。”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學者林向先生的觀點大致相同,也認為“川東峽江地區的崖葬可能是古代亻襄、延蟲族的遺存。”他們不贊同巴人說的理由是***同的,即“巴是國名,而非族名。”上世紀末,四川著名學者段渝先生推出了巴蜀古代文明研究新成果,他指出“古代居息繁衍在這個地域內的各個族也被統稱為巴,並由此派生出巴人、巴族、巴國、巴文化等概念。從這個意義上看,巴這個名稱包有地、人、族、國、文化等多層次的復雜內涵,是壹個復合性概念。”這可能是對巴是國名而非族名以及三峽懸棺葬的主人是否為巴人的最好的回答。當然,古代生息繁衍在三峽地區的民族多而且雜,對這些民族的起源與演變的研究雖已取得了壹定成果,但多為百家之言,尚未有定論。在古史的傳說時代,三峽壹帶當屬南方的苗蠻集團,亦即張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史》中所說:“新石器時代江漢地區的土著,是傳說中的三苗。”而後又出現“百越”的“百濮”:峽中秭歸古為夔國,有學者認為夔即“夔越”,是百越的壹支;三峽地區也是“百濮所充”之地,有學者考證“濮在今湖北枝江西”,與巴人活動的地域相同。所以,許多學者都認為巴族可能是越、濮的後裔,或者他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

六、三峽懸棺葬的文化內涵

自從1000多年前在中國南方發現了奇特的懸棺之後,眾多仁人誌士就壹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懸棺葬俗之起源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毫無疑問,奇特的葬俗形式,乃是人類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壹種奇特的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產物。學者們在探討懸棺葬起源時,普遍認為這是人類葬俗的演進,懸棺葬與史前人類穴居和新石器時代土葬有密切聯系,是壹些民族宗教觀念的反映。具體到懸棺葬俗形成的原因,則是見仁見智,各說不壹,且頗多臆想與猜測,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諸說:

(1)祖先崇拜說。將父母祖先的屍體高置在臨水高崖上,既便於後代子孫瞻仰,也能讓祖先的英魂保佑子子孫孫繁榮昌盛。古人多有此說:唐張族鳥《朝野僉載》載曰:“五溪蠻父母死……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助鑿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者以為至孝,既終身不復祭祀。”乾隆《珙縣誌》載:“珙縣多棘人人……相傳有羅因者,以棘人人嘗滅其祖,乃教以懸棺崖上,子孫高顯。於是爭掛高巖以趨吉。”

(2)普渡靈魂說。古人把人的形體叫作“形”,魂魄附之於形體,即所謂“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靈”。有學者認為:棺木(尤其是船形棺木)好似獨木船,將死者脫離形體的靈魂,載渡到天堂極樂世界。楚辭《招魂》所表現的正是“超度亡者靈魂”這壹原始的靈魂觀念和三峽地區古老的民族習俗。

(3)“升天”成仙說。古人以為高山高崖距離九天仙境最近,所以稱懸棺洞穴為“仙館”,懸棺葬為“地仙之墓”。子孫將祖先屍骨安葬在高不可攀的懸巖絕壁之上,宛若進入雲霧飄繞的神仙境界,既可避鬼怪的幹擾,又可以高高地瞻仰祖先。

(4)返水歸真或返洞歸源說。即所謂來之於水,返之於水,來之於山,返之於山,居之於洞穴,回歸洞穴。原始人類曾有過“穴居”時代,狩獵於山林,捕魚於水澤,對山水自然有著深深眷戀之情。將祖先懸葬於水邊山崖洞穴,有送其回歸自然之意。《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辭》“質本潔來還潔去”便是回歸觀念的反映。

此外,還有“保護屍體”說、“抑制天花傳染”說等等,不壹而足。多為望懸棺而生義、難以令人信服,上述四種主要觀點,皆為國內外研究懸棺的學者中甚為流行的見解。各說都有所據,具有壹定說服力。

總之,三峽懸棺葬,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從壹個側面鮮明地反映了早期三峽人的人文宗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