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的意思

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的意思

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的意思是順應天時,裁量地理,根據規律辦事,就可以用較少的力收獲更多成功。

原句出處:

“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出自(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作品簡介:

《齊民要術》是壹部綜合性農書,為中國古代五大農書之首,該書記述了黃河流域下遊地區,即今山西東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東北部和山東中北部的農業生產,蓋述農、林、牧、漁、副等部門的生產技術知識。書中正文分成10卷92篇,11萬字。

其中正文約7萬字,註釋約4萬字。書中援引古籍近200種,所引《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等現已失傳的漢晉重要農書,後人只能從此書了解當時的農業運作。

書前有自序、雜說各壹篇,其中的序廣泛摘引聖君賢相、有識之士等註重農業的事例,以及由於註重農業而取得的顯著成效。

《齊民要術》的作品題材及影響:

作品題材:

《齊民要術》前6卷將廣義農業全部包括在內,卷7和卷8上半為農產品加工或農家副業,卷9末兩篇,可說是作為輔助收入的農村家庭手工業,大致符合自序所說“起自耕農,終於醯醢”的各種有積極意義的“資生之業”。

《齊民要術》的實質內容和寫作方法,以《種谷第三》篇為例來分析:在標題下的小字標題註,系註釋篇中主題植物——谷,在古代和當時著作中,有些什麽異名、良好品種以及“故實”等,並註明出處。

作品影響:

該書自出版後,長期受中國歷朝政府重視,傳遍海外後亦被常成為研究古物種變化的經典。《齊民要術》可解作平民謀生方法,亦可解為治理民生的方法。

北宋時期的官刊善本不易看到,有“非朝廷人不可得”之說。唐、宋以來出現不少農書,無不以它為範本,其中,元《農桑輯要》、王禎《農書》、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清《授時通考》均受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