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寺始建於唐朝,稱聚瑟寺。明萬歷五年(1577年)重修,萬歷皇帝之母慈聖李太後出資,司禮監馮保督建而成,改名萬壽寺,成為皇家寺廟。主要用做藏經卷,後經板、經卷移至番經廠和漢經廠,萬壽寺便成為明代帝後遊西湖(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宮。清朝時又經幾次重修擴建,西路於乾隆朝時改為行宮,遂成為規模宏大的皇家重寺。清乾隆十六年和二十六年,清高宗弘歷曾兩次在這裏為其母祝壽。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後重修萬壽寺行宮,在西跨院增修了千佛閣和梳妝樓,形成最後格局。當年,慈禧往來於頤和園與紫禁城之間,都要在萬壽寺拈香禮佛,在西跨院行宮吃茶點,故有小寧壽宮之稱。1934年前後,萬壽寺的前部曾辟為東北難民子弟學校。1985年,中路辟為北京藝術博物館。
萬壽寺深庭廣廈,瓊樓玉宇,雕梁畫棟,極其宏麗。其間曲欄回廊,禦書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宮,蒼松翠柏錯落有致,占地三萬余平方米。寺內分東、中、西三路。中路為主體建築,山門以內***七進院落,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即大延壽殿)、萬壽閣、大禪堂、禦碑亭、無量壽佛殿、萬壽樓等,各殿兩側有配殿配房。東路為方丈院和圃園,即僧人生活區。西路在乾隆年間改為行宮院。
寺廟前,長河奔流,舊時設有碼頭。每當春末夏初,帝王太後從紫禁城走水路到頤和園避暑,均在此駐蹕下船稍事休息。
萬壽寺山門上方,有清順治二年禦賜的石匾,上書“敕建護國萬壽寺”。山門兩側的卡子墻、撇山影壁的磚雕,構圖精細,為不可多得之藝術精品。兩側齊胸高的宇墻虎皮底座,朱墻白頂,色彩分明。
進得山門,便是天王殿。殿前左鐘樓,右鼓樓。素有“鐘王”之稱的永樂大鐘曾懸掛於此。乾隆八年,移至覺生寺(即大鐘寺)。過天王殿是大雄寶殿,內有三世佛、十八羅漢、倒座觀音泥塑像。兩側金柱上,有乾隆帝所書楹聯:“戒慧光中煙雲皆般若;清涼界外花石盡真如。”清大太監李蓮英為了恭維慈禧,特意命人制作了壹個面似慈禧的觀音像,慈禧的“老佛爺”之名由此而得。現在,此座觀音像還擺放在三世佛像的後邊。
正殿之後的萬壽閣是近年重修的,原閣於民國年間毀於火災。閣後的大禪堂,為主持講經說法之地。堂後假山疊石,松柏蒼勁,皆為數百年之物。大禪堂後為最後壹進院落,內有壹片假山,象征普陀、峨眉、清涼佛教三山,山上有三大士殿,正殿為觀音,左為文殊,右為普賢。山後有兩株古銀杏樹分立兩旁,飽經滄桑的虬幹枝葉高聳入雲。其後還有乾隆禦碑亭、無量壽佛殿、光緒禦碑亭、千佛閣等。無量佛殿兩側原有洋式門兩座,建於清乾隆年間,與圓明園之西洋樓同齡,皆為中西結合之產物。隔門與西路的爬山遊廊和亭閣相連,亦與東路長滿樹木的土山相通。
西路是行宮部分,為清乾隆年間修建,靠前部分有四小院落,被中間夾道壹分為二。左為壽膳房,右為壽茶房,其後是皇帝、太後駐蹕之行殿。行殿之後兩側有爬山遊廊,通過小亭到後樓。相傳,清末慈禧太後曾於此梳妝,故稱“梳妝樓”。再後有大悲殿及配殿,院中有壹井亭,是專為皇帝講經之所。東路是方丈院。前部有大齋堂,大廚房及僧舍,中為齋堂、前宇、南房,齋堂之後為土山,最後是獨院。
北京藝術博物館是壹座綜合性藝術博物館,“藏身”於這座著名的古剎內。現收藏各類古代藝術品近五萬件,時代上起原始社會,下迄明清,尤以明清時期蔚為大觀。藏品門類廣泛,主要包括歷代書法和繪畫、碑帖及名人書劄,宮廷織繡、宮室瓷器、古代家具、歷代錢幣及璽印等。其它如青銅器、玉石器、竹木牙角器、佛造像、鼻煙壺等,不勝枚舉。字畫有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代大師的傳世之作。藝術館還收藏了上自宋代下至民國的古籍圖書十余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