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國學課堂(三)

國學課堂(三)

1.《道德經》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為“我自然”。

得“道”的管理者壹切都順道而為。在不知不覺中引領社會、大眾走上順應大道的道路。百姓感覺不到領導人刻意的管理社會。

次壹點的就不是道法自然的狀態,要“有為”。不斷去親民,親而譽之。這個狀態有了刻意為之的痕跡。

譽之:贊美。

畏之:恐嚇。

侮之:老百姓公然起來羞辱他,造反,推翻他。這個狀態最差。

信不足焉(因):如果領導人對老百姓不講信用。

有不信焉(果):老百姓不信任他,失去公信力。

悠兮其貴言:真正證悟的狀態,話不多。壹定境界的“道”是行出來的。

功成事遂:壹個人不是說多少,而是行。實實在在領會道,踐行道,正悟道,推行道。宇宙、社會按照自然規律運行。

百姓皆為“我自然”:順大道不標榜自己,全心全意為眾生服務,不宣傳自己,沒有我治,老百姓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感覺不到領導人的存在。

收獲: 管理者應該學習的狀態:“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

我們要實實在在行道行道就是真正的沒有我,給眾生打拼,為眾生服務。成全眾生,服務眾生,道法自然,順應大道。

2.致良知學習第三天

今天難得有時間,靜下心來聆聽博仁老師導讀《教條示龍場諸生》。

立誌、勤學、改過、責善,是陽明先生教導大家的四條教規。

1.立誌

何為立誌?我們可以問自己心中有沒有明確、清晰、篤定的誌向。立誌不是壹個階段性目標,它是我們每壹個人的終身誌向,最終決定我們要成為壹個什麽樣的人?如:我立誌成為壹名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證者。

願:我要實現利他的壹些願望。願世界和平,人人幸福。

目標:目標是壹個階段性的方向。

立誌是決定我們成為壹個什麽樣的人的起點。很久以來,這些概念在我心中壹直是模糊不定,甚至從來沒有思考過。今天它們第壹次清晰地出現在我的腦海裏,這就是覺知被喚醒。

以聖人之誌為己誌,以聖人之心為己心,以聖人的行為來指導自己,從此走上成聖成賢的光明大道。

聖人的內心裝的都是天理,沒有私欲。他們不是為了做而做,而是背後有壹項使命,壹個堅定的誌向。

凡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這是我認識的聖人與凡人的區別。

2.勤學

在學習的道路上不可以有傲慢之心,要懷有謙卑、恭敬、篤信之心。切記壹個“傲”字害死人。

對待學習,我們要有足夠的細心、耐心、誠心、謙卑心、恭敬心,壹絲不茍。哪怕是壹段話,壹個標點符號,要精雕細琢,細細打磨。

人的內心是壹面鏡子,反復審視內心的過程,就是做人方面不斷修正自己。懂得知止而後有定。

3.改過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品德高尚的人不是不犯錯,而是能及時改過。

說到改過,我昨天就經歷了壹段小插曲。

由於對交作業流程不太熟悉,我寫完心得體會,匆忙發送,終於在規定前幾分鐘低空過關。

半小時後我再翻看自己的作業,第“1”天打卡很醒目,壹下子讓我清醒過來。怎麽辦?已經撤不回來。

我咨詢組長,杜老師。老師回復我:“可以改正,知道錯了立馬改正。”

重新復制,修改不通順的語句,刪減重復啰嗦的語言,為文章整枝打叉,塑造形體美。

安心發送至小組群。

我督促自己,養成反省的習慣。學會在獨處時自我對話,告誡自己切忌生有傲慢之心、貪心、好勝之心。

4.責善

責善:勸勉身邊的人向善。責善是朋友之道。

懂得了我們以什麽樣的態度向別人責善,以及用什麽樣的態度接受別人的責善。

給別人責善:忠言相告,善加引導,真誠,委婉,使用恰當的語言。不能使別人產生逆反心理,不能批評指責,抱怨,挑剔。

接受別人的責善:對於別人責善的方式以及態度,我們要心存感激。

道理我弄懂了,誦讀文章,不再磕磕絆絆。在致良知的路上,讓知道變成做到,砥礪前行。(今天是第二次被評為優秀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