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羊肚簡介

古籍中的羊肚簡介

羊肚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胃。羊肚適合的人群壹般人群均可食用,每次約50克。尤適宜體質贏瘦,虛勞衰弱之人食用;適宜胃氣虛弱,反胃,不食,以及盜汗,尿頻之人食用。羊肚的食療功效羊肚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補虛,益氣健胃,固表止汗之功效;用於虛勞贏瘦、不能飲食、消渴、盜汗、尿頻等癥。羊肚的食用建議1、治久病虛羸,不生肌肉,水氣在脅下,不能飲食,四肢煩熱:羊胃壹枚,白術壹升。切,水二鬥,煮九升,分九服,日三。(張文仲)2、治胃虛消渴:羊肚爛煮,空腹食之。(《古今錄驗方》)3、治項下瘰癧:羊?,燒灰,香油調敷。(《綱目》)《*辭典》:羊肚出處《千金·食治》拼音名YánɡDǔ別名羊胃(張文仲),羊膍胵(《綱目》)。來源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胃。原形態動物形態詳"羊肉"條。化學成份每100克約含水分84克,蛋白質7.1克,脂肪7.2克,碳水化物1.2克,灰分0.5克,鈣34毫克,磷93毫克,鐵1.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21毫克,尼克酸1.8毫克。性味甘,溫。①《本草圖經》:"溫,平。"②《綱目》:"甘,溫,無毒。"功能主治補虛,健脾胃。治虛勞羸瘦,不能飲食,消渴,盜汗,尿頻。①《千金·食治》:"主胃反。治虛羸,小便數,止虛汗。"②《本草蒙筌》:"補虛怯,健脾。"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煎湯。附方①治久病虛羸,不生肌肉,水氣在脅下,不能飲食,四肢煩熱:羊胃壹枚,白術壹升。切,水二鬥,煮九升,分九服,日三。(張文仲)②治胃虛消渴:羊肚爛煮,空腹食之。(《古今錄驗方》)③治項下瘰癧:羊膍胵,燒灰,香油調敷。(《綱目》)摘錄《*辭典》

詳見百科詞條:羊肚 [ 最後修訂於2010/6/29 15:47:43 ***679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