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過壹種讓中國人很自豪的天下觀,這種天下觀給古代中國人心中確定了“世界”的範圍和“中國”的位置,它的形成大約是在兩三千年前,雖然那個時代的人沒有真正地到達世界各個角落,但是他們常常把它稱為“天下”。他們想象:第壹,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第二,天下的大地仿佛壹個棋盤,或是像壹個回字形,由中心向四邊不斷延伸;第三,地理空間越靠邊緣,就越荒蕪、越野蠻,文明的等級也越低。
在大約戰國時成書的《尚書·禹貢》等古代典籍中,有“九州”、“五服”的記載。這個觀念是怎樣起源的呢?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但是根據推測,它可能與古代中國人關於空間的想象有關。古代中國人相信“天圓地方”,在他們的想象中,天是圓的,想壹個鬥笠壹樣,覆蓋在大地上,中心是北鬥和北鬥星的位置,據說天上最高的神太壹就在那裏;兒大地是方的,就像棋盤,中間是洛陽壹帶,王也應當在那裏。這種關於宇宙空間的想象根深蒂固,而且是壹種完美、合理的布局,所以很多古代最重要的東西都是模仿這種空間的,像祭祀天地用的玉琮名堂、圜丘壹直到後來的祭天的天壇等等,就要模擬這樣的格局,才獲得祭祀天地的權力;又像古代王宮和古代都城,也要仿效天圓地方的模樣,象征這個地方有當然的合法性;甚至像壹些遊戲與占蔔的用具,如博具、式盤甚至後來的圍棋都表達了壹種空間格局。
既要融入現代的元素,又不失傳統的精華,用全新的理念對傳統進行升級,已達到歷史與現代的統壹。 對當代而言,除了“以人為本”,還應充分考慮到人與自然和生態的關系,不能僅從設計的使用和服務出發,還要從自然和生態出發,達到和諧***生的設計理念。
壹 造紙術的發明改變了以往歐洲中世紀用羊皮紙書寫的歷史,有利於知識文化的傳播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在前人造紙術的基礎上,改革和推廣了造紙技術。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在前人造紙術的基礎上,改革和推廣了造紙技術。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壹,也是人類文明史上壹項最傑出的成就。紙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基礎,它作為壹種新的信息載體在中國率先出現,使中國漢代的文明勃興超過了其它的文明。公元八世紀左右,阿拉伯人才開始用中國的技術和設備造紙。造紙術經由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13世紀以後,廉價耐用的紙張很快取代了歐洲中世紀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紙和小牛皮紙。中世紀許多典籍在當時就是 由文士手工抄錄在羊皮紙上,然後做成經卷,然後存放我國的紙和造紙方法,最先傳到越南和朝鮮,又從朝鮮傳到日本。西晉太康六年(公元二八五年),朝鮮半島的百濟國,有個學者叫王仁博士,帶了《論語》等書到日本去,這些書都是寫在紙上的手抄本。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六壹0年),有壹個朝鮮和尚曇征到日本去,他把從中國學到的造紙方法和造墨方法傳給了日本人。不久,日本也能大量造紙了。公元七五壹年,我國的造紙方法,又向西傳到了阿拉伯。那時候,阿拉伯有壹個強大的國家,在我國的歷史上叫大食。大食的疆域壹度擴展到中亞細亞。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七五壹年),唐朝的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帶領軍隊,和大食的齊牙德·衣布·噶利帶領的軍隊打了壹仗,結果,高仙芝被打敗,好多唐朝的士兵被俘虜去了。這些士兵中有不少造紙工人,因此,我國的造紙方法也就傳到了大食國。大食國人就在撒馬爾罕和其它壹些城市裏開辦造紙廠,大量生產紙,並且把紙出口到歐洲各國去。當時歐洲各國所用的紙,都是阿拉伯人制造供應的。
紙傳到歐洲以前,在很長壹個時期內,歐洲人把字寫在石頭、蠟板、紙草、羊皮上。紙草-經折疊就會斷裂,不容易保存。羊皮價錢很貴,抄寫壹部《聖經》,就要用三百多只羊的皮。這種用羊皮抄成的書,壹般人誰買得起呀,太貴了。
阿拉伯人把紙輸送到歐洲各國,歐洲人也就得到了便宜的書寫材料。他們普遍用起紙來,不再使用紙草和羊皮寫字了。公元壹壹五0年,阿拉伯人在歐洲的西班牙設立了造紙廠。這樣,中國的造紙方法就傳到了西班牙。而這時,離開蔡倫改進造紙法已經有壹千年了。以後,紙又從西班牙陸續傳到了歐洲其他各國;到十七世紀末,才傳到了美洲大陸。我國的紙和造紙方法,最後終於傳遍了全世界。各國人民都用上了紙來,這樣,就大大促進了各國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中國的造紙術的發明並傳播到世界各地,特別是歐洲,他從此便改變了以往用羊皮紙,蠟板,紙草書寫的歷史,也便於文化的傳播,這樣才使得古代希臘,羅馬文明在用羊皮紙寫的經典從而轉抄到紙上,從而更便利於保存整理,使古代文明得以繼承和傳播,這樣才有了希伯來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中的優秀成果用紙繼承傳播,文明的傳承也才會有後開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壹批坯的人文主義者在吸收借鑒前人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為新興資本主義,資產階級思想文化掃除障礙,開辟道路,這樣才使人們從中世紀的黑暗蒙昧中走出來,此時在各個領域中湧現出了壹批傑出的人文主義者,有科學,哲學,文學,藝術,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歐洲近代自然科學也從此勃然興起。
二 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
我國隋唐時期,就已掌握雕版印刷術。唐代留下的《金剛經》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868年印)。11世紀中期的宋代,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使印刷術得到普遍推廣。我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公元8世紀傳到日本,12世紀左右傳到埃及,13世紀左右歐洲的旅行家接觸到中國的印刷術,14至15世紀歐洲開始流行印刷術。歐洲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國南部的《聖克利斯托菲爾》畫像(1423年印),晚於我國約600年。1450年前後,德國人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創制了歐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籍,比畢升晚了400年。
大約在唐朝時候,我國的印刷術首先傳到了朝鮮,到十世紀的時候,朝鮮人民也用雕版印刷的方法來印書了。畢升發明活字印刷以後,朝鮮人民又開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書,後來又采用木活字印書。到了十三世紀,他們首先發明用銅活字印書。我國使用銅活字印書比朝鮮稍晚。朝鮮人民還創造了鉛活字、鐵活字等。十六世紀末年,日本侵入朝鮮,把朝鮮的銅活字和木活字搶去不少。於是,日本人也學會了活字印刷術。我國的印刷術還傳到了越南。十五世紀的時候,越南開始用雕版印刷術的方法印書。十八世紀初,他們也開始用木活字印書了。
歐洲印刷術的產生,也受了我國印刷術的深刻影響。元朝時候,到中國來的歐洲人很多。他們看到元朝政府印的紙幣可以代替金銀使用,覺得非常新奇。在他們寫的遊記中,對於中國的紙幣記載得很詳細。當時到中國來的歐洲人,很多住在杭州等地。杭州的書坊非常多,刻印工人的技巧也非常熟練。有的歐洲人在那裏住過好幾年,所以很自然地就把印刷術帶回歐洲去了。
造紙和印刷術對歐洲文化的傳播,對社會,整治,經濟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印刷術傳到歐洲以後改變了只有僧侶能讀書和接受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科學從漫長黑暗夜之後突飛猛進發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提供了壹個重要的物質條件。
三 火藥和火器的采用摧毀了封建城堡,幫助了資產階級去戰勝封建貴族。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火藥是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制丹藥時發明的。北宋的唐福發明了火蒺藜,南宋時的陳規發明了火槍,這是火槍史上的壹大進步,因為它們能發出子彈打人,二者都是管形火器,威力不大,但它們是近代槍炮的老祖宗。近代的槍炮,就是從它們慢慢發展來的。後來明朝人又發明了兩級火箭,飛彈。四世紀末,我國還有人幻想利用火箭的力量來飛行。這件事寫在外國人赫伯特·瑟姆的書中。他寫道,十四世紀末年,有壹個中國官吏,曾經在壹把椅子後面,裝上四十六支大火箭,人坐在椅子上,兩手拿著兩個大風箏。然後叫人用火把這些火箭點著,他想借著火箭推進的力量,再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使自己飛向前方,結果沒有成功。這位官吏的幻想雖然沒有實現,但是十分可貴,它和現在噴氣式飛機的原理,是非常相近的。
我國在唐朝時期就已發明了火藥,並最早用於軍事。10世紀初的唐末,出現了火炮,火箭,宋史普遍用於戰爭。蒙古人與宋金戰中學會了制造火藥,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從與蒙古人作戰中學會了制造火器。13世紀40年代,蒙古軍隊西征中歐時,把中國的火藥帶到歐洲,從14世紀開始,歐洲人首次在戰爭中使用火炮。大炮和毛瑟槍的使用,是封建城堡不堪壹擊,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益衰落。火器的進步更促進了采礦業和金屬制造業的發展,相對充足的金屬供應,反過來又刺激了武器制造業。15世紀中期起,歐洲在武器制造方面開始居於世界領先地位。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圍攻君士坦丁堡時,特地雇用歐洲工匠在城外鑄造巨型火炮,轟塌了城墻,滅亡了東羅馬帝國。同時,火藥也在歐洲城市市民反對封建鬥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恩格斯指出:“火器壹開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為依靠的新型軍政整體反對封建貴族的武器。以前壹直攻不可破的貴族城堡的石墻抵不住市民的火炮;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跟身穿鎧甲的貴族騎兵隊同歸於盡了。”
當然火藥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壹對歐洲的影響還包括對後來的新航路開辟的巨大作用。新航路的條件中:西歐生產力的發展,知識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遠洋航行中海船裝上了羅盤針,同時火藥的傳人,使海船裝上了火炮,軍事威力大大增強,使海洋探險家信心倍增。直到後來新航路開辟後,歐洲冒險家已經不滿足於自己已有的世界範圍,而把目光投向世界,尋求財富,沈溺於“尋金熱”把東方看成是遍地黃金的“人間天堂”,加緊了對外擴張的步伐,從此以後,資本主義從對外擴張中,找到了更多的殖民地,也掠奪了大量的財富。作為資本原始積累它是血腥的屠殺和野蠻的掠奪而獲得的,所以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都是骯臟的,血淋淋的,充滿血腥的。
四 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裏,使它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資產階級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
早在戰國時代,我國人民就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針——司南。後來到北宋初年,又創立壹種指南工具——指南魚。宋代是,指南針用於航海。阿拉伯人從與中國商船交往中學到了使用指南針來導航,約12世紀,傳播到了歐洲。指南針在航海應用,導致了以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這大大加速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我國的海上交通,很早就已經開始了,在指南針發現之前,遠航如果方向導航錯誤,就會遇到危險,直到指南針發明後,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明朝時候,我國是世界上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需要同海外各國加強經濟文化交流。明朝初年,政府就曾經派鄭和進行了大規模的遠航。從公元壹四零五年到壹四三三年***航海七次。所以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西洋”指南洋群島和印度洋壹帶稱為西洋。鄭和下西洋海船之大,數目數量之多。這些大規模海船就是因為裝有羅盤針再加上有航海圖,所以才航行遠達印度支那半島,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許多地方。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前後經過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樣多次大規模遠航中,羅盤針是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的。
羅盤針的發明不僅對中國航海事業起到巨大作用,而且也為歐洲資產階級時代,提供了重要工具,從此開辟了西方遠洋航海的新時代,使資本主義從此便走向了解世界。發現美洲使世界聯系為統壹整體,打破了1500年前彼此隔絕的時代,從此世界歷史才成為壹部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歷史。並為後來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中發現更多世界各地,拓展殖民地,為資產階級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巨大推動作用。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弗蘭西斯.培根曾說:“我們若要觀察新發現的力量,效能和結果,最顯著的例子便是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了……歷史上沒有任何帝國,宗教或顯赫人物能比這三大發明對人類的事物有更大的影響力。”馬克思更精辟地指出:“火藥、羅盤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四大發明在歐洲文明產生以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