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誰能理解荷馬史詩?

誰能理解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在世界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歐洲文學中最早的優秀作品。來說說我的讀書經歷吧。說說我看這本書的時候遇到的障礙和壁壘。

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碰撞

故事發生在公元前12世紀,而我來自21世紀,所以剛開始讀的時候,對裏面的情感人物非常不習慣。對我來說,他們的行為太直接,性格太火爆。以阿喀琉斯這位英雄為例。他暴躁、勇敢、善戰,但魯莽自負。後來我發現荷馬史詩裏描寫的英雄都是這樣的。他們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完全投入其中,不計後果,豪情萬丈。壹開始第壹次看,覺得很新鮮。後來看的時候才知道,這對我應該是壹個警醒。它告訴我,生活可以這樣過,人可以直接做自己,不矯飾,不矯飾。但是這些事情在我目前生活的現代社會是非常困難的。現代社會,我們已經被否定了原本的活力或野性。我們的現代生活是什麽樣的?我們不停地賺錢滿足欲望,努力工作讓我們不停地買各種垃圾產品,不停地往嘴裏塞高熱量的垃圾零食,喝垃圾飲料,閑暇時看爆米花電影肥皂劇,瀏覽各種垃圾信息,仿佛沈迷於上網。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有貪圖安逸平庸生活的自由和權力。我們不用像原始人壹樣冒著生命危險到處打獵覓食。超市隨處可見,我們可以用錢買到任何我們想要的食物。我們越來越胖,越來越懶,生命的活力越來越弱。我們完全被消費社會洗腦了,內心極度空虛脆弱。我們努力工作,努力消費,就是為了獲得壹點點虛假的心理安慰和存在感,直到這個消費社會榨幹我們的青春和壹切。總之,我們被世俗文化綁架了,被消費主義洗腦了,所以不能勇敢真誠的活得高。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我們被強大的“超我”所壓制,超我掩蓋了我們的本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種種界限和障礙。這也是為什麽我這個生於二十世紀,活在二十壹世紀的現代人,壹開始看不懂這本書的原因。我看完之後,把這本書再讀壹遍是很享受的,因為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壹種童心,對卓越和完美的追求,對本能的自我超越的追求,對永恒榮譽的追求,這是偉大的。

男性思維和女性思維的碰撞

這也是我重要的閱讀障礙的來源。縱觀全書,希臘崇尚武力的精神隨處可見。作者運用了許多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方法來渲染戰爭的悲劇性和美感。比如“兩軍相遇,在殺人的戰場上激烈廝殺,盾矛鏗鏘,銅甲武士競相廝殺,居中的皮盾簇擁在四周,戰鬥的噪音壹浪高過壹浪地喊著;痛苦的呼喊伴隨著勝利的聲音,兇手的聲音,泥上的血是紅色的。”"打他的人跑上來,射中了他的肚臍,他的腸子倒在地上,眼前壹片黑暗。""他用劍砍斷了自己的胳膊和脖子,使他像光滑的石頭壹樣在人群中翻滾。"從這些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古希臘人戰爭的殘酷和嗜血的好戰性。而這些東西,坦白說,我個人並不喜歡。

荷馬史詩中的希臘思維和聖經中的希伯來思維。

我有讀聖經的經歷,聖經和荷馬史詩都是西方文化的源頭。起初,我抱著他們有關系的心態看這本書。後來發現很痛苦。除了信神,我幾乎找不到太多共同點,甚至兩者截然相反。最大的不同是,荷馬史詩信仰多神,而聖經是唯壹教導信徒信仰的神。

西方文明與中國文明

王朔曾經說過,“文化就像食物。不吃的話會餓死的。吃了它,就會被它塑造。”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很西化,但內心深處我們還是中國人。中國人民厭戰、愛好和平,這與我們的地理位置有關。我們有廣闊而豐富的土地,所以戰爭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保衛我們賴以生存的耕地不受蠻族侵犯。人們討厭戰爭,不得不打仗。這種戰爭大多是被動的。希臘人嗜血好戰,因為他們的生存空間相對狹小,擴大生存空間成為古希臘人不可抗拒的需求。而戰爭是對外擴張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古希臘人將戰爭視為最大化生命價值和改善生活條件的主要方式。這就是為什麽我不能真正理解希臘人的嗜血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