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兩點是什麽時候?

兩點是什麽時候?

淩晨兩點難看,下午兩點不合時宜。

醜時,十二點之壹,又名雞鳴、野雞。對應現代時間,65438+淩晨0點到淩晨3點。比如《詩經·曾艷芬·雞鳴》:“曾艷芬雞鳴,秀才無知。”古時候,公雞壹叫,天就不清了(天就要亮的時候)。這時,牛吃草,準備休息。

還沒有,十二點之壹,對應現代時間13到15。此時太陽下山,開始西去,所以又叫太陽側,太陽撥。日晷的意義是,淩日過後,太陽偏向西方。以淩日為界,此時的太陽與角落裏的太陽相對。

十二小時制的起源

西周時期采用十二時制。漢代命名為子夜、烏鴉、平旦、日出、食時、角、日中、日晷、日落、黃昏、人定。也用十二地支表示,子夜23時至1時為子時,1時至3時為醜時,3時至5時為印石時,依次遞歸。

十二點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組成。人們可以從中國先秦時期的古籍中找到這些詞的來源。在漢代以前,這些稱謂是不同的。直到漢朝初年,中國實行太初歷法。“壹天分十二點,主枝是學科。”(趙翼《玉琮考》卷三十四)基本定型命名。十二點鐘日歷是獨壹無二的,歷史悠久。它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歷法的傑出貢獻,是中華文化的燦爛瑰寶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