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班這周的主題課程是“生命”,而中高階的課題是“探尋人類祖先的足跡”,而這本書的前三篇剛好和這次的生命課程主題不謀而合。
我們是誰?
我們來自哪裏?
我們去向何方?
地球壹開始是個燃燒的大火球,是浩瀚的宇宙海洋中的壹小團雲煙。大雨滂沱經過了幾百萬年,地球表面燒光了,外面覆蓋了薄薄的壹層巖石。時機到了,太陽沖破烏雲,它看到地球上有幾個小水窪—浩渺的海洋。
生命是個偉大的奇跡,第壹個有生命的細胞,漂浮在海面上,上百萬年時間裏隨波逐流。
接下來我們看看生物是如何形成的?
有些細胞喜歡待在湖泊、水窪的黑暗深處,在淤泥中紮了根,成了植物。植物數量越來愈多,開始尋找新的生長環境,在沼澤、山腳的泥岸上開辟了新的家園。
其他細胞喜歡四處遊走,長出了奇怪的有關節的腿,在海底爬行,周圍是植物以及水母壹般的淡綠色生物。
壹些細胞身上覆蓋著鱗片,靠著遊泳動作尋找食物,逐漸使海洋裏布滿成千上萬種魚類。
有的魚開始離開大海,學會用鰓呼吸,也用肺呼吸—兩棲動物
兩棲動物離開了水,逐漸適應了陸地生活,成為了爬行動物(腿越來越發達,個頭越來越大,變成龐然大物,生物學通稱為魚龍、巨龍、雷龍)。
爬行動物家族中某些成員開始在樹上生活,為從壹根樹枝移到另壹根樹枝,把自己的壹部分皮膚變成了“降落傘”,降落傘覆蓋上羽毛,尾巴變成轉向桿,成了真正的鳥類。
此後發生了壹件怪事兒,大型爬行動物在短時間內滅絕了,開始出現爬行動物的後代—哺乳動物。
有壹種哺乳動物,能力出眾,發展出手壹般的爪,學會了直立行走,發展出語言,人類離開了渾渾噩噩、生生滅滅的生物的漫長隊伍,開始用自己的理性,來塑造自己種族的命運。
史前人類開始為自己制造物品,這是人類誕生的標誌。只有具備最聰明頭腦的人,才能生存下來,他們必須日夜與寒冷、饑餓鬥爭,被迫發明工具,學會了把石頭磨成斧子、做錘子,儲備食物,做成碗、罐等工具,冰川期差點兒毀滅人類,卻成了人類最偉大的老師,迫使人類使用自己的頭腦。
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壹直對於動物的種類劃分比較混亂,再給學生們上課時也壹直不得要領,不知道怎樣給學生們講清楚,通過多種資料也沒有查詢清楚,通過本書,我豁然開朗,脈絡清楚,清晰明了,讓我手不釋卷。而前三篇內容剛好給國際班的課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和學生們溝通時簡單、輕松的就讓孩子們理解了生命的發展過程。
房龍的書是啟蒙性的,是獻給初學者和青少年的。他的文筆流暢曉達,即使譯成中文也能保有其獨特的風格。他是個偉大的文化普及者,是個大師級的人物。
因課程原因我只選取了前三章的內容,而更精彩的內容在後面有更通俗的描述,房龍始終保持壹種高貴而非庸俗的心態和獨立不移的個性,以及對人類文明進程的遠見和大局觀,正是壹個大師和普通作者的區別,此書值得推薦給更多的人觀看!
房龍說:壹本沒有插圖的書,有什麽用呢?可惜我買的這個版本沒有插圖,有機會壹定再買壹本帶插圖的書。
古籍載人乃五行之秀,萬物之靈,可見自遙遠的過去,先人已意識到人類與其他生物的不同之處。故人類的生與死便也不可與壹般生物如草木枯榮、動物誕生與死亡同壹而論。人生命的全過程就是由壹次次的生命活動所組成。疫情當下,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保持放松、自如、健康的生活與情感態度。關愛生命,讓妳的心靈與陽光壹同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