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周與夏的關系向來十分密切。無論是兩族間的多次聯姻,還是二者相近的活動範圍,以及相關的圖騰崇拜,仿佛都預示著周乃夏之後裔這壹事實。這也是眾多學者堅持“周乃夏後”的原因。但這是些淵源是否就能說明周夏同族呢?竊以為不然。
周與夏的關聯大致為以下幾個方面:
(壹)周人自稱“夏”
在許多文獻中,我們都能看到周人自稱“夏”的情況。而這壹稱法最早見於《尚書·周書》。其中《康誥》中提到:“(周文王)肇造我區夏,越我壹二邦,以修我西土。”《立政》篇中言及周代殷受命乃天命所向亦言:“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兩處文獻中提到的“區夏”、“有夏”皆是周人自稱,甚至帶有自謙的色彩。均彰顯出周人以夏族後裔自居的意向。此外,值得深思的是這種情況多出自殷周之際,這不得不讓人產生疑問。究竟周人是單純地認為自己是夏族的後裔,還是出於某種目的冒“夏”之名呢?在我看來,後者的原因居多。殷亡周興乃歷史巨變,周人在其後宣揚的“敬天保民”思想以及以“德”治國的理念都反映了周人與殷商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正如後世諸多帝王的謀反托詞壹般。周人以夏自稱表面看來是壹種細微的生活形態,實質卻顯示出周人壹種自我開脫的政治觀念。在周人看來,殷商失去了所謂的德行,因此政權覆滅。而冒夏之名則是為其代商作出合理解釋,以維護其統治地位。因此,周人自稱“夏”這壹細微現象,實質是壹種政治手段,並不能由此推斷先周族起源於夏。
(二)早期地望
周與夏的另壹個重要關聯便是其早期地望。眾多學者在考證先周族起源之時都談及其與夏族地望有壹定的重合,可見兩族關系之密切。在此,主要引用王玉哲先生在《中華民族早期源流》壹書中的論證。王先生認為,“夏族活動地區及其文化,尤其夏的前期,主要在山西的汾水流域”。而先周族最早來源於山西這壹觀點早在20世紀30年代錢穆先生就曾提出,曰:“先周族最初根據地不在陜西,而在今山西大河之東。”呂思勉先生所撰寫的《先秦史》中亦采用錢說。當代學者中鄒衡、李仲立也紛紛以此說為源展開論述。因此,筆者認為這壹觀點可信程度頗高。兩族地望的相近證明夏周兩族的確關系緊密,但由此便武斷地推測周人與夏同源則是缺乏嚴謹性的。此時的夏商周三族不過都是族邦的性質,與當時林立的方國並無二致。既為不同族類,自然當屬不同血緣。由此可見,先周族並非起源於夏。
(三)圖騰崇拜
人類社會早期,祖先崇拜大多是圖騰崇拜的繼承和發展。姓氏出自圖騰,夏人姓“姒”,是因為“姒”來源於“薏”,薏苡曾是夏人最初的圖騰。有學者認為,夏族之圖騰“薏苡”與周之先祖後稷不無關系。蓋因“薏苡”乃農作物,而“後稷”為農神之故。此處,贊同王暉老師論著《炎姜、姬周兩後稷的時代及其代興考》中的觀點,認為古文獻中記載了兩個不同的稷神,壹個是炎姜部落烈山氏後稷柱,另壹個才是先周族後稷,二者相差甚遠,由周代世系“失其代數”可見壹斑。而與夏人圖騰崇拜有關之神靈乃是前者。先周族之圖騰,曾在拙文《<詩經>中體現的周人圖騰》中有所論述(見附錄)。其圖騰乃熊,與夏族之圖騰迥異。從圖騰信仰這壹方面來看,夏、商二族起源顯然不同,先周族亦不可能來源於夏。
除去上述所駁三點之外,姓氏也是夏商不同族源的重要證據。夏人姓“姒”,周人姓“姬”。字形結構上,只能看出二者都有母系氏族之遺留元素,絲毫不見其他相關聯系。早期國家多以姓氏作為血緣部族的劃分標誌。姓氏不同,照古人觀念,有“異德異類”之說。而在諸多文獻中,常見周人自別於夏人的記載,最明顯的為《左傳》僖公三十壹年的壹則記載:“衛成公夢康叔曰:‘相奪予享。’公命祀相。寧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杞、鄫何事?相之不享於此久矣,非衛之罪也,不可以閑成王、周公之命祀,請改祀命。’”這段記載中寧武子的話道出了姒姓鄫國人與帝相是同族,與姬姓康叔以及衛國人非同族,即以“姒”為姓的夏族與以“姬”為姓的周族非同族。
綜上,從周人自稱、兩族早期地望和各自的圖騰姓氏等方面來看,夏周兩族間確有關聯,但析其內裏,仍然可見,先周族並不起源於夏。
二、先周族與商之淵源
相較文獻記載中先周族與夏族間的復雜關系,其與商部族間的聯系便簡單許多。我們大致從兩族世系和產業情態兩個方面來看。
(壹)世系姻親
“世系是指壹定社會發展階段上的、為壹定社會規範所認可的人們血緣關系的承繼形式。”古史學家多認為周人之祖與殷商同出於高辛氏帝嚳,這壹觀點,顯然是受到《史記》記載的商周世系的影響。《史記·三代世表》有雲:“高辛生契為殷祖,生棄(後稷)為周祖。”但縱觀整個世表可見,殷族自始祖契傳十四世至湯,由湯而下,又傳二十九王,而其中“以弟繼兄者十四”。由此推之,由殷祖契至商***傳二十九世。但周自棄而下,僅傳十五世而至文王。眾所周知,文王適與商紂同時,比較商周二族之世系,未免相差甚遠。由此可見,司馬遷記載的周代世系存在謬誤。此外,有關周人起源的重要文獻《詩經》中也只提到周始祖後稷乃姜嫄之子,並無“姜嫄乃帝嚳元妃”的說法。據李劍農先生所言,此說法“實戰國時之古史學家欲完成殷周同源之說,因而附益之,司馬遷遂據為史實也。”此外,李劍農先生還從殷周二族最早的婚姻關系、活動地域等考證得出,周之先祖“其謂與殷民族同祖高辛者,恐非史實也。”
(二)產業情態
眾所周知,周乃重農之民族。這壹點無論從先周族被賦予農神“後稷”的稱謂還是《詩經》中諸多農事活動的歌頌均可看出。但相較殷民族,殷人雖早入農業時期,但仍然沈迷於遊獵之舊習,其君主好獵,甚至有妨礙農事之舉,周人則以此為大戒。最能反映殷周生活之差異的便是《尚書·無逸》中的記載:
周公曰:“嗚呼!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勞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艱難,乃逸乃諺。……
周公曰:“嗚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懷保小民,惠鮮鰥寡。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用鹹和萬民。文王不敢盤於遊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
周公曰:“嗚呼!繼自今嗣王,則其無淫於觀、於逸、於遊、於田,以萬民惟正之供。無皇曰:‘今日耽樂。’乃非民攸訓,非天攸若,時人丕則有愆。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於酒德哉!”
由上述文字可見,周人鄙夷殷人之好逸,並以此為鑒,警示後代。倘若先周族起源於殷,周與殷同族,蓋不會有此言論。再者,先周時期,初民生活發展之態勢,雖是由漁獵進於牧畜,由畜牧進於農耕,但三者並無顯著界限。這壹時期,殷人雖已深入農業時期,但牧畜猶為其重要產業。這與始終重農的先周族是截然不同的產業情態,若說二者同源,恐過於牽強。
此外,周人曾自托“有夏”,卻從未言與殷之密切關聯,足見周人並不認同殷之政治、生產生活方式。且周人十分重視血緣關系,若與商人同族,出伐紂之事定不會如此冠冕。此點亦能從側面反映出先周族並不源於殷商。
三
從上述諸文可見,先周族既不來源於與之關系密切的夏,亦不可能與商同族。
從思想史層面看:古史學家中有認同夏商周同源的,例如司馬遷《史記》中的觀點,乃是維護大壹統思想的需要。先周族以及先周文化有其自身的源流,不可因襲後起之言,混淆視聽。早年間姬周族來源於黃帝部族的觀點深入人心,近代以來亦有先周族、黃帝部族同起源於古戎狄的說法,其中以已故徐中舒先生的的主張最力,此說也為後代學者研究周之起源提供很大的啟發,也為研究早期民族起源和各部族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而從社會史層面看,探討民族的起源離不開以下幾點:
壹、族源姓氏
二、圖騰信仰
三、社會習俗
四、地望遷徙
五、產業情態
以上諸點在上述文字中多有運用,此處不再贅述。
探討壹個民族的起源,尤其是歷史悠久的遠古部族,很大程度上需借助社會史的研究方法。但在中國社會史研究方面,仍然未能完全建立自己的系統理論,以至於許多時候我們有從社會史層面分析問題,卻雜糅了眾多主流史的理論。如何妥善系統地運用社會史研究方法,也是我們在今後研究中需要重點探討的。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C].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2] 李劍農.中國古代經濟史稿·先秦兩漢部分[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3] 蕭國亮.中國古代經濟史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4] 王玉哲.中華遠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 王玉哲.中華民族早期源流天津古籍出版社[M].2010年
[6] 謝維揚.中國早期國家.浙江人民出版社[M]1995年.
[7] 司馬遷.史記(三註本)上[M].中華書局.
[8] 尚書·無逸.《十三經註疏》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9] 朱熹.《詩經集註》(仿古文字版)[M]臺灣: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
[10]楊寬.西周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顧頡剛.古史辨[C].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
[12]沈長雲.從周族的起源論及黃帝氏族的發祥地.[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9年第12期
[13]謝維揚.周代的世系問題及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5年第4期
[14]李淵.<尚書>周人稱“夏”考.[J]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1期
[15]王暉.炎姜、姬周兩後稷的時代及其代興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
附錄: 試論《詩經》中體現的周人圖騰
摘要《詩經》是研究周代社會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獻,對探尋周人圖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詩經》中的《大雅·生民》、《小雅·斯幹》篇為出發點,結合其他史料,從地域因素、族源姓氏、生子迷信以及圖騰避諱幾個方面簡要論述周人以熊為圖騰的觀點。
關鍵詞《詩經》圖騰 周 姜嫄 後稷 熊
《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不僅是膾炙人口的遠古歌謠,也是寶貴的歷史文獻。在準確深刻地還原周代歷史的同時,也為後人研究周人社會提供寶貴的資料。《詩經》具有較高的史學、民俗學價值,其中圖騰文化也有很大程度的體現。根據王國維先生著名的“二重論據法”,即以地下材料與紙上材料相結合以考古史之真相來進行研究。由於現下未能近身接觸並研究有關周人圖騰的考古文物,暫且從已有文獻及近期學者已出版的考古研究資料方面進行考量,粗略論證《詩經》中體現的周人圖騰。
“圖騰(totem),原是美洲印第安人中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詞匯,意指壹個民族標誌或國徽。” 圖騰的產生基於原始人類的求全意識以及崇拜心理,其表現形式壹般為某種動植物、無生物或者自然現象。原始人類通常認為這些“神物”即為其祖先或者保護者,並且該氏族也由此衍生。圖騰崇拜壹直延續至原始社會末期,後被祖先崇拜所取代。而對於周人的起源及祖先,《詩經》中有所記載。
《詩經·大雅·生民》中寫道: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後稷。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菑無害。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後稷呱矣。實覃實訏,厥聲載路。
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麥幪幪,瓜瓞唪唪。
誕後稷之穡,有相之道。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栗。卽有邰家室。
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恒之秬秠,是獲是畝;恒之穈芑,是任是負。以歸肇祀。
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浮。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
昂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時。後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
此詩作於西周或春秋前期,述說的有關姜嫄生育後稷的傳說以及後稷在農業上的貢獻。開頭敘。述了周人首位男祖——後稷的誕生過程。後稷乃其母姜媛履天帝足跡受孕而生,屢遭遺棄,均有異跡出現,不傷其身。後稷為周代農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還發明了“稷”(谷子)的種植,因此後人以“後稷”為其命名。
《詩經》中另壹首詩《小雅·斯幹》則是周人工匠所唱,為祝頌周王宮室落成。其中,後四章是祝禱主人有吉夢生下貴男賢女,真實的反映了周人的生子觀念。全文如下:
秩秩斯幹,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似續妣祖,築室百堵。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
約之閣閣,椓之蠹蠹。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翚斯飛。君子攸躋。
殖殖其庭,有覺其楹。噲噲其正,噦噦其冥,君子攸寧。
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
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這兩首詩分別敘述了周人的始祖及其生子觀念。而我們知道,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和生子信仰密切相關。現在,試從這兩首詩出發,結合其他史料,從以下幾個方面推斷論證周人的圖騰觀。
壹、 周人以何為圖騰
祖先崇拜是圖騰崇拜的繼承和發展,其崇拜對象不再是動植物或者自然現象,而轉變為人。作為被崇拜的人往往是自己部落、氏族的祖先、頭人、巫師等有影響的人物,並將他們超人、超自然地加以神化,作為祖先神靈來祭祀。“古籍中有不少關於某位女子感生始祖的傳說,說明中國遠古各氏族部落均有其圖騰。”
因此,探尋周人的圖騰信仰,應從其祖先信仰著手。上文提到的第壹首詩《大雅·生民》中寫道:“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後稷。”我們可以看出,周人認為其最早的祖先是女祖姜嫄,姜嫄“履帝武敏”,誕下了周人男祖後稷。“履,意為踐,踩。武,指足跡。敏,拇也,指拇指。” 姜嫄因踩踏了“帝”腳印的拇指之處而受孕。既然姜嫄是周人信奉的最早的祖先,那麽,使其受孕的“帝”是否就是周人祖先崇拜中的“神靈”呢?“帝”確切來說指的又是什麽呢?《鄭箋》雲:“帝,上帝也。” 而上帝,顯然是指上天神靈。但眾所周知,原始社會根本不存在上帝信仰,上帝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因此生於原始社會的周人始祖姜嫄又怎會“履帝跡而生子”呢?顯然,此種說法疑為後人訛傳。至此,試進壹步追溯此說法的真相,來發掘周人的圖騰信仰。
既然“帝跡”之說不成立,那是履何物之跡呢?對此,不同文獻中均有相應記載。《史記·周本紀》中敘述:“周後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此說中以“巨人跡”替換“帝跡”,是壹大顯著變化。另《史記·三代世表》中亦記載:“文王之先為後稷,後稷亦無父而生。後稷母為姜嫄,出見大人跡而履踐之,知於身,則生後稷。” 至此,“巨人跡”進壹步得到彰顯。並且在眾多古籍中,結合民間說法,認為姜嫄是履“大人之跡”,而非“帝跡”。如《毛詩傳箋通釋》卷二十五引《楚辭·天問》王逸註曰:“後稷之母姜嫄出見大人之跡,怪而履之,遂有娠而生後稷。”《竹書紀年·周武王》中提到:“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見大人跡,履之,當時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論衡·吉驗》篇亦有後稷之母履大人跡之說。由此觀之,“履大人(巨人)跡”乃是常見通用之說法。
由此可見,姜嫄是“履大人之跡”而生後稷。姜嫄所履之跡,其實就是圖騰之跡。現在,我們將進壹步探尋此中“大人”的真相,假設並推斷周人的圖騰。
二、推斷周人圖騰的依據
“大人之跡”究竟為何物呢?孫作雲先生在《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中提出:“‘大人之跡’就是熊跡,姜嫄履大人之跡而生子,就是履熊跡而生子,周人以熊為圖騰。”我亦贊同此種說法。以下,主要從幾個方面論述周人以熊為圖騰的正確性。
(壹)地域因素
在我國遠古社會,不同地區的氏族有著截然不同的圖騰。“在東方沿海壹帶,諸部落多以鳥為圖騰,即所謂‘鳥夷’者是。如舜族以鳳鳥為圖騰,丹朱族以鶴為圖騰,後羿以烏為圖騰,殷先祖以燕子(玄鳥)為圖騰等等。在中原諸部落,多以兩棲動物或魚類為圖騰,如蚩尤之族以蛇為圖騰,鮌族以鱉為圖騰,‘應龍族’以泥鰍為圖騰等等。在西北高原諸部落多以野獸為圖騰,如黃帝之族以熊為圖騰,黃帝伐炎帝時所率領的‘六獸之師’—壹熊、羆、貔、貅、貙、虎,即以六種野獸為圖騰的民族。又西北的羌族以羊為圖騰,獫狁、犬戎、(赤秋、白狄)等以狗為圖騰。”而先周族最早來源於山西,周族克商前夕的根據地是陜西岐山,其活動中心在涇、渭二水流域,夾雜在戎狄之間。據此可初步推斷周人的先祖應以野獸為圖騰。
(二)族源姓氏
周人與黃帝同姓姬,而後人說姬姓出自黃帝。《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 渭河流經地區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由此可見,黃帝為姬姓之祖,周人與黃帝壹脈相承。 “在中國古代,圖騰標誌便是氏族成員***同的名字,又是其成員個體的名稱……所謂伏羲氏、金天氏、神龍氏、有熊氏等等,在最初不僅是其氏族的名稱,而且是其每個成員的名稱。”而黃帝號有熊氏,逆推可知,黃帝所在的氏族亦名有熊,且該氏族的圖騰標誌即為熊。由此可進壹步證明,周人以熊作為圖騰 。
又因姓亦出自圖騰。“姓是生人之物(即圖騰),人生下來就有姓。”姓由圖騰產生。又漢代王充在其《論衡·詰數篇》稱:“古者,因生以賜姓,因其所生賜之姓也。若夏吞薏而生,則姓姒氏。商吞燕子而生,則姓為子氏。周履大人跡,則姬氏其立名也。” 夏人“姒”姓來源於“薏”,是由於夏人最初曾以薏苡為圖騰。“姒”形似“苡”,而薏苡為同種植物。同理,“子”姓來源於“燕子”,是由於商人以燕子為圖騰,而“子”字,取“燕卵”之意。足以見得,姓氏是出自圖騰的。而現在仔細分析“姬”這壹姓氏,除去女部,不僅在古音中與“亦”相似(“跡”從“亦”聲),且含義從趾,為足跡之意。竊以為此足跡就是姜嫄所履之跡。且其在金文中的圖像亦類似“熊跡”。由此可見,“姬”姓的來源、形義皆源自熊圖騰。
“姬”字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中寫法圖示:
(三)生子迷信
“圖騰崇拜與生子迷信有關,二者往往糾纏在壹起。我們若能從周人的生子迷信之中,分析抉發,也可以看出他們在原始社會的圖騰信仰。”
上文中提到的第二首詩《小雅·斯幹》便體現了周人的生子迷信。“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這幾句關鍵性的話語表達的是“夢熊生子,夢蛇生女”的含義。“夢蛇生女”較好理解。“原始夏人主要以龍蛇為圖騰”,而周人多娶夏的後人“姒”姓女子為妻,既然“夢蛇生女”說由此間發展而來,那麽我們與之類比,能否推斷“夢熊生子”是源自周人以熊為圖騰呢?
中國遠古歷史上存在不少“夢熊生子”的事例。研究中國象征文化的專家艾博哈德認為,“著名的治水英雄大禹便是是夢熊生子的產物”。 “熊圖騰”起源說的資深研究者葉舒憲教授經過多年研究和實地考察,在《熊圖騰神話源流考》壹文中說道:“黑龍江河谷地區有好幾個以熊為圖騰的部落,他們認為自己來源於熊,是因為其祖先曾在夢中與熊交媾的傳說廣泛流傳。”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夢熊生子”壹說與周人圖騰有著密切的聯系。熊,便是周人的圖騰。
(四)圖騰避諱
既然,熊為周人圖騰。那麽,在諸多歷史文獻中,為何不直接稱“熊”,而要以“大人”或“巨人”代替呢?竊以為,這是壹種圖騰避諱。
“圖騰避諱分為兩種類型:壹是禁止直呼圖騰名稱,而改用親屬稱謂稱呼;而是禁止使用圖騰名稱,改用其他名稱稱呼與圖騰同類的動物。這又稱作‘圖騰言語禁忌’。”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說:“北美印第安人,有許多氏族,不叫其本名,而以另外壹種名稱稱呼之。……如維安多特人,由以下八個氏族組成。分別為1、狼氏,2,熊氏3.海貍氏……而註中他們又被稱作噬骨者(指狼)、樹棲者(指熊)、懦者(指海貍)。” 在我看來,這便是典型的“圖騰避諱”。原始人類因為懼怕圖騰的神奇力量,而以語言禁忌的方式來避免褻瀆圖騰,正如古代帝王姓名之諱。圖騰避諱在中國古代社會亦有所體現。如商人祖先以燕子為圖騰,但其稱之為“玄鳥”(見《詩經》中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為圖騰“燕子”之諱也。還有“東方的鶴族,不自稱‘鶴’,而曰‘丹頭’,此‘丹頭’亦是諱。” 又何星亮在《中國圖騰文化》壹書中引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太昊帝庖犧氏,……母曰華胥,履大跡於雷澤,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此中華胥所履之“大跡”為“蛇跡”,不以實名稱之,顯然也是圖騰避諱的結果。這與“姜嫄履大人之跡”之說如出壹轍。
從以上事例看來,周人是因“圖騰避諱”而不直呼圖騰之名,從而反映出“大人”乃是對圖騰本名的避諱。“熊”才是周人真正的圖騰。
本文通過對《詩經》中兩首古詩的詳細分析以及對各類史實的探尋梳理,以設問、解答、論證的方式論述了周人的圖騰觀。其中,諸多結論來源於古文獻的記載以及當代學者的考證,綜合上述觀點及推論,當知周人以熊為圖騰的觀念並非空穴來風,究其種種,皆源於圖騰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