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黍米簡介

黍米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辭典》:黍米 2.1 出處 2.2 拼音名 2.3 來源 2.4 原形態 2.5 生境分布 2.6 化學成份 2.7 性味 2.8 歸經 2.9 功能主治 2.10 黍米的用法用量 2.11 附方 2.12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黍米的方劑 2 用到中藥黍米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黍米 1 拼音

shǔ mǐ

2 《*辭典》:黍米 2.1 出處

《別錄》

2.2 拼音名

Shǔ Mǐ

2.3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黍的種子。夏,秋采收。

2.4 原形態

黍(《詩經》)

壹年生草本。稈直立,單生或少數叢生,高60~120厘米,有節,節上密生髭毛。葉鞘松弛,被疣毛;葉舌長約1毫米,具長約2毫米的纖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0~30厘米,寬1.5厘米,具柔毛或無毛,邊緣常粗糙。圓錐花序,開展或較緊密,成熟則下垂,長約30厘米,分枝具角棱,邊緣具粗糙刺毛,下部 *** ,上部密生小枝與小穗;小穗卵狀橢圓形,長約4~5毫米;穎紙質。無毛,第壹穎長為小穗的1/2~2/3,先端尖或錐尖,具5~7脈,第二穎與小穗等長,大多為11脈;第壹外稃形似第二穎;內稃薄膜質,較短小,長1.5~2毫米,先端常微凹。穎果圓形或橢圓形,平滑而有光澤,長約3毫米,乳白、淡黃或紅色。種子白色、黃色或褐色,性粘或不粘。

壹般分兩種類型,以稈上有毛,偏穗,種子粘者為"黍";稈上無毛,散穗,種子不粘者為"稷"。

本植物的根(黍根)、莖(黍莖),以及稷的種子(稷米),稷的莖(糜穰)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2.5 生境分布

我國華北、西北多有栽培。

2.6 化學成份

去殼黍米含灰分2.86%,粗纖維6.25%,粗蛋白15.86%,澱粉59.65%。含油5.07%,其中脂肪酸,主為棕櫚酸,以及廿四烷酸、十七烷酸、油酸、亞油酸、異亞油酸等。蛋白質有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等種類。黍米又含黍素。

2.7 性味

甘,平。

①《吳普本草》:"甘,無毒。"

②《別錄》:"甘,溫,無毒。"

③《飲膳正要》:"甘,平,無毒。"

④《綱目》:"丹黍米:甘,微寒,無毒。"

2.8 歸經

《本草撮要》:"入手足陽明、太陰經。"

2.9 功能主治

益氣補中。治瀉痢,煩渴,吐逆,咳嗽,胃痛,小兒鵝口瘡,燙傷。

①《吳普本草》:"益氣補中。"

②《別錄》:"丹黍米,主咳逆,霍亂,止泄,除熱,止煩渴。"

③孟詵:"患鱉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壹升。"

2.10 黍米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煮粥或淘取泔汁。外用:研末調敷。

2.11 附方

①治小兒鵝口,不能飲乳:黍米汁塗之。(《千金方》)

②治湯火所灼未成瘡者:黍米、女曲等分。各熬令黑如炭,搗末,以雞子白和塗之。(《肘後方》)

2.12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黍米的方劑 黍米粥

拼音:shǔmǐzhōu處方:黍米40克(凈淘)阿膠30克(炙,為末)功能主治:治年老體弱,下痢不止...

金黃丸

棱、香附子半兩,澤瀉2錢半,巴豆49粒(出油),黍米粉、牽牛2錢半。制法:上為末。用梔子煎湯為丸,...

黍米飲

ǐyǐn《聖濟總錄》卷三十九:方名:黍米飲組成:黍米2合(水淘凈)。主治:幹霍亂。用法用量:水研,澄...

黍米湯

āng《醫心方》卷十二引《經心錄》:方名:黍米湯組成:幹黍米1升。主治:消渴。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

四米湯

ng《壽親養老》卷四:組成:粱米3合,稻米3合,黍米3合,蠟如半彈丸大。主治:小兒泄註。用法用量:上...

更多用到中藥黍米的方劑

用到中藥黍米的中成藥 安脾丸

制法上為末,姜汁和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小兒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脾胃虛,肝乘於脾,嘈雜及吐食,脈弦者...

消積丸

送下,不拘時候。制備方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黍米大。附註:丁香丸(《普濟方》卷三九二)。《永類鈐...

金粟丹

用量:每服10粒,米飲送下,不拘時候。制備方法:上藥壹處拌勻,用煉蜜壹半,白面糊壹半,為丸如黍米大。...

養心安神丸

主治:心虛多夢。用法用量:每服20丸,夜臥時津吞下。制備方法:上為細末,甘草膏和煉蜜為丸,如黍米大。...

清心丸

0丸,人參湯送下。制備方法:上為末,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朱砂為衣。《普濟方》卷三八五:方名:清心丸組...

更多用到中藥黍米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黍米 《幼幼新書》:[卷第九]急驚風第二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細研藥令勻。用燒粟米飯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荊芥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吐瀉方治]治瀉方

去須)當歸(去蘆洗焙各半兩)上為細末。粟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湯飲下。無時。肉豆蔻散治胃寒下瀉。...

《本草綱目》:[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黍

(《別錄》中品)校正《別錄》中品丹黍米,今並為壹。釋名赤黍曰(音門)、曰KT(音糜),白黍曰...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二諸疳方治]治諸疳雜證方

砂(半兩研)麝香(壹分研)上為末勻細。糯米飯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無時。夜明砂丹治五疳腹脹。...

《兒科要略》:[第三章·兒科特征]第六節·疳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