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鐵礦,是指氧化物類礦物磁鐵礦的礦石,屬等軸晶系。
磁鐵礦的主要成分為Fe3O4,晶體屬等軸晶系的氧化物礦物,晶體常呈八面體和菱形十二面體、集合體呈粒狀或塊狀。完好單晶形呈八面體或菱形十二面體,呈菱形十二面體時,菱形面上常有平行該晶面長對角線方向的條紋。集合體為致密塊狀或粒狀。
顏色為鐵黑色,條痕呈黑色,金屬光澤或半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摩氏硬度5.5-6,比重4.8-5.3。因為它具有強磁性,中國古代中國古籍中稱為磁石,表征它具有磁性;此外尚有偩鐵石、磁石、玄石等名稱。含鐵量為72.4%,是最重要的鐵礦石。如礦石中含有害元素很少,可直接用於平爐煉鋼。
褐鐵礦:
成分Fe2O3-nH2O,含Fe -般30-40%。實際上不是壹種單獨的礦物,而是以針鐵礦等鐵的氫氧化物為主,包含含水二氧化矽和泥質等的混合體,因而成分變化很大。
常呈塊狀、土狀、鐘乳狀或葡萄狀。黃褐色或深褐色。條痕黃褐色。光澤暗淡,硬度視其成分和形態而異,富含矽的致密塊狀者,其硬度可達5.5;而富含泥質的土狀者,其硬度下降至1。是含鐵礦物經過氧化和分解而形成,尤其是金屬硫化物礦床的地表部分,礦石遭受氧化後,常形成褐鐵礦。
此外,湖沼沈積成因的褐鐵礦常成較大的聚積。可成為煉鐵的礦物原料。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磁鐵礦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褐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