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家國情懷800字範文高中生

關於家國情懷800字範文高中生

“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之壹。所謂的“家國情懷”,是主體對***同體的壹種認同,並促使其發展的思想和理念。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論家國情懷的作文800字範文,我們壹起來看看吧!

《家國情懷》高中生滿分作文

魯迅先生曾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而我想說,不管身處什麽時代,青年人都需要:秉持使命擔當,不負大國情懷。

“青年人要有夢想,有擔當,這樣新中國才有足夠的青春力量。”夢想不應僅僅是實現自我價值,更應與國家掛鉤。每壹個時代的每壹個人擁有的夢想不同,或大或小,但它們都如壹盞盞明燈,在黑暗的道路上給人以希望和方向。只有當這些大大小小的夢想匯聚在壹起,便鑄成了每壹個時代的中國夢,需要我們勇於承擔時代的使命。有夢方能追夢。

我所認識的中國,發展的道路上亦有挑戰和曲折。自21世紀以來,中國的改革發展日新月異。無論科技還是民生方面,都位列世界前茅。人生的路充滿未知,這讓我們對未來的探索迸發無窮的樂趣。對於壹個國家的發展而言亦是這樣,中國的潛力很大,路途遙遠且充滿未知。只有克服前進中的逆流漩渦,努力探索未來,中華民族方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李大釗曾說過,以青春之我,為世界創建文明,為人類創造幸福。中國是個泱泱大國,卻仍是發展中國家之壹。而我們青年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要想有所作為,必須全面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在迅速發展的時代中,辨認行進的方向,把握未來的先機,方能為自己定下人生目標和奮鬥方向,否則,縱有愛國之心,亦難酬報國之誌。

誠然,2035年的壹切與現如今大不相同,中國將更加進步,也許我們這壹代人已經實現了我們的中國夢。但這並不意味著砥礪前行,圓中國夢這壹追求會褪色。那時的世界不僅僅是未來的我們的,更屬於年輕的妳們。新時代的妳們要有新的夢想和追求,以更加優秀的姿態擁抱更加輝煌的中國夢。

著名學者羅素曾說:“我這壹生被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所支配著,那就是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知識的追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而新時代的青年們,妳們應該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每壹個中華兒女都要有強烈的使命感,以萬丈豪情擁抱新時代。

使命呼喚擔當,夢想照亮未來。秉持使命與擔當,方能不負大國情懷。

《家國情懷》優秀作文

在宗法制家族無礙於歷朝歷代綿延之後的今天,有誰會想到它也會成為爭議的焦點呢?當家假日長輩召開的家族聚會成為年輕壹代人的苦惱,其本質是傳統文化的式微,更是青年人正在失去其根基之狀態。

的確,家族聚會自古而有之,想必不願參加之人也自古而有之,而如今爭議之所以激起波瀾無疑是因為如此之爭議已成為社會***同問題。作為年輕人,我可以充分地理解小王的心情——在面對壹群自己並不熟悉的長輩關於學業、事業與嫁娶等壹系列直接的發問時,會感到無所適從實屬必然;況且在人口遷移如此輕而易舉的當今,各地區,尤其是中原地區的宗族基礎早已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彼此漸行漸遠的同族人,能重聚首已屬不易,更別提相聚時的冷淡氣氛。小王的苦惱確有其根據。

但值得註意的是,長輩們召開家族聚會的時間選在節假日。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節假日其目的無非有二:緬懷先人和慶祝闔家團圓。當人人都在為“年味兒淡了”而嘆息時,家族的聚會無疑是壹個散發著團圓氣息最大的發熱源。其次,從歷史淵源的角度探索,不難發現,不論是世界、國家還是地區範圍內,對人口壹個重要的劃分就是民族。正因有了長期歷史形成過程和法律的條文保護,民族內部才自覺形成了壹條無形的紐帶,民族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因此天然合理;同樣,作文民族的衍生體,家族同樣擁有其歷史存在的合理性。正如“姓氏”的存在,根本上是為了鞏固家族的緊密性。再者,回到現實意義,當下的家族體系早非古代時那般陰森可怖、男尊女卑、等級分明了,其更多時候只依靠血緣和壹些極強的意識形態——長輩心中對後代們深深的掛念維系。筆者認為,這點是小王應該承認的。故當從各個角度分析過後,不難得出,小王的行為首先是忽視了家族是幾乎壹切傳統行為存在的基礎的事實,其次低估了宗族制度的普世價值。

正如前文指出,諸如小王壹類的年輕人已不算少數才有可能形成的社會爭議,筆者認為雖然傳統家族觀念的確具有相當合理性,但如若始終不能夠讓年輕人接受,最終在年代上形成斷層,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為此,除了(與其)通過小王的父母、長輩對其施加言語上的壓力,不如通過其他更溫和的方式讓年輕人不再抵觸家族聚會。引領他學習、了解家庭、家族在歷史中的演化過程應該是第壹步,其次便是能平心靜氣地帶領他回味家族曾帶給他的美好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這個時代最應該具有的家庭的關懷,發自內心的噓寒問暖。

作為小王,乃至小王代表著的新壹代人,只有真正了解到了家族情懷的普適價值,才能最終上升到國的層面,擁有了“家”,才最終能擁有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