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伏是什麽意思

伏是什麽意思

伏(拼音:fú)是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西周早期金文,字形從人、犬,表示犬趴伏在人身旁。表示趴下、俯伏之義;或以為像壹只狗正俯身守候在壹個人的後邊,準備襲擊他。本義是“伺機狙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想隱藏自己的時候,壹般都會趴下不動,所以又引申指潛藏、埋伏。

老虎伏身埋伏

中國農歷節氣中有“三伏”之說。“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壹年中最熱的季節。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八上人部房六切(fú)

司①也。從人從犬。

註釋①司:同“伺”,伺候。?

說文解字註

司也。司者,臣司事於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專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伸之為俯伏,又引伸之為隱伏。

從人犬,犬司人也。“犬司人也”四字,小徐本有。犬司人,謂犬伺人而吠之,說此字之會意也。不曰從犬人,而曰從人犬、入於人部者,尊人也。伏篆以明人事,非說犬也。房六切,古音在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