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關於小雪節氣簡介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時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遊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壹致。雖然開始下雪,壹般雪量較小,並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壹部分冬麥區就下了大到暴雪。
二、關於小雪節氣的由來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小雪”時值陽歷11月下半月,農歷十月下半月。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節氣壹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三、小雪節氣的飲食建議
1、紅棗:補氣血
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2、栗子 :補腎
冬天的食補重點是腎,栗子被稱為“腎之果”,有補腎壯腰、活血化瘀功能,很適合冬天人體的需要。
3、羊肉:改善血液循環
冬天吃羊肉可促進血液循環,可改善因陽氣不足而導致的手足不溫、畏寒怕冷等癥狀。
4、牛肉:暖胃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等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
5、大白菜:提高免疫力
大白菜中含豐富的及膳食纖維、胡蘿蔔素,少量的蛋白質、脂肪、等。大白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對人體的腸道健康、視力發育和免疫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它具有消食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具有清肺止咳的作用。大白菜中鋅的含量也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補充大腦營養有重要的作用。
6、紅薯:健脾胃
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小雪節氣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7、白蘿蔔:利肺
民間流傳“冬吃蘿蔔夏吃姜”之諺語,蘿蔔古稱菜菔,也稱蘿蔔為“土人參”。中醫認為,冬季服食白蘿蔔,可健脾養胃、益氣補精,且能預防疾病,有益於健康。冬季人們很註重養生飲食,卻缺乏運動,體內會積聚過多的熱,而白蘿蔔可助於消化、去咳止痰的作用。
8、荸薺:利咽化痰
荸薺是寒性食物,既可清熱瀉火、利咽化痰,又可補充營養,但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
所以不宜生吃,不妨將其洗凈後煮粥。煮熟的荸薺更甜,而且能與谷物糧食營養互補,起到清熱化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