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壹詞最早出現在哪?

"中國"壹詞最早出現在哪?

據考證,“中國”壹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

漢語“中國”壹詞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場合是不壹樣的。在古代基本上是壹地域和文化的概念。春秋時期的中國,只是指黃河中下遊地區,其他地區不算中國。以後中國的概念逐步擴大,到了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並且包括了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例如匈奴等民族建立的十六國,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到唐朝時已經被認為是中國的壹部分了。

漢朝以及漢朝以前,可考證的“中國”壹詞的用法有如下幾種:

指京師,如《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指漢民族所能夠直接統治的地區,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又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

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區,如《三國誌》:“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又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徙中國”。

中原地區和中原王朝被稱為“中國”,不僅由於地域亦源於文化傳統,因為中原王朝建立之時間較早,經濟與文化具有較高水平,是所謂禮義之邦的華夏文化。壹直居於四夷之上。此時,“中國”壹詞擁有地域、文化和民族的多重意義,民族的意義要強於地域、文化的意義,且該詞的政治意味比較小。

自漢朝以後,“中國”壹詞的語義發生變化,民族的意義削弱,地理和政治意義加強。所以,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便以中國自居,比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 ,將南朝叫作島夷;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如:《晉書》苻堅對其弟苻融言“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之所並”。

“中國”壹詞的政治意義突出這壹現象在遼宋和金宋對峙時期更加明顯: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曾自稱中國,且壹度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這裏的中國,政治意義明顯占強勢。

由於“中國”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關系甚小。歷史上夏商周三代無不出自“蠻夷戎狄”,華夏族便是夷夏不斷融和的產物。五代時吳越王錢镠臨終時要子孫“善事中國”,此“中國”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後唐。五代有三代(後唐、後晉、後漢)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新舊《五代史》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人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梁、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言“十國非中國之有也”。南宋時,女真控制中原地區,陳亮在上孝宗書中說,不能“置中國於度外”要經營荊襄“爭衡於中國”(其中的“中國”,前者指中原地區,後者指占據中原的金國),因此中國不僅是漢族的中國,也是各族人民的中國。

直到清朝後期,“中國”壹詞已經有著3000年的使用歷史,壹直只是作為壹種代指性名詞來使用,不曾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從清朝後期開始,清朝與西方國家交流時開始使用“中國”這個名稱,往往使用“中國”來稱呼自己。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成立,“中國”這壹個稱謂正式成為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政治名詞。

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在實際的語言操作中“中國”壹詞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但在國際上的***同認知中,“中國”壹詞就是指中華人民***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