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pv=&word=%B4%BA%BD%DA%CD%BC%C6%AC&z=0&fm=rs2
這是春節的圖片
[編輯本段]春節簡介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壹般指除夕和正月初壹,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壹直叫“元旦”或“元日”。
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春節由來
“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今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禾”是谷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為“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沈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征著取得谷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頭上頂著沈重的谷物。?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壹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壹天是壹年的頭壹天,春季的頭壹天,正月的頭壹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壹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壹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編輯本段]春節習俗
竈王龕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壹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竈。
祭竈,是壹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為壹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竈王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竈王爺壹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竈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竈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壹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壹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竈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竈王爺自上壹年的除夕以來就壹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壹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壹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為“送竈”或“辭竈”。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匯報,再將這壹家在新的壹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因此,對壹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竈,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壹家人先到竈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竈壁神龕中的竈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餵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竈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竈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竈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竈上使司命(竈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竈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壹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裏堆上芝麻稭和松樹枝,再將供了壹年的竈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壹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竈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壹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竈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竈君歌,跳送竈君舞,名為“送竈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竈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竈即事》詩: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竈日漫筆》壹文中說:"竈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壹種糖,有柑子那麽大小,在我們那裏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壹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竈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竈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後,暴至巨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竈而薦黃羊焉。"陰子方看見竈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從此,殺黃羊祭竈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竈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宋代詩人範成大的《祭竈詞》對當時民間祭竈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竈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竈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壹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著壹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與其他諸神壹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叫做"接竈"。接竈壹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竈燈,在竈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竈的,據說,竈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竈,有"男女之嫌"。對於竈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竈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壹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竈神。"《莊子·達生》記載:"竈有髻。"司馬彪註釋說:"髻,竈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樸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竈神亦上天白人罪狀。"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竈神的來源吧。還有,或說竈神是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竈"的"蘇吉利";或說竈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壹。
祭竈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壹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 五谷豐登 ,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壹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擡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壹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舉行過竈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 ,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壹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壹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三屍神”道教稱在人體內作崇的“神”。據《太上三屍中經》說:“上屍名彭倨,在人頭中;中屍名彭質,在人腹中;下屍名彭矯,在人足中。”又說每逢庚申那天,他們便上天去向天帝陳說人的罪惡;但只要人們在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竈糖是壹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裏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壹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壹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壹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掃塵——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做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幹幹凈凈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