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程門雪的職業是什麽?

程門雪的職業是什麽?

程門雪

程門雪(1902—1972),本名惠珍,號九如、公戶,有壹行字。江西婺源人。著名中醫學術思想家、中醫臨床醫生、中醫教育家。壹生致力於中醫臨床和教學工作。專攻中醫內科學,在傷寒、溫病理論方面有著深厚的理論造詣。他博采古今之長,將經方與時令方同爐融合,善用復方法治療發熱及疑難雜癥。他的藥物治療簡單、輕便、巧妙。

中文名:程門雪。

別名:程

國籍:中國。

出生地:江西婺源

出生日期:1902

死亡日期:1972

職業:中醫

畢業學校:私立上海中醫學院。

主要成就:上海中醫學院首任院長。

《慈海中醫》主編

中央血吸蟲病防治領導小組中醫組組長

上海市第十壹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

上海中醫藥學會理事長

代表作:《金匱要略》、《傷寒論》旋律解讀。

角色的生活

早年師從名醫王學醫。曾在私立上海中醫學院(1932更名為私立上海中醫學院)學習中醫,師從名醫丁甘仁。解放前,他與國民黨政府歧視和破壞中醫的倒行逆施進行了鬥爭。1956-1966任上海中醫學院首任院長,先後任上海市第十壹人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市衛生局中醫顧問,中央醫學會主席,《慈海中醫學科》主編,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領導小組中醫組組長,衛生部科學委員會委員,第壹屆CPPCC委員,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壹流的醫療衛生專家。20世紀60年代,他倡導並組織了10多場關於現代中醫學術流派的報告,推動了上海乃至全國的學術爭鳴。1985 11 10月被上海市委血防領導小組記為大政績。專攻中醫內科,潛心研究傷寒、溫病理論,綜合運用。是著名的中醫學術思想家、中醫臨床家、中醫教育家。終生弘揚、繼承和發展中醫,培養中醫人才,在近代和現代中醫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著有《金匱要略》、《傷寒論音律》、《葉醫案註疏》、《程門雪醫案》、《程門雪詩畫》等。2002年6月8日,165438+10月65438,上海中醫藥大學舉行了“慶祝名老中醫程門雪·黃文東100壽辰活動”。

學醫生涯

第壹位老師是當時在上海行醫的王。王的《傷寒論》隸屬於舒的《新傷寒論》。臨床善用經方,用藥辛辣燥。王名聲大噪,連鐵橋、丁甘仁等名醫都曾在此任教。程門雪初入醫學界,因其聰慧善解人意,尤其是治療傷寒的深刻經驗而受到老師們的青睞,從而形成了他行醫初期快速、兇猛、激烈的用藥風格。

當時,王年紀大了,工作太忙,不能教書,於是他把介紹給他的同事丁甘仁。丁甘仁是四大名醫之壹,信奉葉和薛的溫病學理論,在臨床上善用藥物。

1916年,在謝、夏等同仁的支持下,丁甘仁創辦了上海中醫學院和廣益中醫院。程門雪進入了這所學校,成為了這所學校的第壹名學生。丁甘仁主張讀書與臨床相結合,要求學生古為今用,對程門雪影響深遠。

程門雪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

1926,任教師。甘仁去世後,程門雪擔任該校院長,並兼任上海南方廣益中醫院醫務主任,在教學和臨床上大顯身手。在此期間,程門雪邊教邊學,他的學習越來越好。同時,在臨床上,他根據患者多來自勞動人民的特點,主張用藥要快,要猛,仲景的方子用量大。如白虎湯用於陽明實熱,石膏用於四兩(120g);月脈湯用於風火水腫,麻黃壹百二十六元(48克);四逆湯和柏桐湯用於治療陰虛寒涼,附子總量壹公斤(約500克),治愈了許多危急急癥。

從1935開始,程門雪從教育工作中脫離出來,專註於臨床實踐,成立了自己的診所。此時的他已經成為上海有名的中醫,所以來這裏治療的大多都是家境富裕的人。根據這些患者“易虛易實”的體質特點,程門雪從丁甘仁平法中遣方進出,輕藥巧用,重視配伍和炮制。如麻黃3-5分(0.9-1.5g)蜜炙,桂枝1-3分(0.3-0.9g),白芍水煎,蒼術用米泔水泡,生地用砂仁或蛤粉炒拌,形成了他獨特的臨床用藥風格。

從65438到0954,程門雪成為上海市第十壹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

1956,上海中醫學院成立,程門雪任第壹任院長。歷任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理事長、華東血吸蟲病防治九人小組成員、上海市衛生局顧問,並當選為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主要作品

程門雪在學習上變得越來越勤奮和嚴謹。除臨床實踐外,他反復精讀《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著作,特別是潛心研究葉醫案各種版本並多次點評,廣泛涉獵古今著作,采用名方用於臨床,學以致用。

程門雪經常邊讀邊解讀評論,或背誦歌曲,或編講義教學生。在此期間,他寫了200多萬字,如《金匱要略》、《傷寒論音律》、《葉醫案註》、《葉醫案註》、《藏心方》、《女兒歌音律》、《西溪書屋音律》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程門雪1。對中醫研究方法和經絡理論作用的看法。上海中醫雜誌,1959,(4): 5。

2.程門雪。繼續為中醫深造而努力。上海中醫雜誌,1959,(10): 4。

3.、張、。傷寒論旋律。上海中醫雜誌,1962,(1): 3738,(2): 37,馮3,(3): 35,36,(4): 3032,(5): 3738,(6): 34-36。(9): 37-40,(10): 3233,(11): 3638,(12): 37封3;1963,(1):38—馮3,(2): 39—40,(3): 3637。

4.程門雪。學習《傷寒論》的體會。上海中醫雜誌,1962,(7):14;(9):1014。

5.程門雪。學習《金匱要略》的幾點體會?上海中醫雜誌,1962,(12): 18。

6、程門雪校對。《葉刻本醫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

7.上海中醫學院。程門雪的醫療記錄。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8.程門雪。西溪書店夜話旋律,上海中醫雜誌,1983,(3): 29。

9.程門雪。解讀金匱要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

10,何時望,莫雪芹整理。——摘自《葉案真相大白》評論。上海中醫雜誌,1987,(10):31;(11):3334;1988,(1):4648;(3):3234;(5):3738;(7):2931;(9):2627;(11):4041。

社會評估

在擔任上海中醫學院院長期間,他為現代中醫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主張“學中醫首先要繼承,不在繼承上下功夫,就不可能整理和發揚。”所以要求學生多讀經典醫書,跟老師抄方子,寫脈診病例,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在教學上,他主張古為今用,百家爭鳴,中醫課程要重點突出。

在1961—1962期間,他親自主持《現代中醫學術報告會》10余次,並邀請上海名中醫專家講授各派學術經驗,對中醫界的學術爭鳴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嚴謹的學術

傷寒和溫病理論

程門雪壹生治學嚴謹,在傷寒、溫病學方面有著深厚的學術造詣。他對中醫的學術研究強調“要從各家入,但從各家歸,取其精華,融於壹爐。”再經典的作品也要經過臨床檢驗,千萬不要盲從,死在句句之下。

在他看來,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是論述辨證論治的奠基之作,但其中也夾雜了壹些不符合臨床實際的內容,應與總結辨證論治規律的文字分開處理。他指出《傷寒論》中有三類文字:

壹是總結臨床辨證論治規律,如六經病總綱、主方的規定,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必須掌握;

二是對個人經歷的書面論述,如原書第二十九條、三十條同時表述楊丹、四矛盾、焦灼足、占蔔等,應區別於第壹類文字,經臨床驗證;

三是四字韻文式的文字,如“微數之脈,慎勿灸,因火為邪,令人煩”,與該書樸實無華的敘述風格不同,可能是後人所加,不應誤認為仲景原文。

程門雪強調學習仲景著作,首先要讀白話文,認真反復通讀,滲透有關條文,對方藥證候進行分類比較,綜合分析,註意藥物的變化,這樣才能逐步了解辨證論治的規律。他特別註重對《傷寒論》等書籍的精讀,並隨著臨床經驗的提高,加深了對仲景學說的理解。如1940對《傷寒論》麻黃升麻湯方藥的評價,認為“方不純,藥不符,不實無疑”。1945重新評論文章,並根據臨床實際,結合寒熱虛實癥狀,充分肯定其復方配伍的組方原則,並對之前的誤判進行了辟謠,稱“學無止境,不可自以為是”。這種壹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在程門雪的著作中得到了體現。

中醫學術的精神實質

對於經典作品,要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把握其內在聯系。在他看來,“中醫理論是在《內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辨證論治和八綱診斷則是以《傷寒論》為基礎的”。《傷寒論》六經辨證是在《內經》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傷寒論》中的六經和《內經》中描述的六經都與經絡理論密不可分,在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上是壹致的,不能割裂開來。

程門雪在《蘇文熱論》中對“未至三日者可汗,已至三日者可泄”這句經文提出了精辟的論述。在他看來,“汗出三日”的含義並不是指三陽病都必須出汗,而是指三陽經都可以通過出汗來解決;“三日可泄”不壹定是用下法,但包括了下法,比如少陰?擡腳玩?滋陰清熱都是“泄”。這就糾正了很多人的誤解。

崇拜張仲景和葉

主張研究傷寒者必接觸溫病,研究溫病者必接觸傷寒,統壹傷寒溫病治熱理論。在他看來,葉的《傷寒論》是在張仲景《傷寒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傷寒的辨證論治、方藥運用等方面是對傷寒六經治療的補充。不能孤立地理解它們。他早年在《未展開的葉氏醫案》註釋中指出:“用諸學派之所長,尤精於中師聖法之運用。葉的中師知識是很根深蒂固的。”因此,他決定從葉開始,將《仲景學術室》中的傷寒、溫病方藥進行整合,成為統壹傷寒、溫病學說的先行者,對現代中醫熱病學的建立產生了重大影響。

認為葉《溫病論》的理論是對溫病辨證論治規律的系統總結。比如“溫病邪首攻肺”的理論,繼承了吳有科“邪從口鼻入”的論點;“心包逆傳”源於王肯堂對“密旨”的引用;而衛氣養血的辯證方法,則脫胎於《難經》中的相關論述。

溫病學派在舌診、牙診、養陰液治法、清利輕氣、芳香開竅、甘寒生津、鹹寒救津等治法方面對發熱的證治做出了巨大貢獻,補充了傷寒六經的證治不足。

對葉提出的“救陰不在血,而在精發汗,升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的理論給予了高度評價,並經常付諸實踐,指導臨床處方和用藥。但堅決不同意他的臆測言論,如“柴胡劫肝陰,葛根竭胃液”。程門雪認為,柴胡、葛根是優良的解熱之品,有其臨床用途,如桃結安柴葛吉傑湯。陰虛者,可配伍健胃養肝之品,如張景嶽當歸、葛柴。可見他在學術研究上不落俗套,實事求是。

醫學觀點

上海著名中醫臨床醫師

臨床上他博采眾家之長,融會古今方藥,處方簡練,用藥準確。晚年後,他經常照顧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癥,為寒熱復雜的患者制定出壹套“復合多法”的治療方案。所謂“復方多法”,就是把幾個方子揉在壹起,捏其主藥,集溫、散、化、滲、化瘀、清利之法,加減、攻補並舉,寒熱並用,根據病證標本的具體情況,倒序治療,從而提高臨床療效。

傷寒和溫病理論的本質

發熱的治療往往是以其標本優先,穩中有進,自強不息。如壹名重癥春熱、高熱神昏、白疹互視的危重患者,經12次會診,16天的中醫治療,采用清熱通絡、氣血雙清、清營開竅、養陰清肺、清熱化痰等多種方法治療,轉危為安,步入坦途。治療發熱時,常將仲景與石天方同用,如小柴胡湯、梔子黑豆湯等,以緩解發熱、胸悶、口苦等癥狀。葛根芩連湯可清經絡腑熱,治高熱腹瀉;用桑菊、銀翹辛涼表裏,通散熱;用益元散、甘露消毒丸清熱利濕、熱浸等。,加減盈虧,變化。

借鑒醫前驗方經驗

註重陰陽虛實辨證,治療各種疑難雜癥。比如壹個孩子慢性驚厥,兩眼昏花露,角上翹,口唇皸裂,汗如洗,四肢冰涼,大小便失禁,舌質鮮紅,脈弱,令人心痛。以前的醫家都是用養陰生津,回陽固脫,無效且危險。程接受治療時,脾腎俱疲,肝腎受陰損,陰陽不固。臨行時,他決定用田麗的莊黃湯來壯陽護陰。該方既溫陽健脾,又滋陰潤燥。適當的兼容性實際上很快救了孩子。

註意治療步驟以及處方和藥物的變化

對於各種虛實夾雜的雜病,程門雪常根據致病因素的進退來選擇方藥,並註意方藥的治療步驟和變化。比如中風的辨證論治分四步走,有開關有重點藥,有應急處理;滋補身體,滋補身體,緩壹緩。對於內風,化痰通絡,促進對機的認識尤為重要。虛實相生,則以脾氣為主,痰風為輔。內閉外脫者,以參附湯或生脈散為主,輔以羚羊角、至寶丹、導痰湯。在咳喘的治療上,除了化痰的方法外,臨床上還根據“肺實腎虛”的原則進行治療。如果邪氣過盛,用定喘湯、小青龍湯、厚樸麻黃湯,如果病情較輕,用薤白散、代葛散加味。正能量不足者,要麽用生脈散補肺,要麽用七味獨氣丸、腎氣丸、黑希丹補腎益氣。

復合多方法治療

他每次開出約10味,其中四五味古方勾兌而成,寓意深刻,選藥精妙。如淋癥,用薤白散、導赤散、酸解湯,區分飲知白、地黃湯,上下兼治,虛實兼顧;梅核氣病,還含有麥門冬湯、半夏瀉心湯、溫膽湯、天王補心丹、甘菊湯,集滋陰化痰、利濕和胃、寧心清咽之法於壹體。在復方多療法的應用中,他往往取古方、經方之意,而不取其方,或以其方註重小劑量調理,或註重藥物配伍監管,始終以祛邪不傷正、扶正不愛邪為宗旨,使許多患者逐漸康復。

簡單、輕巧、智能。

簡潔是指他選藥謹慎,處方簡潔。這是他幾十年來研究仲景和石天的方劑,積累臨床經驗的特點。例如,溫腎藥物分為溫腎散(附子、肉桂、胡蘆巴)和溫腎補劑(巴戟天、肉蓯蓉、仙茅、鎖陽、枸杞子);祛痰藥分為祛痰藥(半夏、陳皮)、祛痰藥(海蜇、菱角、白芥子、萊菔子)、祛痰藥(枳實、郁金、遠誌)、祛痰藥(竹瀝、竹茹)、祛痰藥(皂莢、葶藶子)。他將多種藥物分類,根據癥狀選擇藥物,形成簡明的處方。

輕量,主要是指處方的輕劑量。他曾說:“至於藥方的分量,宜輕不宜重。藥物的作用是引導、調節、循環。還說四兩藥能抽壹千塊錢。”

臨床上,對年老體弱、久病不愈者,常以“去實”之法治療,形成輕補、輕清、輕宣、輕瀉、輕開、輕香等方劑。壹般他很少用粘稠重濁之品,即使要用,也往往顧及脾胃功能,或輕服濁藥,或“小劑量”。

聰明,是指他的藥物配伍,不呆板。所以味濃的餡料會配以生地黃、砂仁等行氣的產品。益氣和胃必用,吉林人參與橘白、谷芽同用;活血類藥物常與理氣類藥物合用,如山甲片、茴香等;是治療結石的重要藥物,輔以辛涼的藥材,如石決明、珍珠母、龍牙加薄荷、桑葉、菊花、牡荊等。

他非常重視藥性的監管,如失眠用黃連、大棗,苦酸兼施;附子、羚羊角用於治療中風,辛、溫、鹹、寒合用;肉桂、姜黃治腹痛,寒性溫性兼容;鹿角和白薇壹起用於治療女性疲勞;白芍和小麥壹起用於治療低熱,心悸和頭暈。都是他診所常用的“藥對”。

因癥選方與轉藥

他經常把古今名方加減壹爐。如甘麥大棗炙甘草湯用於治療心悸,百合地黃湯用於治療內傷精神病,短效舒腑湯用於治療陽虛眩暈,魏萍散用於治療失眠,玄冥斷霞丸用於治療慢性痢疾,醉下郁散用於治療濕瀉,瓜果積聚,轉舌膏,地黃飲子用於治療中風失語, 神厥於震丸用於治療偏頭痛,月桃散用於治療腹痛,牛膝軟膏用於治療血淋,金水劉軍湯是所有這些都反映在程門雪的醫療記錄。

個人事跡

品德高尚,謙虛好學

程門雪具有高尚的醫德、誠實的品格、孜孜不倦的學識、謙虛謹慎的態度,贏得了同事們的稱贊。他早年成名後,仍勤於求知,虛心請教同道中有特長的人。如果壹個慢性腹瀉患者被他治療多次,調脾腎的方子還是無效。後來,病人拿著程門雪的處方去看王中琪。就在王中琪檢查後,他寫下了索城的藥方,批為“此方只能服用,加上蛇含四元石”。馬上把處方給病人。這個長期無效的藥方,只用壹種藥,幾劑藥,就治好了很多年。後來,病人把這件事告訴了程門雪。從那以後,程非常欽佩的醫術,想拜他為師。他曾多次托人說情,但都被婉言謝絕了。對此,程門雪感到很遺憾,最後覺得沒能得到王中琪的心靈感應是壹大損失。

人無完人,怎麽可能沒有過錯?

每次遇到不治之癥或自覺發現用藥錯誤,他都承認自己無知,勇氣不足;或者看過壹本書,但是沒有經驗,不敢跟著看,耽誤了;甚至說讀書太少;有些病是辛辛苦苦想出來的,卻沒能及時應用,最終死亡。在這方面,程門雪認為自己是個“小姐”。就這樣,每次遇到錯誤,總是悶悶不樂,疲於咨詢。晚年他說,“記憶缺失的情況有近百例。從今天的水平來看,還有很多需要根治的地方。或者我們可以找出它無法治愈的原因,認為它可以在別處借鑒;或者妳可以找出妳當時錯過了什麽來警惕今天。當壹本書相繼寫成時,就叫《失蹤錄》給後人看。”這本書沒有寫出來,或者說因為大災難沒有被發現。但是,應該說,像程門雪這樣的名醫能夠“失敗”而不粉飾自己的錯誤,是難能可貴的。

廉潔高尚,遵守禮儀,註重醫德。

即使在物欲橫流的舊社會,他也從不攀附財富,貪圖榮華富貴,隨波逐流。建國後,他響應黨中央號召,多次下鄉,深入血防壹線,親自診斷血吸蟲病人。作為壹名無黨派民主人士,他工作熱情,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對中醫的教學也有很多規劃。晚年,在“文革”期間,他遭受了長期的迫害和各種疾病。即使他如此疲憊,他仍然堅持為農民治病,深受勞動人民的愛戴。程門雪多次受到中央領導和毛主席的親切接見,晚年仍激動不已,可見他對黨和社會主義的熱愛。

個人愛好

其中有兩本書,《論陸的書》和《論晚學宣的詩》。高祖希望在什麽時候編纂程門雪的詩集、書籍和繪畫集?國畫大師葛望稱之為“不是詩,而是壹種優雅的境界,少有人手可及”。可見程門雪優雅高貴的性格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