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的讀音:
yùn
韻,漢語常用字(壹級字)?,讀作yùn,形聲字,最早見於《說文》新附?。本義是和諧悅耳的聲音,在古代還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壹;在現代漢語中常用義為風度、情趣、意味等。
韻,形聲字。“韻”字產生較晚,漢代以前出土材料未見。此字在《說文》新附中,從音,員聲。《說文解字》原無“韻(異體)”字,大徐本中的“韻(異體)”是徐鉉所增。
在《說文解字》小篆文中,其字形左邊為“音”,表示這個字的本義與聲音或音樂有關;右邊為“員”,代表字音,隸變後的楷書寫作,義為和諧的聲音。字形的“韻”見於宋代的《集韻》,與字形本是壹字異體。
字形以“勻”為聲,也為形聲字。《第壹批異體字整理表》以字形為規範字,廢除了的字形。
“韻”字本義是和諧悅耳的聲音。“韻”在古代還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壹,從《詩經》直到後代的詩詞,幾乎沒有不押韻的;“韻”字在現代漢語中也常用義為風度、情趣、意味等。
韻的古籍釋義:
和也。從音員聲。裴光遠雲:古與均同。未知其審。王問切
註:均,古文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