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資治通鑒中“日有食之”是什麽意思啊?

資治通鑒中“日有食之”是什麽意思啊?

威烈王元年 日有食之

觀<資治通鑒>卷壹,曰威烈王元年,日有食之,七年,日有食之.二十年,日有食之.

日有食之,盜以為乃日食爾.

然,日食,十年壹現.

發生日食:太陽不在了,盲人樂官擊鼓,小官員奔馳,老百姓亂跑。《史記》《尚書》《左傳引〈夏書〉》都用了同樣的文字:“辰不集於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發生在夏朝的仲康時代,稱“仲康日食”。《竹書紀年》載,周“昭王十九年,天大俤(yi陰暗),雉兔皆震。”又載,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這些記載,都是描述性的,寫日食發生時,人或動物的驚恐狀態。

用“日有食之”記錄日食天象,最早出現在《詩·十月之交》,那是指公元前776年周幽王六年酉月(十月)辛卯壹次日食,借此表達老百姓對幽王的怨憤。古人以為,日食、地震等特異災害是上天對統治者的警告,視為不祥。此後,古籍中都使用“日有食之”記錄日食。

現今,我們習慣用“日蝕”或“日食”二字。而“日有食之”還有必要弄個明白。

有,塾師教妳讀“又”,改變聲調也就改變了詞性,就不能理解成動詞的“有”了。這裏的“有”,放在動詞“食”的前面,只能視為副詞,表肯定的副詞,確認事實而已,不需要譯出來。與之相應,表否定的副詞用“無”,否定事實,今語用“不”。《論語》載,“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不會……只會……,就是這種用法。

食之,就是吃了。食之,動賓詞組。“之”是賓語,泛指,意思就不具體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其中的“之”也是泛指,用不著理解為“知道它”“知道那個”。“食之”的“之”,只能看成壹個形式賓語。這樣,做賓語的代詞“之”,可以是指代明確,意義實實在在的;也可以是泛指、虛指,徒具賓語的形式。其實,任何事物都是壹個理,有虛有實,可虛可實,字詞的解釋也不例外。最省力的也是最普遍的辦法,是將自己無法解說的字詞稱為“語氣詞”。

還有壹個句式問題。漢語有幾種句式?學西方的說,跟西文壹樣:判斷句、敘述句、否定句、疑問句 。所以,很多語法語文書籍,就只講這四種句式。學生也就只懂得這些。我們說,漢語的主體構架是主—謂—賓。要麽,主語發出動作,主語支配謂語;要麽,謂語說明、描寫主語。主語發出動作,是動句;謂語描寫主語,是表句。漢語就只有動句、表句兩種句式。謂語說明、描寫主語的表句很多,是漢語的壹大特點。很多人是忽視了的。

以此衡量,日有食之,就是壹個典型的表句。日(太陽),怎麽樣?吃了。如同我們說:花,開了;天,亮了;帝國主義,趕跑了……。沒必要說成“被吃了”“被趕跑了”。

明白了這些關系,“日有食之”今語簡潔地稱為“日食”,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