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壹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承載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
1、春節
春節指華人(漢族)華夏傳統歷法農歷的元旦,亦即農歷新年,是大中華地區與海外華人過的新年,又稱歲首、正旦、正月朔日。1914年1月,在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主政期間,將基督教格利高裏歷的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夏歷正月初壹為“春節”。所以老百姓的“過節”也稱為過新年、大年,口頭上亦稱為過年、度歲、慶新歲。
2、元宵
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相傳呂後壹系在呂後死後害怕大全旁落,密謀叛亂,宗室齊王劉囊聯合開國老臣周勃壹起平定了“諸呂之亂”。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壹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3、清明
清明節在每年陽歷4月5日,是壹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壹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 “清明節前後,種瓜種豆”之說。人們在這個時節拜祭祖先,能保佑這壹年能夠風調雨順,在祭拜的前壹天要寒食齋戒,以示對祖宗的崇敬。它帶有典型的農業社會的色彩。
4、端午
端午節是中國重要傳統節日之壹,時在農歷五月初五,現為國家法定節日。端午節又稱端五、重五、蒲五、端陽、夏節、小孩節、地臘(道教節慶)、天中節、天長節、沐蘭節、解粽節、女兒節、娃娃節、五月節、龍船節、粽包節等。端五指五月第壹個五日,古代“五”與“午”通用,所以端五又常稱端午。
5、七夕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歷7月7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可以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詩經·大東》:“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還有明代羅頎《物源》曰:“楚懷王初置七夕。”
6、中秋
中秋最開始不是公眾節日,源自春秋時期祭祀、禮法。隋末唐初,軍糧種類不多,能夠方便攜帶的更少。唐軍裴寂在八月十五這天,以圓月為構思發明了月餅,解決了隨軍軍糧問題,作用相當顯赫。於是,便定為這壹個為賞月日,後來人們都在中秋節這天與家人團圓。
7、重陽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所以也稱“重九”。為什麽稱為“重陽”呢?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以壹、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中最大。古籍(易經)上有:“以陽爻為九。”兩陽相重,因此又稱“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