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海洋遊泳生物的對遊泳生活的適應

海洋遊泳生物的對遊泳生活的適應

海洋遊泳生物除了具有發達的運動器官、平衡器官、肌肉系統、神經系統、視覺以及適應不同生境的各種形態結構外,還具備壹些特殊的適應性功能和習性。例如, 生活於外海的多數種類,鮐、金槍魚、海豚等,均具有典型的流線型體型,以減少水流阻力,敏捷地快速遊動。飛魚具有極發達的胸鰭,可離開水面騰空滑翔,壹般滑翔時間不超過 2秒,滑翔距離約50米,有時滑翔時間可達15秒,距離可達400米以上

海豚具有很厚且富有彈性的表皮,真皮中有許多小脊,脊間充滿液體。所以,海豚能適應水流的壓力變化,消除湍流,接近片流的境界,高速前進。頭足類在遇到敵害時,能放出體內墨囊中的黑汁,使周圍的海水變黑,借以掩護逃脫。藍須鯨的上顎兩側長了兩排有過濾功能的篩狀板須,使它能攝食大量餌料,壹尾長33米、重 190噸的藍須鯨,以磷蝦(壹般體長4~6厘米,體重0.7~1.5克)為食,日攝食量高達4~5噸。鯨類具有能很好地接受和傳遞信息的器官,有壹套極靈敏的探測系統,即“聲吶”,因而具有回聲定位和導航的能力。

壹些遊泳生物對深海的生活具有特殊的適應功能。在深海生活的魚類、遊泳頭足類和甲殼類都有發光器,可在無光的深海處進行照明,以捕獲食物,或迷惑捕食者以逃脫敵害。有的種類,具有特大的嘴、富有彈性的頜、令人生畏的牙齒及其可擴大的胃,以有效地捕捉出現在眼前的食物,吞食比自身更為粗大的食物。有的種類個體小(長度小於15厘米),或體重很輕(如壹尾長1.5米的大魚,體重僅1.8公斤),或骨骼骨化程度很差和肌肉松弛似膠狀,使基礎代謝的需要量減少到僅夠維持捕食的能力,以盡量降低對食物和能量的需要,適應餌料貧乏的深海環境。雌雄結對生活也是深海遊泳生物保證獲得有效配偶的壹種方法,例如生活於1500~2000米的角(Ceratias holbolli),雄魚附著於雌魚身上,成為“附生生物”。

種群分類

遊泳生物生活於不同的生境中,對水流阻力的適應能力各不相同。據此,可分為4個類群: 日本囊對蝦 學 名:Penaeus japonicus

英 文 名:Kuruma prawn

俗 名:花蝦、竹節蝦、花尾蝦、斑竹蝦、車蝦

原 產 地:日本沿海、中國東海和南海

地理分布: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國沿海、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非洲東部及紅海等均有分布

凡納濱對蝦 學 名:Penaeus Vanmamei

英 文 名:White Prawn

俗 名:白腳蝦、凡納對蝦

原 產 地: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灣中部

刀額新對蝦

學 名:Metapenaeus ensis

英 文 名:Greasyback shrimp

俗 名:基圍蝦、土蝦、沙蝦

原 產 地:中國南海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於日本東海岸,我國東海與南海,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澳大利亞壹帶。

斑節對蝦

學 名: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

英 文 名:giant tiger prawn

俗 名:鬼蝦、草蝦、竹節蝦、黑虎蝦、大虎蝦

原 產 地:東南亞

地理分布:斑節對蝦廣泛地分布於西印度~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區,但以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為主。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南部等省雖有分布,但種群較小。

周氏新對蝦

學 名:Metapenaeus joyneri

英 文 名:

俗 名:

原 產 地:中國 日本

地理分布:我國南海沿岸 常出現於海岸沙灘、 巖石、 冰層或淺海等處。 如海龜總科(Chelonioidea)、 企鵝目(Sphenisciformes)、 鰭腳目(Pinnipedia)、海牛屬(Trichechus)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