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藝術特征
昆曲作為壹種曾經在全國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劇種,能夠在歷經磨難後奇跡般地再次復興,與其高超的藝術魅力密切相關,其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其音樂上。
昆曲臺詞優美,旋律優美,擅長纏綿柔美。在演唱技巧上,註重聲音的控制,節奏和速度的起伏,註重吐字和發音,場景伴奏完整。
“水磨腔”。這個新調奠定了昆曲的唱腔特色,在南曲的慢調(即“細調”)中得到充分體現。具體體現在放慢節拍,延遲節奏,以便在旋律中運用更多的裝飾性花腔。除了通常的壹邊倒、壹邊倒的做法外,還有壹種“自由板調”,即將4/4拍的曲調放慢到8/4,音色柔和委婉。註意咬字的頭、腹、尾,即吐字、過腔、收音,增加了音樂布局的空間和多樣性,其纏綿柔和的特點越來越突出。
相對而言,北曲的聲音和情感傾向於跌宕起伏和豪放,跳躍能力強。它用的是七音音階,和南曲用的五音音階(基本沒有半音)不壹樣。但昆山腔在長期吸收北曲的過程中,逐漸將原北曲的特點融為壹種“南曲”的演唱風格。所以在昆曲劇目中,北曲是作為壹個成套來用的,也有單曲的,還有“南北合璧”的。
“南北組合”的運用很有特色:壹般來說,北宋是壹個角色唱,南宋是幾個不同的角色唱。這些南北歌的配合使用,完全是以劇情為基礎,讓音樂盡可能完美地服從戲劇的需要。
根據南北歌本身的變化,還有“借宮”、“斷調”、“采歌”等多種技法。原來的那套歌,不管南北歌,都有屬於那個宮調的歌的問題。當演唱歌曲需要明顯改變情緒時,同壹宮調的歌曲無法勝任,可以借用其他宮調的合適歌曲。如《牡丹亭》中,先後使用的曲牌有“山羊”(上調)、“山桃紅”(越調)、“包老崔”(黃鐘公)、以及“免打虛”(越調)。
在演唱技巧上,昆曲講究聲音的控制、節奏和發音的快慢,有“間隙”、“重疊”、“嘆息”、“嗬”的區分和各種角色的個性唱法。音樂的板拍,除了四拍的慢拍被南曲中的“禮物板”慢了兩拍外,還包括南曲和南曲中常用的三眼板、壹眼板、跑板和散板。他們在實際演唱中有很多變化,壹切都服從於劇情和角色應有的情緒。
昆曲的樂器比較齊全,壹般由管樂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組成。主要樂器是笛子,還有笙、簫、三弦、琵琶。由於以聲線柔和的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再加上禮物板的大量使用、分字腹尾的發音方式,以及受吳中民歌影響而形成的自身“流麗”的特點,昆曲音樂被冠之以“婉約神韻,唱而嘆之”的梨園數百年。伴奏有很多彈譜卡,適合不同的場合,後來被很多戲曲使用。
昆曲的音樂屬於對聯結構,簡稱“曲牌體”。裏面用的曲牌有1000多種。南北曲牌的來源不僅包括古代歌舞音樂,唐宋時期的大曲、詞調,宋代的唱、掙,還包括民歌和少數民族歌曲。它以南曲為基礎,用北曲的套數,以“破調”、“借宮”、“采歌”等方式作曲。此外,還有許多宗教歌曲。
昆曲的文化價值
昆曲的文化價值主要表現在劇本、音樂、表演三個方面。
壹、昆曲劇本
昆曲劇本采用宋元雜劇傳奇的結構。每部劇壹般都有24折,每個折都是壹個自成壹體的單元,有壹個相對完整的劇情貫穿總劇情,所以很多單折劇都可以獨立上演。在文學語言上,它繼承了古詩詞和元曲的優點和長處,采用長短句的文體,用詞華麗典雅。昆曲中的許多劇目,如《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戲曲文學的不朽之作。昆曲文曲有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梁晨宇、湯顯祖、弘壹、孔、李漁、李漁、葉亞等昆曲劇作家和音樂家,都是中國戲曲和文學史上的天才代表。
二、昆曲的音樂
昆曲的音樂屬於曲牌風格,有1000多個曲牌。這裏不僅有古代的歌舞音樂,唐宋的大曲、詞調,宋代的朱功調,還有民歌、民族歌曲。它以南曲為基礎,用北曲的套數,以“破調”、“借宮”、“采歌”等方式作曲。唱功委婉細膩,吐槽細膩。伴奏樂器以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
三、昆曲的表演
昆曲的表演生動地展示了古代的生活畫卷。其表演有其獨特的體系和風格,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唱跳結合巧妙和諧,舞蹈化、程式化程度極高。由於昆曲的語言過於優雅,往往在唱段中配以舞蹈動作來表達人物的內心感受,大大增加了表演的難度。
昆曲集詩、樂、歌、舞、劇於壹體,在中國文學、戲曲、音樂、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多種戲曲產生了深遠而直接的影響。被譽為“國粹”的京劇,曾經從昆曲中汲取營養,不僅在唱腔和動作上,有時候《攔馬》、《夜奔》、《昭君大堤》等整個劇目都是完全從昆曲中移植加工而來。
中國傳統戲曲的表現手段是唱、念、做、打(舞)的結合,而這四個方面及其結合在昆曲中要求最高。昆曲演員在這幾個方面肯定都有。其他劇種的演員都要學習昆曲來提高演技。比如京劇演員梅蘭芳,他的昆曲功底很深,會表演昆曲。裴艷玲的代表作《林沖夜奔》以昆曲的形式演出。
著名的昆曲《牡丹亭》
《牡丹亭》,明朝湯顯祖寫的。寫杜麗娘的復活。* * *五十五。
劇情:南宋時期,南安知府杜寶只生了壹個女兒,名叫麗娘,十六歲,尚未許配。杜寶為她請來了60歲的秀才陳醉良,成為女子中學的楷模。因為尚晨的《詩經·關雎》激起了李娘的感情。班杜的侍女春香偶爾發現杜甫身後的花園,便領著麗娘在花園裏偷偷摸摸。長期困在閨房裏的麗娘,在好春光的感召下,動了訪春的念頭。麗娘回屋後,忽然做了壹個夢。夢見壹個書生讓她手拿柳枝寫詩,後來被那個書生擡到牡丹亭,做愛。李娘醒來後,覺得困了,第二天去花園找夢。失望之余,相思成疾,形容越來越瘦。有壹天,當我照鏡子的時候,我看到我是如此的瘦。我讓春香帶上畫師和素帛,自己畫壹幅春容,並在上面寫壹首詩。她還把夢鏡的事告訴了春香,並讓春香找個畫家把這幅畫裱起來。杜寶夫婦聽說女兒病重,便打電話給陳祖良取藥,請石念經,但沒有用。
中秋節晚上,麗娘死了。臨死前,她讓春香把春榮裝在紫檀木盒子裏,藏在花園裏的太湖石下,又讓母親把她埋在花園裏牡丹亭旁的李子樹下。此時投降的賊李權領兵圍淮楊,朝廷提拔杜寶為淮楊安福,即刻出發。杜寶只得匆匆安葬了女兒,建了壹座梅花廟祭拜李娘,並托付石和看管。杜寶立即帶著妻子和春香去了淮安。由於軍事危機,杜寶在途中讓妻子和春香乘船回臨安。
柳夢梅,廣州賦中狀元,原名。有壹天,她夢見壹個女人站在壹座花園的梅樹下,說自己和他有了姻緣,於是改名柳夢梅。柳夢梅到臨安趕考,陸得到苗順斌的幫助。我去南安時,劉病了,住在梅花寺。等到劉的病漸漸好了,我偶爾逛逛園子,就在太湖石旁,拿起麗娘的那盒春容,回到書房,掛在床前,夜夜焚香膜拜。麗娘在冥界待了三年,燕國交鬼的時候,查德麗娘還奄奄壹息,要她回家。李娘的鬼魂遊到了梅花寺,正巧柳生在討要他的真面目。麗娘大為感動,與柳生相見,自稱是西鄰之女。他們兩人每天晚上都有說有笑,這讓石感到震驚。壹日,二人正說笑著,忽有史來散。第二天晚上,麗娘只好告訴柳生真相,懇求柳生三天之內挖個墳,開個棺材。柳生只好告訴石實情,請她幫忙。第二天,他們挖墳開棺,讓麗娘起死回生。道士怕柳生和杜麗娘被發現,連夜雇了壹條船,三人壹同前往臨安。
陳亮亮發現李娘的墳墓被盜,前往揚州告訴杜甫安撫。陳亮亮還沒到淮安就被叛軍俘虜了。李全聽說是杜家的家教,又聽說杜保有妻子和春香,就聽信了妻子的計劃,謊稱自己殺了杜夫人和春香,然後放了。陳到淮安見杜寶,就是小姐墳被盜,老太太和春香被殺。杜寶嚇壞了。杜寶辛辛苦苦寫了兩封信後,交給了李全和李的妻子,封了官文,投降了李全,淮安也就放心了。
麗娘他們去了臨安,住在錢塘江邊。柳生知道考試的時候,考試時間已經過了。多虧考官是苗順斌,他們才得以補考。此時朝廷因為懷、楊的軍務,推遲了名單的發布。麗娘讓柳生先去揚州看望父母。柳生走後不久,來到臨安和春香的老太太,因為要找地方過夜,遇到了麗娘和石谷道。柳生到了揚州,聽說杜在淮安,就去淮安看杜寶。杜寶以為女兒已經死了,為什麽還要有女婿?他被控柳生冒名頂替,被帶到臨安受審。杜寶回到臨安,因戰功顯赫而升任丞相,陳亮亮升任黃門大員。這時,在名單下,劉中了頭獎,但到處都找不到劉。原來劉是被杜寶吊死的,因為在劉身上發現了李娘的春容,杜寶以為劉是盜墓賊。這時,苗順斌聽說了這件事,趕到杜甫去救柳生。苗告訴杜寶,柳生中了頭獎。當杜正生氣的時候,陳亮亮來了,說劉小姐確實又活了,柳生是女婿。杜認為是鬼魅之事,請奏帝滅之。陳把這件事告訴了皇帝,皇帝叫宰相、小姐、柳生和老太太都來作證。到了金殿,人都到了,皇帝照了照鏡子,看看有沒有影子,斷定麗娘真的活著。杜寶堅持說,李娘和老太太都是鬼變的,然後皇帝裁定他們父女夫妻要相認。麗娘也勸柳生認了公公杜寶,全家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