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社會影響深遠的思想家只有三五個。朱就是其中之壹,他的《四書章句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任虞姬,著名學者
朱是南宋最著名的理學家,也是我國古代繼孔子之後最偉大的教育家。他壹生博覽群書,註重經典,對儒家經典、歷史、文學、教育、音樂乃至自然科學都做出了不同的貢獻。他的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政治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哲學上,朱繼承了程關於理氣關系的學說,發展成為壹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體系,被稱為學派。他的理學被視為明清儒學的正宗地位。他的闡述和精確分析的學風對後來的學者也有很大的影響。在德川時代的日本,“齋藤優子研究”也相當流行。朱註重學術研究與講座的緊密結合,師生* * *分享研究著作;他的教學實踐經驗極大地促進了後世書院的發展、自由講學風氣的改善和學術研究風氣的濃厚。
《四書句註》是朱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壹。這本書也簡稱為《四書註》,即朱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註。朱晚年為撰寫和修訂《四書集註》傾註了大量心血。經過4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他在70歲去世的前壹天還在修改《大學》誠意篇的註釋。
朱的意義在於,首先,融合了這四部著作,構成了支撐理學的經典體系;其次,將這四部經典作為其“道”譜系的文本,使從孔子經學到孟子的歷史有了著作支撐;第三,對四書進行了簡明扼要的註釋和闡述,並在四書註釋中融入了理學的思想。到了明清時期,《四書句讀集註》成為官方教科書和歷次科舉考試的標準。以考試權力和仕途利益為支撐背景,原本純粹意義上的思想成為進入生活領域的普遍觀念,並進壹步成為流行於知識界的壹種思潮和學術,從而改變了文化的主流和基調,構建了未來幾百年中國知識、思想和信仰世界的主要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