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本草綱目裏面壹些有關的知識

本草綱目裏面壹些有關的知識

本草綱目》,藥學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時珍撰,刊於1590年。全書***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繪制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采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過實踐和鉆研,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壹部巨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幹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溶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並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壹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此外,它還是周傑倫專輯《依然範特西》中的《本草綱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明朝偉大的醫藥 學家李時珍為修改古代醫書的錯誤而編,(1518-1593年)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采,實地考察,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歷時29年編成,30余年心血的結晶。***有52卷,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醫方11096個,書中還繪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約190萬字,分為16部、60類。每種藥物分列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述產地)、正誤(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修治(炮制方法)、氣味、主治、發明(前三項指分析藥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等項。全書收錄植物藥有881種,附錄61種,***942種,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種,***計1095種,占全部藥物總數的58%。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雜草等九類,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壹份珍貴遺產。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的系統總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書十七世紀末即傳播,先後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藥物學的總結。這本藥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藥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壹部本草著作。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以及醫學方面影響最大。壹首歌. 關於《本草綱目》這部書名的由來還有壹段有趣的插曲。公元1578年,年屆六旬的李時珍完成了《本草綱目》,只可惜尚未確定書名。壹天,他出診 本草綱目原書插圖 歸來,習慣地坐在桌前。當他壹眼看到昨天讀過的《通鑒綱目》還擺放在案頭時,突然心中壹動,立即提起筆來,蘸飽了墨汁,在潔白的書稿封面上寫下了“本草綱目”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他端詳著,興奮地自言自語道:“對,就叫《本草綱目》吧!”為了這部書的體例,李時珍考慮了許久,也翻閱了不少書籍,並從《通鑒綱目》中得到啟示,決定采用“以綱挈目”的體例來編這部書,並以《本草綱目》這個名稱作為自己經歷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編纂的這部書的書名。

它的成就,首先在藥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類法,采取了“析族區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它把藥物分礦物藥、植物藥、動物藥。又將礦物藥分為金部、玉部、石部、鹵部四部。植物藥壹類,根據植物的性能、形態、及其生長的環境,區別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類。動物壹類,按低級向高級進化的順序排列為蟲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人部等6部。還有服器部。這種分類法,已經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統來進行了。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這種分類法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尤其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綱目》不僅在藥物學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學、地質、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它在化學史上,較早地記載了純金屬、金屬、金屬氯化物、硫化物等壹系列的化學反應。同時又記載了蒸餾、結晶、升華、沈澱、幹燥等現代化學中應用的壹些操作方法。李時珍還指出,月球和地球壹樣,都是具有山河的天體,“竊謂月乃陰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爾”。《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壹部藥物學巨著,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正如李建元《進本草綱目疏》中指出:“上自墳典、下至傳奇,凡有相關,靡不收采,雖命醫書,實該物理。”藥物解說 

在藥物解說方面,本草綱目包括八個部分:

釋名,羅列典籍中藥物的異名,並解說諸名的由來;

集解,集錄諸家對該藥產地、形態、栽培、采集等的論述;

修治,介紹該藥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氣味,介紹該藥的藥性;

主治,列舉該藥所能治的主要病癥;

發明,闡明藥理或記錄前人和自己的心得體會;

正誤,糾正過去本草書中的錯誤;

附方,介紹以藥為主的各種驗方及其主治。

李時珍根據古籍的記載和自己的親身實踐,對各種藥物的名稱、產地、氣味、形態、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詳細的介紹,並通過嚴密的考證,糾正了前人的壹些錯誤。他在書中介紹和考證了許多來自南亞的藥物,並廣征佛書,給其中許多藥物註出了梵文譯名,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本草綱目》改進了中國傳統的分類方法,格式比較統壹,敘述也比較科學和精密,例如:把廣義的“蟲”藥擴充到106種,其中昆蟲藥為73種,分為“卵生”、“化生”和“濕生”三類。對動物和植物的分類學的發展具有很大意義。

《本草綱目》糾正了前人的許多錯誤之處,如南星與虎掌,本來是同壹種藥物,過去卻誤認為兩種藥物;以前葳蕤、女萎認為是同藥,李氏經過鑒別則確認為兩種;蘇頌在《圖經本草》將天花、括樓分為兩處,其實是同壹種植物;前人誤認“馬精入地變為鎖陽”、“草子可以變魚”,壹壹予以糾正之。並且在本書中還加入了許多新的藥物。對某些藥物的療效,李時珍還通過自己的經驗作了進壹步的描述。本書還載敘了大量寶貴的醫學資料,除去大量附方、驗方及治驗病案外,還有壹些有用的醫學史料。

本書不僅是壹部藥物學著作,還是壹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書中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在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采礦乃至於歷史方面都有壹定的貢獻。

《本草綱目》乃是壹部集十六世紀以前中國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書中所收集的資料廣博,“上至墳典,下至傳奇,凡有相關,靡不收集”,因此書中不免有些內容與現代的認識不符,甚至有些可能具有迷信的色彩,例如,鉛粉辛寒無毒,現代則認為有劇毒的;又如其中人部收錄的孝子衣帽、寡婦床頭灰、草鞋、男陰毛治蛇咬、女陰毛治“五淋、陰陽易病”、人魄(人吊死後的魂魄)鎮驚嚇、人肉療羸瘵(割股療親)、人中黃(人糞)治嘔血、梁上塵治昏厥等皆可入藥。這部分李時珍大多引用《輟耕錄》、《本草拾遺》的說法,采以姑妄信之“凡經人用者,皆不可遺”的態度。另外李時珍並駁斥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認為吃人肉療羸瘵是錯誤的。不過也正由於巨細靡遺的收錄,使得壹些已散佚的古代醫書及本草借由綱目而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