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的大母猴指的什麽?呂氏春秋中《察傳》玃似母猴,母猴似人,書上說玃是大母猴,怪!盼高手解答

古代的大母猴指的什麽?呂氏春秋中《察傳》玃似母猴,母猴似人,書上說玃是大母猴,怪!盼高手解答

大母猴應該是大獼猴。

下面的是關於玃的壹些說法,其中有提到大母猴。

我國古籍中記載著壹種名叫“玃”的動物。“玃”是什麽動物?眾說紛紜,並無定論。據筆者所知,大致有五種說法。

(壹)“老獼猴”說。陸璣《詩疏》雲:“獼猴,楚人謂之沐猴,老者為玃。”

(二)“大獼猴”說。《說文解字》雲:“玃,大母猴也。”《辭海》(修訂本)亦雲:“玃,大母猴。”古人所說的“母猴”並不是指的“雌猴”,而是指壹種猴類——“沐猴”而言的,這沐猴又稱“獼猴”,李時珍《本草綱目》雲:“猴好拭面如沐,故謂之沐,而後人訛沐為母,又訛母為獼,愈訛愈失矣。”所以說玃為“大母猴”,實際上即指“大獼猴”。

(三)“老猴”說。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十壹“玃”條雲:“玃,老猴也”。

(四)“大猴”說。《辭源》(修訂本)雲:“玃,大猴。”

(五)“似獼猴而大”的動物說。《爾雅·釋獸》“玃父”(即玃),郭璞註:“似獼猴而大。”司馬相如《上林賦》雲:“於是乎玄猿素雌,蜼玃飛蠝。”張揖註;“玃,似獼猴而大。”(見《文選》)

綜觀上述五種說法,筆者認為:“似獼猴而大”的動物說比較符合實際,其余四說與此說也並不抵觸,因為古人觀察不精,遂誤認為這“似獼猴而大”的玃是“老獼猴、大獼猴、老猴、大猴”等等。

這“似獼猴而大”的玃到底是現在什麽動物呢?筆者經過考證後認為:玃即今成年雄性的黑長臂猿(不包括雌性及幼猿)。

黑長臂猿(Hylobates concolor),哺乳綱,靈長目,長臂猿科,為我國現存的3種長臂猿之壹。

前臂很長,直立時可達地面。體長可達46~64cm。雄性全身黑色,雌性為棕黃色,幼仔為白色。棲居於亞熱帶森林中,以果實、嫩芽、昆蟲和鳥卵為食。我國現產於海南省及雲南南部,數量已很少,在海南省僅存20余只。為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現從玃的形狀、毛色、性別、視物方式、行動方式、產地等各方面加以考證,說明玃即今成年雄性的黑長臂猿。

1.形狀。玃“似獼猴而大”,“長臂”。這獼猴有多大呢?獼猴(Macaca mulatta)是壹種最常見的猴,靈長目,獼猴科,毛色為棕黃色或棕灰色,顏面及兩耳為肉色,體長45~51cm。黑長臂猿的體長46~64cm,臂甚長。所以黑長臂猿與玃的形狀壹樣,都是“似獼猴而大”、“長臂”。

2.毛色、性別。玃的毛色“蒼黑”,“純牡無牝”,為成年雄性。我國所產的3種長臂猿,其毛色情況如下:黑長臂猿的成年雄性全身黑色,雌性棕黃色,幼仔白色。白眉長臂猿(H.hocolck),前額具有兩道白紋,形如白眉,成年雄性黑色或黑褐色,雌性金黃色或乳白色,幼仔白色。白掌長臂猿(H.lar),手和腳都生有白毛,身上的毛有淺黃、黃灰和黑色,其毛色與性別、年齡無關。可見唯有成年雄性的黑長臂猿的全身毛色才是蒼黑色的,與玃相同。

3.視物方式。玃“善顧”,這是指其眼睛十分靈活,善於轉動眼珠觀看事物,據現代動物學書籍記載,黑長臂猿的視物方式也恰恰是如此,它“頭大,大腦半球發達,視覺敏銳,察看事物時,眼球頻頻轉動,惹人喜愛。”

4.行動方式。玃“能人行”、“健走”,這是指它不但能夠像人壹樣用兩條腿行走,而且善於用四肢奔跑。黑長臂猿營樹棲生活,下地後亦能用兩腿行走,但因兩腿不發達,雙臂又太長,只好把雙臂高高上舉以維持身體的平衡,所以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只能蹣跚而行。它四肢著地奔跑時,只需用兩臂的指尖輕點地面即可,速度極快。可見黑長臂猿既“能人行”,又“健走”與玃完全壹樣。

5.產地。玃產於蜀地(四川)的高山上。今黑長臂猿則產於廣東的海南島,雲南的南部:由祿春、元陽到哀牢山和無量山中以及西雙版納。二者產地不同,這與氣候的變化,森林被大量砍伐,生態環境的改變等有關,遂使玃的棲息地不斷南移,壹直移到人煙稀少、森林稠密的地區。這與古代產於四川的大象,今天僅產於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壹隅的道理是壹樣的。

從上述5個方面考證的結果來看,古代的玃即今成年雄性的黑長臂猿。